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 > 第192章 高总督推荐人才

第192章 高总督推荐人才

    赵巧月又将自己对水利所做的计划安排跟高总督详细说了一遍。

    高总督听后觉得颇为可行:

    “你这个安排是可以的。

    本官见你对水利了解颇多,当下本官这里有一人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不过他不是官府之人。

    他祖上以及父亲都在漕运当差。

    去岁出孝,如今正在准备秀才考试。

    你可以去访一访。”

    赵巧月问:

    “此人姓甚名谁,住在何处?”

    高总督道:

    “他姓莫,在城外的莫家庄子上居住学习。”

    赵巧月表示她要去看看。

    高总督邀请她用过午饭再去,赵巧月拒绝了,坚持要去找人。

    高总督没再挽留,吩咐随从亲自送他们前往莫家庄。

    路上,赵巧月才从随从口中知道这位素未谋面,即将见面的莫公子是高总督妻子的侄子。

    虽然不知高总督为何不早说明白,但她打算去拜访此人,那么她就没有原路返回的意思。

    跟随随从来到莫家庄,又经过随从同庄头道明来意:

    “老李头,我身后这些人都是我家主子让带来见莫公子的,你快去禀报。”

    庄头闻言,看向赵巧月他们三人,见穿着便衣的赵巧月站在首位,知道能做主的是她,他道:

    “姑娘,你们请随小的来。”

    知道庄头会带赵巧月去见莫公子,随从就同赵巧月告辞回去向高总督复命。

    一路前往莫公子住处,赵巧月领略了庄子上的风光。

    阡陌交通,小小沟渠众横交错在田地里,还有一水车,使得田地完全不需要去远处担水就能进行灌溉,非常便利。

    嗯,这样的布局,同她家庄子差不多。

    不过她家庄子对她来说不是固定资产,她走,就会卖掉。

    小小沟渠是用山中竹子代替的。

    水车是她与宋彦林他们学习木匠活的时候做的,使用起来还行。

    见状,赵巧月此时有些期待见到这位莫公子。

    在庄头领路下,赵巧月他们三人牵着马在一处青砖小院停下脚步。

    庄头敲击门环。

    笃笃笃……

    没过一会儿,院门吱呀一声开了。

    庄头看向来人道:

    “老夫人好,这是高大人介绍来的客人,他们想见公子。”

    莫老夫人打量着赵巧月等人,片刻就收回目光道:

    “我家孙子在家读书呢,你们进来吧!”

    赵巧月一人走了进去,春菊和春晖两人留在了门外,庄头则以有事为由离开了。

    莫老夫人道:

    “我家不比从前,没有那么多规矩,姑娘让你的仆从进来喝口茶歇歇吧!”

    赵巧月看了看两春,看向莫老夫人道:

    “莫老夫人,我来得匆忙,还没有用午饭,我想借你家厨房一用,可行否?”

    莫老夫人愣了愣。

    这姑娘应该不是特意来这里吃饭的吧?

    看着又不像有事?

    难道是她家大闺女给介绍来的,同她孙子相亲的姑娘?

    也不对啊,媒人都没有一个,对方父母也没来啊!

    莫老夫人很是奇怪,不过来者是客,她没有拒绝,还吩咐她孙子的随从去厨房做饭:

    “姑娘,我家婆子出门买菜了,你们稍等便有饭吃了。”

    赵巧月摆摆手道:

    “老夫人,我们是借用厨房,做饭就交给我的随从,他们买了食材。”

    莫老夫人看向门口就看到两人从马背上拿东西,这三人不会真是来吃饭的吧?

    不管怎么样,莫老夫人安排的随从被打发出厨房,春菊和春晖两人在里边忙着。

    赵巧月同莫老夫人在堂屋说话。

    莫老夫人观察着赵巧月的言行举止,给她一种上位者的感觉,嗯,还有一种像极她夫君为官时的坐姿,端正端方。

    莫老夫人给赵巧月倒了一杯凉茶,“姑娘请喝茶。”

    “多谢老夫人。”赵巧月端起茶杯就嗅到苦丁茶的味道,余光打量着莫家堂屋,面不改色将茶水喝了一小半才放下茶杯。

    莫老夫人一时间竟然看不出赵巧月的来历。

    衣服可以更换变装,一个人的饮食就不一定了。

    莫老夫人笑着道:

    “不必客气,我这里还有许多苦丁茶叶,姑娘喜欢可以在离开的时候带一些离开。”

    赵巧月回以微笑:

    “好啊!”

