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眼前的邱成创,他那张因兴奋而涨得通红的面庞。郑新潮与朱三也不再耽搁时间,迅速伸手接过那两张装备表,迫不及待地端详起来。
ot嘿!你们看呐,这竟然是苏军甲种步兵师所配备的炮兵武器装备!ot 郑新潮一边仔细查看着手中的表格,一边喜不自禁地叫嚷着。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仿佛发现了稀世珍宝一般。
紧接着,朱三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声呼喊起来:ot这是苏军甲种高炮师的全套装备呢!瞧瞧,连负责对空情报搜集的团队所需的设备也一应俱全啊!甚至还有防空气球这种玩意儿呢!真是太完备啦!ot 他的声音充满了惊叹之情,仿佛被眼前琳琅满目的先进装备所震撼到无法自拔。
看着这三人如痴如醉、犹如闯入宝库的小乞丐般专注于手中的装备表,完全沉浸其中不能自已,一旁的罗霄和李泽田实在有些哭笑不得,但又无可奈何。
他们只能彼此对视一眼,露出一抹无奈却又饱含理解的微笑。毕竟,对于这些从战场上厮杀过来的战士,痴迷于强大装备力量,是一个太正常的场景了。
“这些都是给我们炮校的?”邱成创有些疑惑地问道,到现在他都是不太敢相信。
“是的,还有两个整训师。”李泽田一脸沉稳地回应着。
听到这个消息后,邱成创微微点了点头,表示已经知晓。
紧接着,李泽田继续说道:“苏联驻大连的炮兵和高射炮部队将会全力给予我们支持,并负责此次的培训工作。预计整个培训周期大概会持续两个月左右。”说完这些话时,李泽田的语气依旧平稳。
邱成创再次简洁明了地应道:“明白。”
然而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罗霄突然插话进来,他神情严肃地看着邱成创,郑重其事地说:“邱成创同志啊,这里面可有好几个关键问题得引起重视!首先一点就是,你们可是咱们军队里首屈一指的机械化部队,是孕育希望的种子队伍。所以呢,这就要求每一个战士都不能仅仅满足于掌握单一的某项技能,而是要竭尽全力去学习并熟练掌握多种不同的技能才行呐!”
“第二点至关重要,那就是关于我们部队装备的编组问题。这一点必须要根据我军自身的实际需求来安排和组织,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苏联部队的编组模式!尤其是对于高射炮部队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装备与战术能够完美契合,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罗霄顿了顿,接着说道:“第三点同样不容忽视。我们的部队必须在三个月时间里就构建起初步的战斗力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争取在接下来的六个月内真正具备实打实的实战能力。”说到这里,他的眼神变得愈发坚定起来。
紧接着,罗霄又强调道:“还有第四点,大家都知道苏式武器虽然性能出色,但相应的弹药供应却相对较少。所以呢,在日常训练当中,请各位务必注意节省使用,切不可随意浪费。”
最后,罗霄提高音量大声宣布:“至于第五点嘛,想必大家也都清楚,炮兵部队可是不折不扣的技术性兵种。因此,如果发现有部分人员确实不太适应这个岗位要求的话,可以适当予以淘汰调整。”说完这些话后,现场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默之中。
“罗霄同志乃是总前委任命的本次任务的总顾问,对于部队的建设有提议权,对此次工作的最终效果有评判权。”李泽田面色忽地变得凝重起来,插话道。
“好的。我们定会与罗霄同志紧密协作。”邱成创一脸郑重地回应着。
“由于工作方面的缘故,罗霄同志无法离开厂区,所以具体事务仍需诸位切实担起责任来,不过需要你们向罗霄同志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李泽田神情肃穆地讲道。
“明白。”邱成创应声道。尽管邱成创回答得颇为爽快利落,但内心深处却是疑虑重重。要晓得,任何一支军队皆拥有其自身完备的指挥架构体系,这位顾问倘若仅仅是单纯针对武器运用给出指导意见倒也罢了,可要是牵涉进指挥系统当中,那可就棘手了啊!想当初,我党可是因为李德顾问那件事遭受过重创。
正在邱成创胡思乱想的时候,孙三突然向李泽田问道:“李泽田同志,我们现在没有人会俄语,如果让苏联同志进行培训,这个问题如何处理?”
