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空山志 > 第四十三章 少时曾得登山法

第四十三章 少时曾得登山法

    綏江府老石山

    冷意,只此一瞬。

    毕竟一位山上仙师怎么也不可能因为与一名少年对视,就心中生出什么多余念头。

    两人看过也就当作无事发生。

    毕竟闾山的几人视线都聚焦在那周身布满文气的青年身上。

    试想金冠华服,周身文气。青袍婢女,红袖添香。山中崖前,素手磨拓。当真不吸引人眼球?

    也没想象中的水磨工夫十足,反倒是很快就模拓结束了。

    华服青年最后一笔落下,竟有一丝精纯金色气息与文气交融。几番盘旋青年身前,最后入得青年头上金冠。

    这一手笔更是让不少周边围观者望而生畏,想必青年头上金冠定是所谓的仙家法宝了。

    人群中自然也不全是只能做猜想的人在,几名闾山弟子脸上露出奇异神色。更有一人悄悄问起那名为首的弟子。

    那人小声回复了一句,听到答复的闾山弟子面露震惊之色。好在很快就平复了脸上神色。

    青沈色衣袍的婢女轻巧的拿出一柄卷轴,将模拓的纸张收入卷轴,纸张文字竟然完美的展示在了卷轴之上。

    婢女轻轻舒展,华府金冠青年点点头。这青沈色衣袍婢女才轻扣腰间玉牌将小案等物收入其中。

    见二人似是要起身离去,周遭人自然让出道路。金冠华府青年以文士作揖礼向四方示意,周遭不少学子也是作揖还礼。

    华少德只看得似是心中有一丝莫名的激动,似是正式明白了一点书中所谓文士相互礼遇的感觉。

    二人也是奔着华少德这边走来,也没因为自己的举动有些引起注意就看不上同行走来的华少德二人。

    仍打算再向上游历一番。

    也在这时闾山弟子终于是有了动作。其中一人率先走来,做道门手诀,开口言道:“闾山外门弟子-栾洪宝。见公子气度非凡,想要结交一番。还望公子能给些薄面,同我等行一段路程。”

    金冠华服的青年先看了看身边青沈色衣袍的婢女,见婢女点点头。这才开口:“与学生访山,自然是无异议的。闾山弟子惩恶之名,学生还是知晓的。”

    闾山弟子闻言,面露满意之色。毕竟闾山弟子行事向来还算持重,名声大抵还是好的。

    “只不过,今日已经与二位小友同行。段是不能弃了二位小友。”说到这,金冠华服青年目光看向华少德两人。

    二人立刻被周遭众人为视,有少许不知所措,但都没失了分寸。

    闾山弟子栾洪宝也是完全无所谓的态度:“既是公子小友,又本就是一同访山。岂有后来者位上的,只要两位小友不嫌弃。一同访山就可。”

    难怪这男子上来攀谈,说话既给足了金冠华服男子面子,又让其不好拒绝。

    闻到此处,高茂云就率先做出了回应,摇摇头,示意没事。

    华少德见此也就没了什么动作。这些人一同向着山上走去。

    一路上都是几番闲聊,也都是谈论了些听闻的文士修士所著经文。能感觉到金冠华服男子学识丰富。闾山弟子所言均有涉略,就连山上典故也是信手拈来。

    听得华少德只感觉受益匪浅。可惜有些书籍没能看过,也只能默默记住其中某些提到的关节。

    突遭话题转换,提到了这山上最高的石崖,无名道人所提的石崖。

    原来几人从山上下来的原因,正是因为火德宗弟子在山上要借助石崖悟道,这才就此下山。

    还说起了山上无名道人的石崖其实并无出奇之处,之前看过几次,其实所提文字已经看不出所提内容。但若是公子要去云云,这次他们几人一定也能从中获益。

    这时闾山为首的内门弟子还开口言语:“若是觉得没什么意思,不如不看山上石崖。就此下山,绥江府内有一处不错的仙家客栈,早早就留出一些位置专门给闾山弟子。公子要是不嫌弃,正好吃些晚食。”

    话说到一半处,金冠华服青年早就停住脚步。开口言语:“那便依赵仙师所言,就此下山吃些晚饭。小生其实早就有些累了。”

    几番闲聊,双方也是互相通报过了姓名。为首的闾山内门弟子名叫赵学,师从闾山东闾峰峰主门下。

    华少德也是知晓了那金冠华服青年的姓名。顾姓,名南洲。婢女只唤做鸾儿。

    闾山内门弟子赵学听到顾南洲这般说辞,也是没有什么点头应承。都打算今日就此下山。

    可就在此时,一人开口显得有些不合时宜:“那就在此处分别吧。我还想往山上看看。”

    话一说完,同行人都转头看向华少德。

    这一举动就连高茂云都有些意外,走过去拉了拉华少德手臂,示意跟上。

    今日明显是沾了顾南洲的光。既是见过了文士风采,还碰到了山上仙师。对闾山弟子来说,仙家客栈就是消费高些,还能在乎多两个少年?

