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百年国战 > 第60章 残酷的流程

第60章 残酷的流程

    看着三位车间主任认可了自己的方案,罗霄总算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就在吴铎运准备结束当天的会议时,沈强略显踌躇地举起了手。

    “老罗,我有个问题,不知当不当讲。”

    “老沈,有话直说,咱们之间哪用得着这般扭捏。” 吴铎运略带不满地说道。

    “是这样的,老罗,您瞧啊,咱们之前搞生产,您没来的时候,大家那可是拼命地干,可产量老是上不来。等您来了,采用流水线方法,产量瞬间就上去了。我就在琢磨,这个法子能不能用到咱们技校的建设上头。” 沈强迟疑着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具体是怎么想的?” 罗霄饶有兴致地看着沈强问道。

    “我还没想得特别周全,但依着您传授的办法,我觉得咱们技校当下主要有两项任务,一个是培养工人,另一个是研发新武器。” 沈强边思考边说道。

    罗霄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就拿培养学生来说,如果把学生当作原材料,那么历经教学、实践以及考核等环节,最终输出的便是合格的技术人才,我感觉这跟流水线生产颇为相似。” 沈强不太笃定地说道。

    “嗯,有点意思。” 罗霄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沈强或许已经触碰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一旦突破,沈强极有可能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人员。

    “还有新武器的研发,似乎也遵循这个规律。您给我们图纸,我们依照图纸进行试验,然后,我们拿新研制出来的武器去做实验,如果效果良好,就回来对生产工序进行梳理,设计出一个生产的流水线,接着进行量产。” 沈强接着说道。

    见沈强说完,罗霄转头看向吴铎运,说道:“老吴,咱们接着再探讨探讨?”

    “行,你接着给咱们讲讲。” 吴铎运也对沈强所说的内容充满了好奇。

    “好,那我就谈谈我的想法。” 罗霄接着说道。他深知这是引导吴铎运等人更深入理解管理的一个绝佳契机。

    “首先,做任何事情都存在一个先后次序,如果这个次序弄错了,做事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而良好的做事次序,能够极大地提高做事的效率,我们通常把做事的次序称为流程。”

    “就研发而言,一件武器的研发流程大致可以归结为调研、研发、试生产、测试、整改、批量生产、培训、装备部队这几个主要环节。”

    “调研主要是深入部队,搞清楚咱们部队到底缺少何种武器,什么样的武器能够增强咱们部队的战斗力。”

    “研发就是依据咱们部队的需求,研制出符合要求的武器。”

    “试生产嘛,简单来讲,就是请老赵师傅把我们设计的武器制造出来。”

    “测试就是检验我们的武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整改则是依据测试的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让武器满足部队的需求。”

    “批量生产,指的是武器定型后,解决生产中的各类问题,从而能够大规模高效地生产武器。”

    “培训就是教导咱们的战士如何使用这些武器。最后的装备部队就无需赘言了。”

    罗霄简要地介绍着武器研发流程,尽可能用吴铎运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

    “您的这些武器设计都是依照这个流程来的吗?” 郑博宇满心疑惑地问道。

    “基本如此,但很多过程我进行了压缩。” 罗霄解释道。

    “怎么说?” 吴铎运好奇地追问。

    “其实我刚才所说的是研发新武器的一个基本流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环节是可以适当调整变换的。” 罗霄解释道。

    “举个例子吧,老吴,你还记得中野的没良心炮吗?” 罗霄问道。

    “记得,中野当年因为千里跃进大别山,重武器损失惨重,淮海战役的时候,他们由于缺乏重炮,部队的攻击能力严重受限,耽误了不少事儿,后来部队的同志用汽油桶造出了没良心炮,说白了就是利用臼炮的原理将炸药包抛射一二百米。” 吴铎运详细地解释道。

    “没错,咱们部队的同志,在实际战斗中察觉到火力不足,影响作战,同时,部队的同志们也清楚平时战士们用炸药包爆破敌人的工事,而汽油桶恰好能满足将炸药包向前推送 100 米的要求。你瞧,其实咱们的同志在前线就完成了对武器的调研。” 罗霄解释道。

    “这武器的生产很简单,咱就不多说了,就是一个汽油桶,底部放上用于发射的火药,再加上一块木板,最前端放上炸药包。这就是研发和试生产的过程。” 罗霄接着说道。

    “然后前线的同志用这个武器做了几次试验,调整了炸药包的重量,一般的炸药包都是 5 公斤,而没良心炮的炸药包实际装药是 10 到 15 公斤,这样基本能够保证炸塌敌人的工事。这就是我说的测试和整改。” 罗霄接着说道。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一个是大规模生产,其实就是大量收集汽油桶,准备炸药包,另一个就是教会战士们如何使用,然后趁着敌人不备,将交通壕挖到距离敌人不到 50 米的地方,接下来就是惊天动地的一击。” 罗霄补充道。

    “没错,没良心炮的研发基本过程就是这样。” 吴铎运补充道。

    “那咱们以后的设计都需要按照这个流程吗?” 沈强问道。

    “这得看具体情况,比如这次的反坦克手榴弹和巴祖卡实际是仿制苏联和美国的产品,研发过程就可以简单些。但火箭炮的研发就基本需要按照这个流程。” 罗霄耐心地解释道。

    “当然,如果以后研发更复杂的武器的时候,很多流程会更加细化。” 罗霄补充道。

    “您能不能详细说说。” 郑博宇好奇地问道。

    “拿研发为例,咱们现在基本上是我设计出图纸,工人师傅直接生产,简单的武器还行,但复杂的就不行了,比如以后我们造坦克的时候。” 罗霄解释道。

    “咱们也能造坦克?” 郑博宇疑惑地问道。

    “怎么不可能,你问问老吴,他们原来造炮弹的时候是多艰难,现在咱们一天就可以造上千的 60 炮的炮弹。老郑,胆子放大点,也许不久我们不但能造坦克,还能造飞机呢?” 罗霄拍了拍郑博宇,说道。

