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大家安静,”看着吵吵嚷嚷的下属,吴铎运不得不大声喊道:“都别吵吵了!”他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回荡着,但并没有立刻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他皱起眉头,再次提高音量喊道:“你们能不能安静点?”这一次,人们终于意识到他的不满,逐渐停止了交谈和喧闹。
吴铎运松了一口气,然后继续说道:“下面,请上级派来的罗霄同志给大家讲讲如何改进我们的工作,大家欢迎。”说完,他带头鼓起掌来,其他人也纷纷响应,热烈地鼓掌欢迎罗霄。
罗霄微笑着站起身来,向大家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谢谢大家,”罗霄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说道。
“这人是谁?”钱志豪向沈强问道。
“神人,人家今天上午才到咱们厂,就跟着吴厂长到我们车间转了几圈,然后就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建议,没有增加人手,也没有加机器,产量就翻倍了。”沈强回答道。
“这么神?”钱志豪有点不相信。
“好了,下边请罗霄同志给大家讲讲。”随着吴铎运的话落,会议室恢复了安静。
“同志们,我是上级领导派到咱们厂协助工作的,以后的工作还需要大家的帮助,先谢谢大家了。”罗霄平静地说道。
“改进工作,提高产量有很多方法,咱们今天先讲第一主题-如何避免浪费资源。”
“大家都知道,工厂的生产中,最重要的资源是工人、机器、原材料这几个部分,我现在用工人和机器为例讲解一下如何合理地使用资源,提高产量。”
“大家都知道,咱们厂恢复生产刚刚一年时间,机器设备都是诸位师傅们从原来的小日本的工厂里收集来的,为了这些机器能正常使用,大家都花了不少心血。”
“不过,在使用这些机器的时候,往往由于我们一些没有注意的问题而造成机器资源的浪费。”
“今天,沈强主任在做统计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些问题,还是用老赵师傅举例,在一个小时里,老赵师傅一个人就完成6个弹体的加工工作,在这一个小时里,老赵师傅没有休息,也没有和任何人说话,就一直在车床上加工弹体。工作时间大约是54分钟。”
“同一时间内,另外两位师傅也在加工弹体,但因为种种原因,真正操作机器时间分别是26分钟和30分钟,也就是说两位师傅操作机床的时间是56分钟,两位师傅加工的弹体也是6个。”
“拿这两组数据做对比,一个师傅完成一个弹体加工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所以说三位师傅的工作能力差不多。”
“但老赵师傅的产量却和另外两位师傅的产量的一样多。也就是说,老赵师傅的工作效率是6件/人时,而另外两位师傅的工作效率是3件/人时。”
“罗领导,什么是人时?”沈强问道。
“噢,对不起,先解释一个概念,所谓人时是表示人数和时间结合的计量单位,通常用于表示一段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消耗的人力资源。”
“举一个例子,咱们厂要挖一个沟,20米长,一个工人一小时可以挖2米,那么可以说挖这个沟的工作量是10个人时。”
“如果不着急,可以让一个人用10个小时挖完这个沟,如果着急,也可以让派5个人用2小时就把沟挖好。”
“也就是说,我要造600个弹体,如果技工一小时可以造6个弹体,那么造600弹体的工作量就是100人时,如果我想100小时完成,就只需要一个工人就够了,如果我想20小时完成,就需要5个人,是这个意思吧。”沈强问道。
“没错,计算需要几个工人就是按照这个方法。”
“同样的道理,还有机时的概念。也就是机器一小时可以完成的工作量。”
“还是以老赵师傅举例,老赵师傅完成6个弹体加工,耗费的人时是1个人时,机时是54分钟,另外两位师傅耗费的是2人时,机时是56分钟。”
“两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老赵师傅的机器一直在加工弹体,而另外两位师傅只有一半时间在加工弹体,也就是说两位师傅浪费1个小时的机时。”罗霄解释道。
“明白了,所以您下午让所有的师傅们只加工弹体,不做其他事情,实际上就是避免了机时的浪费。”沈强突然大悟,兴奋地说道。
“没错,我们下午改进就是让师傅们一直加工弹体,避免机时的浪费。”罗霄解释道。
“其实,两位师傅不是故意浪费机时,老沈你应该知道,两位师傅在上午咱们统计的那个时间段并没有休息,而是在领取工件或者到仓库交付加工完成的产品。对吧。”罗霄向沈强问道。
“是的,这个我可以证明。”沈强回答道。
“所以,我们可以将师傅的工作内容分一下类,比如加工弹体,这个工作只能师傅们来做,我们暂时叫高级工作,而领加工件、交产品,我们叫一般工作。这个工作,师傅和徒弟都可以做。”
“上午的工作,实际是让更宝贵的高级资源去做了一般工作,从而减少了高级资源做高级工作的时间。而下午,我们让一般资源做一般工作,从而保证了高级资源去做高级工作的时间。”
“不是很明白,老罗,你说得太复杂了。”钱志豪听着有点发懵。
“举一个例子,饭馆来的客人多了。老板让厨师不去做菜,却去前边招呼客人,你说对吗?”罗霄问钱志豪。
“这肯定不对,后厨没人做菜了,客人吃什么呀。”钱志豪回答道。
“没错,前边伙计好找,实在不行,老板都可以临时招呼一下。”
“是的,很多饭馆都是这么干的。”钱志豪接话道。
“我们原来的工作方式其实就是让后厨到前边去帮忙。”
“你看后厨和技工都需要长时间培养,而饭店的伙计和普工的活计都相对简单,是不是这个道理。”
“有点明白了,您说的意思是,让技工去做普工的事情,和让灶头去前边招呼客人是一个道理,不但帮不上忙,还耽误了正经事。”钱志豪说道。
“没错,相当于我花钱聘请一个读书的师爷,不让他去教书,却让师爷去挖地去,你说亏不亏?”
“那可不行,师爷是先生,怎么可能去挖地。”钱志豪连忙说道。
“对咱们工厂来说,技工就是咱们工厂的灶头和师爷,让他们去搬运工件,不就是让他们去做招呼顾客和挖坑的活吗。”
“那咱可不敢。”钱志豪心虚地说道。
“罗领导,您的意思是咱们的技工都是宝贵资源,如果不让这些师傅加工弹体,而是让他们去做搬东西的活,实际就是浪费了资源。”沈强说道。
“没错,老赵师傅今天上午的工作效率是54/60=90,而另外两位师傅的工作效率是56/120=467你看相当于咱们浪费一半的生产能力。”罗霄回答道。
“您的意思是咱们生产的产品,需要各种工作量是不同的,有一些工作量所有人都可以做,而有一些工作量只有特殊的人才能做。所以我们在组织生产的时候,一定要区分这些工作类型。”沈强问道。
“是的,假设一个弹体需要10分钟的弹体加工工时,2分钟的搬运工时,我们一定要先让工人满足加工工时,因为有能力完成加工工时的都是技工,需要长期培养。而搬运工时一般的普工就可以完成。”
“所以我们以后的工作安排的时候,就先要知道所有的工时,然后先安排好做重要工时的工人,再安排做一般工时的工人,这样就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了。”沈强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