    顾南洲也似是觉得若是华少德不来,有些错过了机缘。沿途不止是他细细观察过二人,甚至顾南洲还以一种旁人难以察觉的方式问过身边鸾儿这两位少年。

    两位少年一定是有些武艺傍身的。若是真入武道,今日能去仙家客栈,多少也对体魄有些好处。

    “小友当真不去?”顾南洲发问。

    华少德只觉得情景有些怪异,自己不过是想登顶观看所谓仙人留下的痕迹。虽说似乎去了所谓的仙家客栈似乎能有所裨益。

    但有了闾山一行人走来,华少德只觉得不自在。不如不去,只为登顶。

    随后想通,仍是摇头拒绝。

    顾南洲见此也没了想再劝的意思。

    闾山内门的赵学还是开口:“小友,山上仙人墨宝。早就不堪,就是上山观看一番,恐怕也只会失望。倒不如一起下山...”

    话到一半,华少德转身摆手。开口说道:“就此别过吧。我还是对山上石崖有些好奇在的。”

    这时赵学似乎想要迅速劝阻华少德,却不巧顾南洲已经起身向山下走去。赵学见此咬咬牙,看过少年背影,转身跟上顾南洲一起下山。

    山间清爽,虽说热气难避。但华少德步伐飞快,超过了不少沿途向上的路人,偶有山风吹拂,心旷神怡。

    无时无刻的运转锦缘真人的所传功法,显然是并无什么裨益的。就连让华少德觉得能少使一些气力的用处都无。

    可华少德仍是无时无刻不在运转,毕竟这是自己为数不多的倚仗。

    向上,再向上。老石山不高,却鲜少有城中百姓登顶。原因是上一次费力不说,就一块石碑,看了也没看出什么名堂。

    可能去过一次就再也没上去的必要。

    当真有人出游就是为了这般不讨好的?

    可想没有,走到半程。就见有几名青年,身着红灰同款道袍,嬉笑的向下走去。

    不时笑的捂住肚子,定然是有什么高兴事。

    几人见有人向上也没什么避讳,却让华少德听到话语中有熟悉的名字。

    “你说这赵学,吃了这次憋,不得回去气的半死。”话到一半几人都是笑出声来。

    其中不乏有位女修。束着垂下编在头后的青丝,虽说没有笑的这般不顾形象。但也是由衷的脸上带着笑意。

    “当时他的脸都绿了,hhhhh”一名男子在笑的间隙中开口,又把气氛推到新高潮。

    就此别过,华少德也是明白了。恐怕是当时山上两拨人发生了什么。

    不难猜出这几人身份,应该刚才赵学提到的山上火德宗的弟子。

    犹是向上,路遇几名从最高处石碑返程的人,都要抱怨几句。

    “山上石碑所提文字当真就如当地人所说,不值得一看。”

    “要不是真有仙门弟子来此悟道,怕不是都以为是为了给老石山凑数出个三墨宝呢。”

    华少德听得确实有些心中悸动,当真如此不堪?

    不如就此..刚升起念头,就直接打消了。还是想向上看看,也许不是那般不堪呢。

    又是一段山路,就连石阶也早就消失不见。但好在犹能看见有人走过的痕迹,不至于找不到路。

    就在这时,远远走来一名敞着麻布衫,手中拿蒲扇扇着的汉子。

    见华少德这一少年竟然独自走到这上面来。就开口劝了一劝:“小子。别上去了。还有这一段路绕着呢。真没什么鸟看头。不如不看,留个念想都比看了强。”

    华少德听完顿住,抬头顶着日头。确实还有不少距离,往后一看,不少树木遮挡。看不到山脚,只能远远向下看看。

    等着远远走来的汉子来到近前,汉子满头汗水,衣服后巾都被汗水打透。睁着一只眼,挑着另一只眼打量着眼前少年。

    “多谢好意。”

    少年还是最终开口:“不了。我..还想上山看看。”

    “啊,那去吧。”汉子也没说什么。

    “哦,这扇子给你吧。上去还挺远的,扇个风遮个阴用吧。”说完从手中递过来。

    华少德接过道谢,就此再向山走去。

    半个时辰,总于是来到石碑前,寂寥无人。

    就真真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些奇怪纹路,说不上来是文字还是什么,看过以后,华少德确实一头雾水。

    有种奇怪的感觉,却说不上来。罢了,看过拿着蒲扇扇风,转身远眺,能看见绥江府半边全貌,也能看清绥江流过,江水横波。

    少年只坐在一块石上有些烫屁股,但确实走累了。

    “这石碑确实就如下山大家所言,让人失望啊...”华少德也不信别人看不出什么自己来就能看出其中关节。

    但不曾想是这样结局,无奈山中风起。

    风卷青山,少年这才免了热气。

    由衷远眺,放下手中蒲扇。眼中光亮几分,豪言一句:“少时曾得登山法,亦经数年,身无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