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渐行渐远的周鹏,吴铎运不禁感叹道:“这家伙,可不是个肯吃亏的人啊!”
一旁的罗霄不解地问道:“他刚刚说的‘2’是什么意思呢?”
吴铎运回答道:“他想要多拿200发炮弹。”
听到这个答案,罗霄忍不住笑了起来:“跑这么一趟就要200发炮弹,老周的出场费可真不便宜啊!果然是个精明的商人。”
吴铎运也附和着说:“你说得对,当年我们还真是多亏了他。”
“有故事?”
“当然!老周家里原来是上海的,听说很有钱,但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却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繁华的都市,独自一人跑到了延安。随后,他被派遣到晋察冀解放区从事后期工作。
老周起初经营着一家被服厂,后来又涉足烟厂领域。后来他们干脆成立了贸易公司,并通过各种手段从敌占区获取各种物资。那时,我们急需无缝钢管来制造火炮,但四处寻找无果,最终找到了老周。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然成功地从敌占区购买到了所需的无缝钢管。要不然,我们当初也造不出步兵炮。
日本投降后,老周跟随钟伟的旋风纵队来到东北地区。刚开始时,他们一无所有,当东北局提出放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方针时,老周带头下乡开展土改工作,别人都是带领贫困农民分土地分浮财。他倒好,只分徒弟,却把浮财用来创办了烧锅厂、磨坊以及烟厂等产业。反正是能赚钱的营生,他一个都不放过。开始,农民都反对,后来见到钱了,大家都没有意见了,这样,别人的解放区是有粮有人,他的解放区是有粮有人有东西还有钱,因此旋风纵队的士兵也是生活待遇最好的。”
“最神的是,这家伙后来还和国民党部队做生意。辽沈战役前,敌人补给困难,不知道怎么他们和国民党一支部队搭上关系了,开始是用吃的换子弹,然后是换枪,最后连火箭筒和迫击炮都换出来了,弹药就更不用说了。”
罗霄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道:“这也太厉害了吧!那国民党部队就不怕查吗?”他好奇地追问着。
吴铎运回答道:“说来好笑,开始他们是和几个士兵换,然后是连排长,然后是营长,最后是团长,等把敌人的几个仓库的弹药搬运得差不多了,敌人团长要求老周他们搞一次偷袭,然后放了一晚上的枪,再点了几把火,等天亮了,向上级报告打退了共军的偷袭,消灭了共军多少人,但仓库被偷袭烧毁了。”
听到这里,罗霄忍不住大笑起来。
“听说他们在辽沈战役的缴获也不少,要不然也不会能一下拿出那么多加拿大面粉。”吴铎运接着说道。
“对了,老吴,你说他们缴获了很多火箭筒?”罗霄问道。
“是的,新一军和新六军是当年抗日的时候,老美在印度培训的中国远征军,听说好多士兵都是高中生和大学生,兵员素质高,装备也好。坦克、105榴弹炮、火箭筒都有,怎么你对火箭筒感兴趣?”
“是的,想仿制。”罗霄肯定地回答道。
“这东西难倒是不难,就是没有图纸,如果咱们还是一点一点去测量,这个时间就太长了。”
“如果有图纸呢?”罗霄问道。
“问题应该不大,我见过那个东西,原理不难,工艺也不复杂。原来我想仿制的,只是现在当了这个厂长,杂事太多了,也没有时间去搞这个东西了。”
“老吴,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罗霄说道。
“你说,咱们一起参谋、参谋。”
“老吴,你看,您是老军工,咱们的企业从最早的修理枪械、复装子弹开始,然后逐步到造子弹和炮弹,甚至可以改造火炮。那以后会怎么发展呢?”罗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