    要是莫公子真懂水利,她还想将他们祖孙都带走呢。

    不过这个目的,还得再等等。

    她现在都还没有见到在读书学习的莫公子。

    莫老夫人同赵巧月聊了一会,试探打探一番,她都没有打探出来赵巧月来此的目的,她才恍然想起她家孙子道:

    “姑娘,你看我这记性,与你一见如故,我倒是忘记了,你是来见我家孙子的。

    你稍等,我去叫他来见你。”

    赵巧月道:

    “我与老夫人也是一见如故,见莫公子不急,老夫人我们可以再聊聊。”

    莫老夫人拒绝。

    她没有套到消息,

    她家的消息都要被对面的姑娘给扒拉干净。

    莫老夫人道:

    “不了,姑娘来找我家孙子肯定是有要紧事的,我现在就去找他。”

    说完,莫老夫人就往隔壁屋子走去。

    赵巧月微微勾了勾唇角,目光追随着莫老夫人离开的方向看了看,随后淡定坐在原位上喝茶,静等莫公子的到来。

    过了一会,莫公子来了。

    赵巧月听到脚步声,抬眸看去。

    她是伪装的谦逊温润,对面走来的二十岁左右男子是否同她一样呢?

    一身书生气,面容谦逊温润,翩翩君子,女子见了都会倾心。

    难怪莫老夫人会在她进门后一直试探她。

    赵巧月明白了莫老夫人不是不想莫公子见客,而是怕作为女子的她会在见了莫公子后就会同他纠缠,以后剪不断,理还乱的麻烦事情定会时有发生。

    赵巧月嘴角上扬,眼中带着笑意。

    女子貌美是原罪,男子也不差哈!

    见人走近,她压下嘴角,起身拱手道:

    “莫公子,我姓赵,名巧月,高大人说你才高八斗,懂水利让我来找你。”

    莫老夫人不怎么关心外边的事情,赵巧月这么介绍她,她至今都没有反应过来赵巧月是谁。

    莫公子时常会被高总督请去做客,同他谈论当下时事。

    可以说现在没有进入官场的他能算是高总督的幕僚,已经有一只脚踏入官场。

    “童生莫文曜拜见知州大人。”

    赵巧月亲自将人搀扶起来,“我在外未曾穿官服,莫公子就将我当成行走在外的客商即可。”

    官员就是官员,莫公子深知官场,没有附和赵巧月这事,礼貌又疏离地邀请赵巧月入座喝茶。

    莫老夫人此时也反应过来,凑近赵巧月道:

    “你就是庄子里人说的独身闯土匪窝剿匪的女知州大人?

    不是说长得虎背熊腰,跟男人婆似的吗?”

    现在看到真人,跟说的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莫老夫人好奇问了赵巧月剿匪的事情。

    赵巧月没有夸大事实,如实告诉了莫老夫人。

    莫文曜在一旁听着。

    这是他第二次听人说赵巧月的事情。

    第一次是高总督,他的姑父。

    第二次是真人。

    真人很真诚,说的同他姑父说的差不多。

    就是比他姑父说得比较详细。

    赵巧月扫了一眼祖孙两人,满心满眼满身都透露着我很实诚的样子展示给两人问:

    “老夫人你还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吗?”

    莫老夫人和莫文曜:……

    这人是来讲故事,宣传她的英雄故事的?!

    莫老夫人忍不住好奇,又见赵巧月平近易人,她道问:

    “姑娘,你来这里是有什么事吗?”

    赵巧月看向莫文曜。

    她可是从老夫人口中知道外边田地的布局皆是出自莫文曜之手。

    而现在她说她的故事仅有莫老夫人好奇,莫文曜平静得不能再平静,想必对外边发生的事情是消息灵通的。

    那她来这里的目的,想必此人已经知晓率了。

    莫文曜是有所猜测,因为他从姑父那里知晓赵巧月用了大约半个月时间兴修水利。

    莫文曜问:

    “大人,是为水利而来吧!”

    赵巧月直接坦言道:

    “是。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食以粮为本,

    粮以农桑为本,

    农桑以土地和水利为本,

    本官来到南明州就想为民做事。”

    莫文曜道:

    “朝堂不可能给这里拨款修水利。

    大人,想要什么来修水利?”

    赵巧月很实诚道:

    “剿匪啊、抓贪官奸商啊。

    这些银子我是从南明州所得,所以我要确保南明州平安。

    莫公子愿意帮我否?”

    莫文曜道:

    “祖母需要人照顾,无法同大人亲自前往视察。

    不过我可以给大人出出主意,大人可有带地图?”

    赵巧月庆幸以地图不全为由从高总督那里拿走了她的地图,要不然她还得当场费劲巴拉再画一张:

    “地图有啊,莫公子请看。”

    说完,赵巧月从袖子里拿出地图展示在桌面上,示意莫文曜看。

    莫老夫人见两人要谈事,她悄悄离开了堂屋。

    莫文曜起身观望地图:

    “大人,这张地图出自何人之手,所标志的位置很齐全。”

    赵巧月问:

    “没有遗漏的?”

    莫文曜道:

    “我所知的都在上边了,没看到哪里有遗漏的。”

    赵巧月摇摇头:

    “这上边还不是齐全的。

    因为我属下说她家一个叫广宁镇的地方,我还没有确定它在哪里。

    据说这里还有一个在深山老林里的村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