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个大致的目标,罗霄总算轻松了下来,虽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思路,但也算有了一个方向。于是,罗霄终于踏实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军号声叫醒了沉睡的罗霄,简单了收拾一下,罗霄向李泽田的屋子走去,没有办法,五号的工作很忙,而老李现在估计还在睡梦中,自己的的想法只能先和李泽田商量。
到了门口,罗霄先敲了敲门,然后大声说的“报告”
“请进。”听到声音的李泽田大声回复道
“泽田同志,这是我昨天总结的一些想法,向您汇报一下。”罗霄说着将自己写的报告交给了李泽田。
“罗霄,是你呀,快坐。”正在吃饭的李泽田,放下了手里的半个窝窝头,赶紧起身给罗睿让座。
“吃饭了吗?”接过罗霄手里的报告,李泽田一边看着报告,一边顺口问道。
“还没有,这不是想先给您看看这个,再去吃饭。”罗霄回答道。
李泽田一听这话,立刻起身到门口,向警卫员的屋子喊道“小刘,到小灶给罗霄拿一份早餐。”
“是。”听到李泽田的话语,警卫员小刘赶紧吞下嘴里的窝窝头,拿起枪,向食堂跑去。
“泽田同志,不着急,您先看看报告。”罗霄心里有点感动。
“好,好,你别着急”,李泽田一边说着,一边仔细地看了起来。
“后勤、武器、空军、战术,这是你想做的事情。”李泽田一边看,一下写了报告的核心内容。
“这些事情是否太多了?你怎么忙的过来。”李泽田疑惑地看着罗霄。
“是的,所以才要找您商量一下。”
“小罗,你对咱们解放军目前的的情况了解多少?”李泽田问道
“报告首长”罗霄习惯性地站了起来。
“坐、坐、别那么生分,咱们就是随便说说。”李泽田知道罗霄的事情,连忙让罗霄坐下。
“我只是知道一些基本情况,向您汇报一下。”
“我军目前的大致情况是四野已经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目前正在向华北进军,准备进行平津战役的准备,二野和三野联合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目前正在准备渡江战役,一野也在陕北歼灭了胡宗南集团,目前正在准备向西北进军。”
“至于说到后勤,由于我军是前期主要是内线作战,粮草和服装主要依靠解放区获得,由于我党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解放区基本可以解决战士们的粮食和军装、鞋帽的供给。”
“武器弹药主要依靠缴获,武器主要以日式武器为主,部分是美式武器,其中四野由于歼灭了国民党新一军、新六军、九十五师。二野和三野歼灭了十八军、第五军、七十四师等美械师,缴获武器比较多,装备比较好。目前,各野战军的主力部队火力强于蒋匪军。最大的问题是武器型号杂乱、弹药生产能力弱。”
“空军,我军目前还基本是空白,只有少量缴获的高炮,东北四野建立了航校,有部分飞行员在训练中,但困难很多,目前不具备参加战斗的能力。”
“我军的战术水平是比较高的,由于历史原因,各野战军都是独立发展,战术特点明显、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各部队之间缺乏交流、妨碍了战术的进一步的提高。这就是出现了一个现象,在新环境下,各部队需要适应敌人特点的时间长,在战争初期部队损失比较大。而随着各部队不断总结经验,战斗效果会急剧提高,而战损会急剧降低。”
李泽田一边听着罗霄的分析,一边思索着,说实在的,李泽田知道自己不是军事干部,他更多的是在秘密战线上工作,不过,长期的斗争经验,让他意识到罗霄现在说的东西是会影响到未来国家发展的走向。
正在思索的时候,门口传来警卫员小刘的报告声。
“进。”李泽田回答道。
听到李泽田的回答,小刘连忙进屋,将两个馒头、一碟咸菜、一碗小米粥放在桌子上。然后转身出屋。
“来,先吃饭。”李泽田招呼着罗霄。
“这是我的早饭?”罗霄知道李泽田是老资格的特工人员,看着他的窝窝头和自己的馒头,疑惑着问到。
“你的标准时小灶。快吃吧。”李泽田波澜不惊的回答着。
罗霄听到这里也不客气了,肚子的确饿了,于是抓起一个馒头大口吃了起来。
等罗霄吃完,李泽田也梳理清楚了自己的思路。开始阐述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你这计划应该不错,但恐怕实施起来应该不是太容易,你也知道四大野战军目前战斗任务比较重,如果现在改变后勤方式,对战争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武器的制造对我们来说的确比较难,而且现在我们现在基本不具备生成武器能力。空军的建设这个到是可以加速,但没有2、3年是不可能让他们参加战斗的。”
“至于说到战术水平提高的问题,这个相对比较好办,抗日时期,我们在延安的时候就建立的抗大,用于提高指战员的技战术水平,采用建立军校的方式,从各大野战军抽调各级指战员进行战术总结和提高应该问题不大。”
“首长,我是这样想的,您看行不行”
“首先,我不建议改变目前的后勤体系,对一个目前可以良好运行的系统进行大改变是需要面对很多不可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影响前线战斗的进程。”
“所以,我的想法是后勤系统改进是面对未来的,需要我们可以解决大批量军事物资的生产、运输、供给。比如,如果我们可以解决粮食、服装的供给问题。”
“武器生产,我的想法主要是将解放区各地分布的军工人员相对集中,加速子弹、炮弹的生产,同时仿制一些适应我军要求的武器,比如美军的巴祖卡火箭筒,如果我军有了这些东西,在淮海战场上,蒋纬国就跑不了。而且这些武器的仿制相对比较容易。”
“那么你想怎么解决粮食和服装的生产呢?”李泽田认真的问到。
“军垦,东北三省土壤好,人口少,而且已经全部解放,可以在东北进行大规模的军垦,如果粮食和棉花的生产可以保证,就可以建立服装加工厂解决部队的部分被服问题。”
“人员的问题怎么解决?军垦需要大量的人员,而东北却恰恰人少。”
“四野入关的时候,脱离部队的人员在5左右,这些人主要是故土难离。如果将这些人员重新召集起来大约有5到7万人左右,可以初步解决人员问题。另外这些人主要组成份是农民,所以军垦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
“军备的研发,我个人建议是生产60和80口径的迫击炮,这些这样生产起来比较容易,也便于我们培养技术人员。这两种口径好像边区的军工厂已经可以生产了。此外,东北有一定的产业工人,这些人如果接手过来,军备所需的工人可以满足。”
“目前看,应该是可行的,我有一个个人建议,现在感觉这个方案还是比较粗糙,四个主要任务无疑对我军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但这些任务涉及的各种资源、工作内容、时间安排没有明确的说法,你看这些方面是否可以细化一下,如果这些方面细化好了,我看可以和五号同志和老李一起讨论一次。这样,我们大家也知道该如何支持你。”李泽田谨慎地说道。
罗霄沉思了一下,说到,“好的,如果方向可行,我接着去细化方案,但很多资源只能是粗估,未必很精确。而且我对咱们很多实际情况不是很了解,估计会有很多错误。”
“没有关系,这只是思路,提出来,大家可以帮你完善,而且,我觉得你跳出我们的框框,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你看完善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您给我四天时间吧,这样每个方向我可以考虑的详细一点。”
“好的,那你看什么时候可以给五号同志汇报”
“五天后吧,我想如果可以,每天和您碰一下,怕跑歪了。如果一切顺利,五天后可以提交一个大致的行动方案。”
“好的,如果需要,你随时可以找我,”
“好的,那我先回去了。”说完,罗霄拿其了稿纸,走出了李泽田的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