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百年国战 > 第86章 投资公司

第86章 投资公司

    当朱毅和汤凡飞回到宏昌厂的时候,夜幕早已笼罩大地,天上繁星点点,宛如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宝石。

    今天的成果令朱毅异常兴奋,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四十多名战士已经接受了治疗,其中除了一名因皮试过敏而需要进一步手术的战士外,其他人都已明显好转。这意味着,他们所生产的药物至少成功拯救了八名战士的生命,并帮助另外三十多名战士避免了被截肢的命运。能够将战友们从死神手中夺回,朱毅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汤先生,辛苦您了!您先回宿舍休息吧,我去食堂帮您拿些饭菜回来。”朱毅热情地对汤凡飞说。

    “朱领导,我想先去实验室一趟。有一些重要的数据需要我整理。”汤凡飞礼貌地回答道。面对朱毅的热情款待,他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好的,既然这样,我们就先去吃晚饭吧。”朱毅爽快地答应下来,然后拉起汤凡飞向食堂走去。

    当汤凡飞和朱毅来到食堂的时候,大多数工人已经吃完饭离开了食堂。整个食堂显得空旷了很多,只有寥寥数人还在就餐。而在食堂的一角,一群人围着罗霄在讨论着什么,不时传来阵阵激烈的争论声。

    ot老朱,在这里。ot看到朱毅和汤凡飞拿着自己的饭走了过来,罗霄连忙向他们喊道。

    朱毅和汤凡飞听到声音后,顺着声音望去,看到了罗霄所在的位置。他们加快脚步,走到罗霄身边。此时,罗霄身边的几个人也看到了他们的到来,纷纷站起身来,给他们让开了两个座位。

    ot老罗,干什么呢?ot朱毅一边咬了一口窝头,一边好奇地问道。他注意到周围人的神情有些紧张和专注,似乎正在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

    ot这不是火箭筒的研制有点问题嘛。ot罗霄有些苦恼地回答道。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焦虑和困惑。

    朱毅心里清楚,罗霄作为研发中心的核心成员之一,负责武器装备的研发工作。之前研发中心生产出来的 107 火箭炮、反坦克手雷、定向地雷等都已经投入了量产,但巴祖卡火箭筒的生产却一直没有成功,这无疑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出什么问题了?”朱毅皱着眉头,满脸好奇地问。

    “发火装置,击发后有时候不发射。”罗霄一脸苦恼,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无奈。

    “给我看看。”朱毅说着,眼睛已经迫不及待地往罗霄手中的图纸看去。

    罗霄很配合地将图纸向朱毅那边挪了挪,以便他能看得更清楚。

    “这么复杂……怎么不用电池进行击发?”朱毅一边仔细看着图纸,一边喃喃自语道。朱毅和吴铎运曾经试图仿制老美的巴祖卡,但由于技术限制,一直未能成功。不过,巴祖卡的机械结构图他们倒是研究过,所以朱毅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门道,并迅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朱毅的话犹如醍醐灌顶,瞬间点醒了罗霄。国民党新一军装备的巴祖卡是第一代产品,口径只有60毫米,而罗霄正在仿制的则是第二代巴祖卡,口径高达889毫米。这意味着,他们正在研制的武器具有更强的威力,可以有效对付当前所有的主战坦克。然而,随之而来的就是技术复杂度的大幅提升。

    “对,降低难度。”罗霄立刻下定了决心,与新式巴祖卡强大的威力和射程比起来,利用电池进行击发的不方便性似乎是可以接受的。

    有了答案,罗霄立刻和身边的几个技术人员商量了起来。很快有了技术解决方案,于是技术人员也纷纷和朱毅等人告别,去接着试验新的方案。

    看着众人纷纷离去,罗霄也轻松了下来。他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过了一会儿,他转过头来,目光落在朱毅身上,关切地问道:“今天怎么样?”

    朱毅微笑着回答道:“效果不错!今天去医院,见到了王凡院长。正好他们那里有四十几名战士出现了感染问题,于是我们就决定给这些伤员试用一下新药。没想到,现在伤员们的病情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普遍开始好转起来。”

    听到这个好消息,罗霄的心情愈发愉悦,他期待地问道:“具体情况如何呢?”

    这时,一旁的汤凡飞接过话头,认真地介绍道:“一共有三十四名肢体伤和八名躯干伤的伤员。除了其中一人因皮试过敏无法使用盘尼西林外,其他的四十一名伤员都尝试了新药。在这之中,有二十五名肢体伤的伤病员只需要注射一针,另外八名则需要注射两针;而对于躯干伤的伤员来说,有四名只需注射两针,另外四名则需要注射三针。在我们离开之前,所有伤员的体温都已经恢复正常。”

    听完汤凡飞的详细汇报,罗霄激动得难以自持,他感慨地说道:“也就是说,你们成功地挽救了四十一伤员的生命啊!”

