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百年国战 > 第31章 工资问题

第31章 工资问题

    “老罗,意见倒是没有,就是一个问题。”吴铎运看完总结后,神情严肃且谨慎地对罗霄说道。

    罗霄听到这话,心中一紧,他知道这一定是个重要的问题。于是,他立刻回应道:“什么问题?您尽管说。只要有问题我们就能解决!”

    吴铎运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然后接着说:“其实昨天就想和你说这个事情了。您看,咱们昨天革新了生产,弹体生产增加了产量,尾管的生产不但增加了产量,还减少人员。这些都是优点,但是这样一来,线上的工人工作量其实增加了很多。时间长了,我担心工人们会受不了啊。”

    吴铎运说完,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担忧。毕竟,工人的工作强度过大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而作为领导者,他们必须要关注员工的权益,以确保生产的稳定发展。

    “我想过这个问题,有个想法,只是不太成熟。”罗霄回答道。

    “老罗,你就别客气了,赶紧说说。”

    “老吴,咱们工人现在的工资是怎么发的。”罗霄问道。

    “技术工人一般是玉米面10斤,普通工人是玉米面4斤,厂里管工人的三餐。”吴铎运回答道。

    “那我们算一下,弹体生产,一共14个工人生产,每天的粮食成本140斤,原来一天生产260个,那么一个弹体的人工成本就是05斤粮食。”

    “差不多。”吴铎运一脸疑惑地看着罗霄。

    “昨天老赵师傅做了几个?”罗霄问道。

    “等一下,我查一下,”吴铎运翻着昨天的工作数据。

    “48个。”吴铎运回答道。

    “那么,老赵师傅就应该挣24斤棒子面。可是昨天只给了老赵10斤。”

    “这样算,的确老赵师傅吃亏了。”吴铎运说道。

    “我的想法是这样,我们原来工人的工资都一样。只区分了技工和普工。这样是十分不合理的,客观上造成了奖懒罚勤。老赵师傅就是一个例子。这样做实际打击了工人的积极性。”

    “可现在粮食都是按人头来的,咱们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呀。”吴铎运说道。

    “这个我知道,老吴,咱们原来因为困难,所以一直官兵一致,但现在情况变了,你还记得长征的时候吗,那个时候包括教员在内,每个士兵都拿两块银元,但只有几个人例外,就是报务员,当时那几个报务员都是咱们的俘虏兵,为了让他们安心工作,所有的报务员都是100块大洋,而主管报务工作的工资是200块大洋。”

    “这个事情我知道,其实抗日战争的时候,我们兵工厂的技工一直也有特殊津贴,拿着比战士们多。”吴运铎说道。

    “是呀,短时间内的平均主义问题不大,但时间长了,肯定会出问题,刚建厂的时候,工人找不到工作,有一口吃的就行,但时间长了,问题就会出来了。”

    “所以,你想。。。”吴铎运迟疑地问道。

    “我想这样,第一,只要工人来上班了,就有4斤棒子面,每生产一个弹体,就多三两。以赵师傅为例,他一天工作10小时,每小时6个弹体,那么他全天就是20斤棒子面,再加上他在厂里的三顿饭,大约是24斤。”

    “这么算来,一个技工每天生产20个弹体就可以保证10斤的棒子面,和原来一样。那如果技工生产不到20个的怎么办?”吴铎运问道。

    “老吴,工人生产其实和战士打仗是一个道理。”罗霄解释道

    “你看,那个部队都是能打胜仗的,领导会更喜欢,分配战利品就会更多。这样几战下来,有的部队就成了主力部队,而不行的就可能撤销建制。”

    “还是以弹体生产为例,如果一个工人只有老赵一半的能力,一天也可以生产30个弹体,那么一天,他可以获得13斤的棒子面,这样也比原来要多3斤,如果这个能力都没有,那只能说这个技工要不是能力有问题,要不是思想觉悟有问题。无论是哪个问题都不如把机器给我让出来,让其他人上。”

    “你说的意思我理解,也同意,但现在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咱们没有多的粮食呀。”吴铎运有点为难地说。

    “也不是没有办法。。。”罗霄有点犹豫。

    “什么办法?快说说,咱们一起参谋参谋。”

    “一个是向上级申请,我们弹药产量上去了,多申请一些粮食是正常的。”罗霄说道。

    “还有一个路子,就是谁要货,就谁出粮食。”

    “什么意思?”吴铎运问道。

    “你还记得周鹏吗?”

    “旋风纵队的周鹏?”吴铎运说道。

    “是呀,他们总想多要炮弹,你说他们会不会给我们棒子面。”

    “这。。。不符合规矩吧?”吴铎运迟疑地说道。

    “老吴,你说10斤棒子面就可以多一发60炮弹,周鹏他们会不会干?”罗霄问道。

    吴铎运的大脑飞快地运转着,他深知弹药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意味着什么。在过去的战斗岁月里,他曾亲眼目睹许多战士不得不以自己的生命去夺取敌人的弹药,以此来赢得战争的胜利。此刻,他的内心陷入了挣扎和纠结之中。

    “别犹豫了!”一旁的罗霄急切地劝说道,“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每缴获一支三八式步枪,都需要付出一名战士宝贵的生命代价。而如今,用区区十斤玉米面就能换到一枚六十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弹,这样的交易简直划算至极啊!”

    吴铎运沉默不语,心中仍有顾虑。他明白罗霄所说的道理。然而,面对现实情况,他又无法忽视这种诱惑。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吴铎运终于下定决心:“好,就这么办吧,老罗!就按照你说的办法去做,如果出现问题,由我来承担责任。”

    听到吴铎运的决定,罗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拍了拍吴铎运的肩膀,表示理解:“没问题,老吴,我明白你的难处。但这件事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只要能提高战斗力,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过,我还是要向上级领导汇报此事。希望你能够理解我的做法。”吴铎运补充道。

    “当然,这是应该的。我们不能违背纪律。如果上级领导同意,那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实施计划;如果不同意,我们再想其他办法。”罗霄点头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