笔趣阁 > 秋儿修改版 > 第一四五章:夕阳和日出

第一四五章:夕阳和日出

    后面下船的顾绍钧和阿生,都没得对长辈们问上好。

    顾老爷看到陌生羞涩的吴国泰。他问孩子们说:“好了,孩子们,你们从香港回来,带回来一个客人,也都没给爷爷奶奶们介绍介绍吗?”

    顾绍钧刚张开口,孩子们就说了。

    “这是县长爷爷家的国泰舅舅。”

    “我们叫叔叔的。”

    “他家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

    舅妈泪水走上前去拍打着吴国泰:“你这孩子,你终于回来了,你娘走的时候,都在怪自己,没给你爹生了两个听话的儿子。你爹也。”

    “秦伯娘。”吴国泰控制不住泪水,他哭了。

    看到这样,孩子们都安静了。

    “娘。”秦化民走上前来,拥抱一下吴国泰:“我是化民二哥哥,欢迎你回来。”拍了一下吴国泰就松开他。对母亲说。“你看国泰兄弟刚回来,到家里去说吧。”

    “好,好,好。家里去,家里去。”舅舅说。

    “秦大伯,我,还是住到饭店里吧。”拘谨的吴国泰抹了一下泪水,“住到家里太打扰了。”

    “打扰什么呀。”舅妈说,“好些年没见,很生分了是吧?你们兄弟俩,那时到家里可没这么老实的。”

    吴国泰看着顾绍钧。

    这几天来,顾绍钧对吴国泰有所了解的。顾绍钧对秦化民眼神提示说:“那就按国泰的意思,让他住到饭店吧。饭还是到家里去吃。”

    “好吧,晚上我来叫你。”秦化民拍了一下吴国泰说。

    秦化民对吴国泰也不太熟悉,吴县长来顺县的时候,他都出国留学去了。后来结婚回来见过一面。也没多少交流,那时吴国泰兄弟俩都还是孩子。

    顾绍安就安排一个来下货的伙计带吴国泰等待先去饭店,给安排一间上房。吴国泰对大家鞠躬就与伙计走了。

    顾绍安跳上船,开心的说:“孩子们,各回各家吧,大伯要下货了。”

    舅妈说:“这孩子们一回来呀。整个县城都热闹了。”

    顾太太说:“可不是。这几天来我都没睡好觉。”

    “走回家。”顾仁泽提上行李最先走。后面大家陆续跟上。

    大家提着行李,孩子们兴奋叽喳着各自回家。秋儿给每个人都送了礼物,其中就有好些南洋的特产,也有好些布料。

    布料大家都送到罗师傅铺子去了,罗嫂子开心的说:“这个秋儿呀,孩子们去了一趟香港,给我揽了不少的活儿。”

    秦睿哲也把在香港看到爹娘的事,告诉了爷爷奶奶和二叔二婶。舅妈和舅舅自然是以泪洗面。

    晚饭的时。秦化民去饭店请吴国泰家里来,走着熟悉的街道,吴国泰很是感慨。在饭桌上,舅妈和舅舅自然问了他不少的话。

    知道他们一直都在打鬼子,民安还战死了。都很悲伤。

    吴国泰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到饭店里来了好多人,听说吴县长的大公子回来了,都想来看看他。

    老百姓对他说了好多他爹,吴县长在抗战时期,对顺县老百姓的所作所为感激的话。

    他没想到,他的父亲,在顺县人民的心里,是如此的伟大。早饭后,顾绍钧和秦化民带着他,与舅舅舅妈一起到了广福寺看他爹,也去拜祭了母亲。

    拜祭时,吴县长对着坟墓说:“孩子他娘,儿子回来看你了。民安到你那边去了。你看到他,对他说,我们现在都过的好的。我们的两个儿子都是好样的。你给我生了两个好儿子。”就说不下去了。

    秦睿哲早饭后,他就回单位报到。顾绍钧他们回香港,他也没得来送行,因为接了一个案子。

    后来的几天,吴国泰就在寺里陪着父亲,虽没有什么话讲,他就想这样的陪陪父亲,心里多少有些安慰。

    他离开广福寺的时候,是顾绍钧开车来接他的。吴县长意味深长的对他说:“从现在起,好好的跟着秋儿姐,别在乱跑了。”

    吴国泰‘哎’了一声与父亲泪别:“以后,我会与秋儿姐一起回来看看您,还有海霞,怀民念安。”

    “好。”吴县长看着远去的车是欣慰。

    阿生回了一趟家,和阿梅的感觉一样,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顾绍安和阿旺护送顾绍钧和阿生带着顾玉皎,吴国泰和父母,舅舅,舅妈,老王叔。顾家舅舅,舅妈,二姑,二姑爹。还有阿生的爹娘,阿慧的母亲,阿旺的爹娘一起回到香港。

    只是一路上阿生的爹娘很是拘谨。开朗豪爽的二姑,对他们开导了不少。说:“都是亲家,不要那么的拘束。这也是孩子们对我们的孝敬,放松放松。香港是个好地方,洋人多,我们也去开开眼界。”

    队生的爹娘哎的答应着,多少还是放不开。

    阿慧的母亲和阿旺他娘很是有伴。老王与阿旺爹成了一对。那是一路的开心呀,说是这辈子,想都没想到坐了火车还会到香港看西洋景去。

    到了香港,到了家,看到老人们全来了,秋儿和阿梅很是开心。来的时候也叫上罗师傅和罗婶子。他们不愿来,说让家富去都太感谢了,他们就算了。在家听孩子们说说也就够了。

    秋儿叫小张把吴国泰直接送回家去。

    二姑说:“秋儿呀。你看你上回和阿梅回去了,把孩子们全带来了,这回呀,绍钧和阿生,把我们这一群老家伙,也给全带来了。高兴不?”