    “确切地说,应该是至少八名。如果是肢体受伤,可以选择截肢。”汤凡飞严肃地对罗霄说道。

    听到这句话,罗霄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兴奋得有些手舞足蹈:“那不错,这样一来,战士们就不用面临截肢的痛苦了。”

    然而,汤凡飞却并没有像罗霄那样高兴,反而皱起眉头,忧虑地说:“可是,我们的产量实在太少了,今天就已经用掉了六十二针。”

    罗霄听后,也不禁皱起眉头,陷入沉思。

    这时,朱毅拍了拍汤凡飞的肩膀,安慰道:“汤先生,您别急,咱们不是和王院长商量好了吗?他可以利用这些针剂给老百姓治病,通过收取费用来盈利,这样我们就能有更多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

    汤凡飞点点头,但仍然显得忧心忡忡:“话虽如此,但二两黄金一针的价格实在太高,普通百姓怎么能承担得起呢?等待王院长他们筹集足够的资金,还不知道要等到何时。”

    罗霄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惊讶地问:“什么二两黄金一针?”

    “是我的事。”朱毅不好意思地说道,接着,朱毅把他和王院长商量的结果说了一下。

    罗霄认真地听着,大脑也在飞速的思索着。

    当朱毅说完后,罗霄扭头向汤凡飞问道:“汤先生,您的意见呢?”

    “太贵了!老百姓根本用不起,要我说这根本不是医者之道。”汤凡飞有些生气地说道。

    “汤先生觉得咱们该怎么做?”罗霄温和地问道。

    “不应该超过一块钱。”汤凡飞认真地说道。

    “先生原来看病的时候,遇见贫困者估计就是收一块钱吧。”罗霄笑着对汤凡飞说道。

    “是的,如果是有钱人,我会按价收费,如果是穷人,我一般会收一块钱。”汤凡飞说道。

    “先生,如果病人连一元都没有呢?”罗霄接着问道。

    “那就不收钱了。”汤凡飞坚决地说道。

    “如果病人没有钱买药,这病是不是会更严重。”罗霄接着问道。

    “这。。。”汤凡飞有些犹豫了,因为他可以给穷人免诊疗费,但真没有办法给穷人免药费。这是他的经济情况不允许的。

    “还有一个问题,这天下的医者有几人会和先生一样给穷人免费呢。”罗霄接着问道。

    “一成还是有的。”汤凡飞犹豫地说道。

    “先生,这一成的大夫能救多少人?”罗霄接着问道。

    汤凡飞听了罗霄的问话,满脸涨红,半天才无奈地说道:“不多。”

    看着汤凡飞窘迫的样子,罗霄语气放缓了很多,对汤凡飞说道:“先生大义,是我们敬仰的,但如果真想救更多的老百姓,还需要有一支有理想的医疗团队和更高技术水平的制药团队。”

    汤凡飞听着罗霄的话语,不禁陷入了沉思。

    “医疗团队的建设咱们先不说了,就说制药团队,先生今天已经看到了,您今天不是挽救了几十伤员免受截肢之苦吗,而这些伤员如果截肢成为残疾人,恐怕有几十个家庭要陷入困苦中了,你说是不是?”罗霄接着解释道。

    “这个我承认,但朱领导要收那么多钱,只有富人能用的起盘尼西林,而穷人用不起,这可不是我的本意。”汤凡飞涨红了脸,说道。

    “先生,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建设一个新的盘尼西林生产线估计不用一个月吧,”罗霄说道。

    “对”汤凡飞说道。

    “如果以咱们现在的技术能力,一个生产线一个月可以生产800针盘尼西林,以一个病人用两针计算,则可以挽救400个病人。这个没有错吧。”罗霄对汤凡飞说道。

    “没错!”汤凡飞回答道。

    “如果您一直不收费,那么您可以每个月救400人。但如果您收费呢,假设咱们每个人收二两黄金,就是800两,这800两黄金,咱们可以建设8条现在的生产线,也就是一个月后,咱们一共有9条生产线,那么一个月可以治疗3600个病人。您说是否应该收费?”罗霄接着说道。