    “没错,老罗说的在理。” 吴铎运赞赏地说道。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对罗霄观点的认同。

    “老沈,咱们的研发部门其实有两个任务,第一是研发新产品,第二就是不断改进流程。” 罗霄对沈强认真地说道,他的语气严肃而专注,仿佛在强调着这两项任务的重要性。

    “您说的流程都是最好的,咱们怎么敢改进。” 钱志豪小声说道,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敬畏。

    “话不能这么说,我又不是神仙,其实很多东西我也是先想到了,但效果如何,还是需要实践,没有沈强和刘志他们的配合,我也不敢说就一定能有好效果。” 罗霄谦虚地说道,他的目光真诚而坦率。

    “老罗,别谦虚了,再谦虚就是骄傲了。” 吴铎运一边笑着,一边说道。他的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似乎想要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

    “其实还真不是谦虚,流程的改进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流程整体的改进,一个是细节的改进,比如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引进,这个就是生产方法的整体改进,但弹体加工产量的提高,就是细节的改进。整体思路的改进一般会是专家们经过研究,得出的方法。而具体细节的改进只有靠第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因为他们是最了解实际工作的。”罗霄解释道。

    “所以您总是往第一线跑就是这个原因?”沈强问道。

    “没错,细节改进需要和师傅进行交流,这样才能贴近实际情况,即使是整体改进也要获得你们支持,如果你们不理解,不支持,整体改进是不可能成功的。”罗霄接着说道。

    “你给大家涨工资也是为了获得工人师傅的支持吧。”吴铎运插嘴道。

    “是的,这都被您看出来了。”罗霄一边笑着,一边说道。

    “好了,不说了,咱们再说说培训技工的事情,” 罗霄转移了话题,他的眼神变得专注起来。

    “老沈,技工培训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 罗霄转头向沈强问道。

    “就是感觉有点像流水线,其他的还没有细想。” 沈强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好,咱们来分析一下,你认为技工培训最主要的要求是什么?” 罗霄问道。

    “培训新技工。” 沈强回答道。

    “也对也不对。” 罗霄说道。

    “为什么?” 沈强疑惑地说道。

    “如果是一般情况下,你的想法没问题,但现在可能不够。” 罗霄说道。

    “怎么讲?” 沈强问道。

    “我们的目标是快速培训技工,所以第一应该是选拔,第二才是培养。” 罗霄看着一脸疑惑的几个人接着说道。

    “我们现在进了一批机器,如何快速培训新技工使用这些机器是我们的第一目标。而哪些人具备快速培养的可能性就需要先选拔出来。比如,一般来说认字的就比不认字的有价值,聪明的就比笨的好,手脚勤快的就比懒的好,尊重师傅的就比看不起师傅的好,等等。”

    “是否认字这件事好办,可其他几项怎么区分?” 沈强挠了挠头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困惑,似乎对如何区分其他项目感到棘手。

    “考数学,这是一个区分人是否聪明的一个简单方法,比如鸡兔同笼的问题,这类数学问题不要求数学知识有多高深,但考验人的思维方法。” 罗霄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已经找到了答案。

    沈强皱起眉头思考片刻后说:“嗯…… 这确实可以作为一种判断标准。还有其他方法吗?”

    罗霄微笑着解释道:“还有一个是看学员学东西是否快,一般来说,学东西快的人都比较聪明。”

    沈强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这个观点。然而,他又提出了新的疑问:“可咱们招收的学员学历参差不齐呀,这是否会有问题。”

    罗霄沉思片刻后说:“开学先考试,依据成绩进行分班,然后每周进行一次周考,三次周考不过,降班学习。”

    沈强担忧地说:“这是不是有点太严格了,我怕学生们受不了。”

    罗霄认真地看着沈强,说:“没有办法,想快速选拔和培养人才,只能通过高压方法,只有挺过来的人才是我们需要的。” 他的语气坚定,透露出对这个决定的决心。

    沈强叹了口气,说:“好吧,那就按照你的计划实施吧。希望这些孩子能经得起考验。”

    “我倒是赞同老罗的说法,咱们部队打仗也一样,冲上去了,就胜利了,被打下来了,就被淘汰,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筛选,咱们的队伍才成了百战百胜的队伍。” 吴铎运接着罗霄的话说道。

    “没错,好铁不打不成钢。老罗说的有道理。哪有不吃苦就能学成本事的。” 钱志豪也赞同地说道。

    “不过,老罗,咱们不能只要最好的,我看既然是选拔,就要分个三六九等,最好的,咱们以后可以让他们和你一起搞科研,给孩子奔一个好前程,中等的,让老师傅们教他们操作机器,这样孩子们能学一个吃饭的本事,实在不行的,最起码当一个力工。” 吴铎运说道。

    “是呀,现在孩子们也不容易。” 郑博宇接着说道。

    “没有问题,其实,很多人即使不适合做工人,未必不可以做其他的。” 罗霄一边笑着一边说道。

    “比如旋风纵队的老周,别看他打仗不行,做生意倒是一把好手。我们其实也需要这样的人。不过,我们技校主要还是培养技术工人。”

    “明白了,最后一个问题。” 沈强接着说道。

    “关于是否尊重老师,是否勤快这些怎么判定?”

    “其他方面要看学生的日常行为,所以这些学生应该有一个考评记录,这样,一段时间下来,你大致可以了解学员的特点。不过这个东西很难量化,需要多上心。” 罗霄挠了挠头,这个问题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