    秋儿开玩笑说:“不高兴了,但是很开心。”

    “咯咯咯。”二姑点一下她的头说,“鬼丫头。”秋儿感觉二姑姑很像去逝的奶奶。

    父母们来了,也不坐下休息。先看盾房子,上到顶楼看看香港。

    接一下来的几天,秋儿和阿梅带着老人们四处的玩。父母们更多的是去码头。他们喜欢看繁忙与繁荣。

    看到码头的变化,舅舅和舅妈很是欣慰。顾老爷自然是问的最多的人。

    二姑笑说:“真好。我们家姓顾,要不你们看,如果是他姑爹问,就是田顾问,是舅舅呢,就是秦顾问的郭顾问,是老王呢就是王顾问。阿旺爹就是卓顾问。绍钧他爹问,就是顾问。要不,叫上个顾顾问,很是不好听。”

    “哈哈哈。”说的是大家一团笑。

    顾绍钧和阿生也带着老人们看了夕阳和日出。不是坐游艇而是在海边的一家酒店。坐游艇怕老人不适应晕船。

    不过,看的出老人们还是很开心。顾老爷说:“回去的孩子们说,太阳到海里睡觉,看来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哈哈哈。”

    顾家舅舅说:“我们顺县的太阳是睡到山里吃土的。这里的太阳是吃水的。”

    “哈哈哈。”大家又是一阵笑。

    这几天来,顾绍安和阿旺就是跟着很少言语,顾绍钧和秋儿也没好好的说上几句话。老人们白天出去玩,晚上就和孩子们说话。当然逗的最多的还是章仁修和顾文婷了。

    从老家里回来的吴国泰对秋儿很是感激,回了一趟大杂院退了房,还清了所有的房租,很是感谢房东对他们一家的照顾。带着妻儿一起来秋儿家。让妻儿认认家里的那些长辈们。

    怀民问:“好多的爷爷奶奶,那我爷爷和奶奶呢?”

    二姑姑说:“明年让你爹,带你们回去看看你爷爷。你爷爷可了不起了,如果没有你爷爷。我们这些爷爷奶奶,你也许都看不到了。”说着抹起了眼。

    吴国泰愧疚的说:“我一直都恨我爹,没想到我爹有,那样的胸怀和担当,这次回去在寺院的几日里。那些师傅们每天早上都要向爹请安。还有顺县去寺里烧香还愿的人。都要去看看我爹才走。说爹是公德无量。可惜娘和民安都走了,看不,到这些有多好。”说着就流起了泪水。

    顾家舅舅说:“现在我们都过的好好的。他们在天有灵,也为之高兴的。”

    大家劝吴国泰把心放宽些。不要在记恨自己。

    老人们回家时,秋儿和阿梅泪流不止很是舍不得的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广州城,上车前舅妈对秋儿说:“我们一年老去一年了。有时间,你和绍钧,阿生,阿梅带孩子们常回家看看。”

    秋儿是流着泪点着头。

    老人们走后,顾绍钧才对秋儿说:“二哥不开诊所了,县里要成立人民医院,让二哥做院长,你猜一下谁做**。”

    “谁呀?”

    “杜郎中。”

    “杜郎中?”

    “对,他一直都是**。还有二哥也是。”

    “二哥也是?”

    “嗯。”

    “二哥不是说,当时大哥让他参加,他还和大哥吵架了。”

    “那时以前,对**认识不够。”

    “那,二哥是几时加入的?”

    “抗战的时候。”

    “二哥还真是的,保密工作做的不错。嘿嘿。”

    顾绍钧说:“还有,程英杰牺牲了。”

    “啊?”秋儿听了后心里还是难过,“上次我回去,都没听说。”

    顾绍钧说:“是我回到家才得到的消息,是到广西这边剿匪。”

    “唉。”秋儿叹了一口气。

    “还有孩子的情况,省里号招,各州县人民政府成立扫盲班。省城各街道也要办扫盲班。当老师的孩子们都接到了通知。

    皎儿与他们一起回的学校,兰儿回州府,她的工作在那边。睿哲,我们回去的第二天就回单位了,我们回来也没来送行,说是接了个案子。

    县文化局成立了扫盲小组。在小学和中学开设扫盲夜班,各乡各村也有扫盲夜校。罗家富下乡去了。

    “好,好。”秋儿说,“这样大家都识字了,国家发展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