    “3600人?”汤凡飞大吃一惊,他飞速的计算了一下。不得不承认罗霄是对的。

    “当然,这是理想情况,咱们没有制药器材的成本、没有计算燃料的成本,也没有计算人工的成本。所以说这只是最理想的数据。”罗霄接着解释道。

    “但道理是对的。”汤凡飞认真地说道。

    “是的,所以我说朱毅同志对老百姓收费是对的,只有这样才能利用富人治病的钱,快速扩大我们的生产能力,从而为普通百姓提供更加便宜的药材。”罗霄接着解释道。

    “我明白了,是我想错了,朱先生对不起。”汤凡飞认真地对朱毅道歉道。

    “汤先生,不至于,我也是突发奇想,很多事情也的确没有考虑清楚。”朱毅连忙对汤凡飞说道。

    “不过,即使采用收费的方法,资金回笼还是慢,咱们现在可以扩产吗?”朱毅认真地罗霄说道。

    “两个方法,可以实现快速扩产。”罗霄想了想,对朱毅说道。

    “什么方法?罗先生您快说。”汤凡飞着急地罗霄说道,今天盘尼西林已经验证了效果,如何扩产,是汤凡飞最关心的事情。

    “第一个事情,和您汤先生有关。”罗霄对汤凡飞说道。

    “您说。”汤凡飞对罗霄说道。

    “第一个事情是如何提高单个产线的产量,我今天看了产线的生产数据,比如在发酵的时候,咱们的温度过低,比如搅拌时间不够,这些都会影响盘尼西林的产量。”罗霄对汤凡飞说道。

    “的确,东北实在太冷了,咱们又没有快速升温设备,这温度一直控制不好。”汤凡飞认真地说道。

    “这些技术问题,您别着急,有些事情,我们已经和工人师傅商量过,他们可以做一些设备改进。等明天就会将几个新设备给您送过去。”罗霄对汤凡飞说道。

    “行,那就谢谢师傅们了。”汤凡飞高兴地说道。

    “还有一件呢?”朱毅着急地问道。

    “还有一件事,是和你老朱有关地事情了。老朱,你那笔钱打算怎么用?”罗霄问道、

    “哪笔钱?”朱毅疑惑地问道。

    “300个大黄鱼,1万块大洋。”罗霄不客气地说道。

    “那个钱呀,老罗你知道的,咱们用钱时有规矩的。”朱毅认真地对罗霄说道。

    “谁不讲规矩了,我是想试验一个新方法。”罗霄假装生气的说道。

    “行,你说。”朱毅知道罗霄鬼点子多,而且上级对罗霄又极为支持,所以只要罗霄想的方法不太出格,他一般是不会反对的。

    “我想让制药车间独立核算。”罗霄说道

    “怎么独立核算?”朱毅问道。

    “我是这么想的,一个大黄鱼是十两,一个生产线建设费用是一百两,我们拿出九十根大黄鱼,就可以建设9条生产线,加上现有的,就是十个生产线,每个生产线月产量是800针,一个针就算05两,那么一个产线一个月可以获利400两,十个产线就是4000两,也就是说,只要有100根大黄鱼的投资,两个月后,老利率应该是400根大黄鱼。”罗霄一边计算,一边说道。

    “两个月100根大黄鱼变成400根,暴利呀。”朱毅知道罗霄的计算只是初步估算,但即使折半也有200根大黄鱼,而且以后会持续获利,这个利润实在不小。

    “不过生产车间可没有那么多大黄鱼。”罗霄平静地对朱毅说道。

    “我有呀,我来投。”朱毅飞快地说道。

    “你是代表谁?是公司,还是制药车间?”罗霄问道。

    “我都代表,”朱毅自豪地说道。

    “老罗,不是这个事情,如果你是代表公司,则你有300根金条,如果代表制药车间,你只有一套设备和技术。”罗霄解释道。

    “我明白了,罗先生的意思是,制药车间就是上海的一个工厂,有技术,有设备,现在发现了一个商机,想扩大生产,但没有钱,而公司就像上海的银行,有钱,他想给公司贷款以便获利,是这个意思吧。”汤凡飞对罗霄说道。

    “没错,老罗,你要代表公司,就有300根金条,这是你的本金,您要用这个本金不断给下边的企业贷款,存进工厂的发展,而你的本金也要不断增加,增加了说明你的资金是使用是正确的,亏损了,说明资金的使用是错误的。”罗霄对朱毅说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们原来的资金使用都是直接下发,至于效果很难评判,你是想通过这个办法监督资金的使用效果。”朱毅对罗霄说道。

    “可以这么说,这样,我们的资金就可以不断增值,以后不用上级给我们拨款就可以完成很多工作。”罗霄进一步解释道。

    “那汤先生他们那里怎么算?”朱毅突然问道。

    “按道理工厂应该给汤先生付钱,否则人家为什么把技术给你,而且还负责你们以后的生产服务。”罗霄认真地对朱毅说道。

    “你的意思,我要代表公司和我负责的制药车间签订一个合同,然后再代表制药车间和实验室签合同,而实验室实际也是归我管理。就是说我自己要和我自己签合同,而且还要签两次合同。”朱毅生气地说道。

    “老朱,你慢点,我有点晕。”汤凡飞迷茫地看着朱毅。

    “哈哈,汤先生,你不用晕,这个事情和您没关系。”罗霄笑着对汤凡飞说道。

    “不过,这么做的确对我们以后的管理有好处。”罗霄认真地朱毅说道。

    “行,就这么干,只要对工作有好处,签多少份合同都可以。”朱毅无奈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