“我和厂里几个技术人员都会俄语,会尽量帮助你们。”李泽田回答道。
“可是我看了一下,这次移交的武器装备型号比较多,特别是高炮师的装备,不但装备多,而且使用比较复杂。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搞明白的。”孙三有些犹豫地说道。
“如果有中文资料是否好点?”罗霄突然问道。
“会好很多,最起码我们可以自己琢磨。”郑新潮自信地说道,毕竟他们都是常年玩炮的,每次从敌人那里缴获了火炮都是他们自己在逐步摸索,开始他们只能实现直瞄射击,就是直接将火炮拉到敌人的枪口下,直接对敌人的目标发射,后来才逐步学会了超越射击。
“没问题,这件事交给我处理吧!”罗霄斩钉截铁地回应道。
“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尝试一下。我们可以将炮兵学校里所有留下来的教员全部召集过来,让每位教员各自带领一个排,并专门负责某一特定型号的火炮的学习。首先由教员们带头学习操作技巧,随后再传授给学员们。如此一来,一旦某个排能够熟练操控火炮,那么它便可以教授其他部队,这样实现快速推广。”邱成创神情严肃且专注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郑新潮突然开口插话:“嗯,我觉得这个主意挺不错的。你们瞧,这里的火炮多数属于曲射类型,如果仅仅依靠直接瞄准的方式开火,不仅实际效果难以保证理想状态,甚至还可能导致我方战士承受巨大的伤亡代价。要是能拥有一份详细的射表那就再好不过啦!”说着,他伸出手指向那份装备清单,眼神充满期待与渴望。
听到“射表”这个陌生词汇,罗霄不禁心生疑惑,连忙停下手中正在做记录的笔,满脸好奇地追问道:“什么是射表啊?我以前好像从未听说过呢。”
面对罗霄的疑问,郑新潮耐心地解释起来:“所谓射表嘛,简单来说就是当火炮发射时,由于所使用的弹药量以及射击角度等因素各不相同,最终会使得炮弹的射程产生差异。而这份射表实际上就是关于上述几个关键参数之间相互关联的数据表格。通过参考射表中的数据信息,炮手们便能更精准地调整火炮的各项设置,从而大大提高射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有射表了。你们的教学工作是否可以容易些?”罗霄问道。
“是的,特别是曲射火炮的超越射击。如果没有射表几乎不可能完成,而且每种火炮的射表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战场上缴获敌人火炮的时候,一般无法直接使用,都需要在战场上逐步试验出火炮的射表。”郑新潮解释道。
“在战场上试验?”罗霄满脸疑惑,好奇地开口询问道。
“是的,由于咱们的炮弹数量实在有限,所以没办法像常规那样操作,只能采取直瞄这种特殊手段啦。要是能一击命中目标,那就跟中了头彩一样幸运;可若是未能击中,那整个炮班就得豁出性命去将火炮给拽回来,然后再仔细查找问题所在,等待下一次继续尝试。”郑新潮面色凝重地向罗霄解释着其中缘由。
听到这里,罗霄不禁心头一紧,插话道:“你们可是处在敌人的直瞄火力之下啊,那万一敌人发动攻击,你们岂不是……”话到嘴边,他却又生生咽了回去。
郑新潮似乎早已料到罗霄会有此担忧,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沉痛地回应道:“是啊,一旦无法及时将火炮撤回,那么等待我们的就只有全军覆没这一个结局。毕竟对于战士们而言,一门大炮可要远比我们的生命更为珍贵!许多战士们,都不惜冒着巨大风险,甚至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只为了能够成功把那门至关重要的大炮给拖回来。就连咱们的老校长,也是因为要亲自探查榴弹炮对城墙的攻击效果,最终不幸在易县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了。”说到此处,郑新潮眼眶泛红,声音也因悲愤而略微颤抖起来。
罗霄沉默片刻后,深吸一口气,紧接着追问道:“既然情况如此艰难,那是否存在某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精确计算出射表呢?这样一来,或许就能大大提高命中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伤亡了。”他紧紧盯着郑新潮,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与期待。
“我们当下没有技术手段,不过,老校长曾经说过,当年他远赴苏联求学的时候,那边可是存在着能够精确算出炮弹飞行轨迹以及有效射程的数学家呢!这些数学家先计算出射表,然后这些数据会交由炮兵们逐一去实地验证。只可惜咱们这边并不具备如此先进的技术手段,无奈之下就只能借助实战来加以检验了。”郑新潮面露一丝难色,言语之间流露出些许窘迫之意。
“依你之见,难道说我们新研制出的火炮也只有依靠试射这种途径来获取射表不成?”罗霄不禁心生惋惜之情,语气之中满含遗憾地回应道。
“你们说的新型火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邱成创听闻此言,顿时好奇心大起,忙不迭开口询问道。
一旁的李泽田见状,赶忙接过话头解释起来:“罗霄同志与众多工友搞出来一门新式火炮,原本计划好今日就要开始进行测试工作。”
“能否让我等开开眼界呀?”孙三同样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迫不及待地追问道。毕竟一直以来,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解放军自家的兵工厂仅仅只能负责修理一部分型号的火炮而已。虽说也曾尝试自主研制过若干种火炮,但无论是各项性能指标还是实际使用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多数情况下充其量也就是一种初步探索罢了。正因如此,对于罗霄所提及的那门全新火炮,孙三更显得兴致盎然、满怀期待。
“要不这样吧,请各位同志先一起去看看 107 的试验如何?刚好也能听取一下部队同志们的宝贵意见呀!”罗霄带着几分小心和期待,轻声地向李泽田提议道。他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神观察着对方的反应。
李泽田微微皱起眉头思考片刻后,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语气坚定而温和地回应道:“嗯,我这边倒是没有什么问题,这件事就你就全权来安排吧。”说完这句话,他还轻轻地拍了拍罗霄的肩膀。
得到了李泽田明确的答复,罗霄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涌上心头。毕竟这次要展示的可是他们团队精心研发出来的成果啊,如果表现不佳可就太丢脸啦!
不过罗霄对107还是蛮有信心的。于是乎,他迅速转过头来,目光转向坐在一旁的邱成创校长,发出了邀请道:“邱校长啊,您看现在时间也差不多了,要不咱先稍作歇息,然后一起去瞧瞧我们最新研制成功的 107 火箭炮呗?当然啦,也请同志多给我们提提宝贵的意见。”
听到这话,邱成创原本有些疲惫的神情瞬间变得兴奋起来,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迫不及待地应道:“好哇咱们一起看看咱们自家生产的火箭炮到底有多厉害!”言语之间流露出满满的期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