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霄的话,一下吸引了周鹏的兴趣,半年十倍的利润,对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极为丰厚的生意。
“老罗,什么生意,利润这么高?不会又是一个擦边生意吧。”周鹏问道。他的语气带着几分好奇与疑虑,因为他深知罗霄所说的生意虽然利润可观,但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周鹏知道罗霄介绍的生意,利润通常都很丰厚,但风险也相对较大。尤其是那些专门为老周家准备的生意,要么成功后收获万两黄金,要么失败后落得个尸横遍野的下场。因此,周鹏难免有些担忧,但同时也被罗霄之前为周家带来的巨额收益所诱惑,内心充满了矛盾。
“这回的事情,危险性倒不大,就是前期需要一些比较大的投资,获利时间有限。是一个短期快速获利的生意。”罗霄解释道,试图缓解周鹏的顾虑。
“您细说说。”周鹏迫不及待地催促着,希望能更详细地了解这个生意的细节。
“航运。上海到香港和上海到台湾的航运。”罗霄简洁明了地回答道。他并没有过多阐述,而是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告诉了周鹏这个生意的核心内容。
“航运?”周鹏一边说着,一边琢磨着。他实在想不通航运为何会成为一个暴利的生意。
看着周鹏迷茫的样子,罗霄并没有急着解释,而是问起另外一个问题:“老周,你觉得解放战争会如何发展?”
周鹏一听这话,立刻来了精神,自信满满地回答道:“这还用说吗?辽沈之战敌人损失几十万,北平的傅兵团已经被包围在北平和天津,只要东野入关就是关门打狗,淮海的确黄百韬和黄维两个兵团将近30万人已经被我军消灭,杜聿明兵团已经被我军重兵包围。如果不出意外,也就一个月的事情!”
周鹏越说越激动,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没错,如果这三大战役结束,老蒋的嫡系部队就剩下了胡宗南兵团,而胡宗南兵团又被彭老总的一野紧紧黏住,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晋绥系的阎锡山与老蒋关系疏远,甚至有可能在此时背叛他,更不用说出兵相助了。至于龙云的滇军以及四川的川军,战斗力较弱,出兵的可能性极小。”罗霄向周鹏解释道。
“的确如此,目前我几大野战军的兵力已接近四百万之众,一旦时机成熟,从北向南顺势推进,必将势如破竹。”周鹏充满自信地说。
“老周,你认为这需要多久呢?”罗霄问道。
周鹏皱了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这个问题我也无法确定,但根据我的推测,最短可能只需一年,最长也不会超过两年。”
罗霄接着问道:“那你说这改朝换代老百姓会怎么办?”
周鹏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缓缓地回答道:“一般的老百姓只能留在家里,等待局势的稳定。他们没有太多选择,只能默默承受历史的变迁。但还有一部分人会向南方逃跑,寻求安全的避难所。中国几次人类大迁徙其实都和改朝换代有关。”
突然,周鹏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的眼睛一亮,接着说道:“你的意思,马上会有一波逃跑潮出现。”
罗霄点了点,说道“今年的上海太子打老虎事件说明老蒋已经无法扭转国统区的经济颓势,目前,国统区的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民族工商业大量倒闭,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而且蒋政府为了维持战争,不断增加税收,加剧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失去了人民的支持。而与此同时,大量黄金和银元已经被蒋政府的官员收入自己的囊中。”
“所以,你想在他们撤退的途中狠狠地挣一笔。”周鹏笑着说道。
“没错,第一这些人很多没有死罪,杀了不忍心,但另一方面这些人又大发国难财,让人生气地狠。”罗霄接着说道。
“明白,老罗,你打算怎么办?”周鹏皱着眉头问道。
罗霄深吸一口气,缓缓地说:“如果可以,让周老爷子在香港买或者租几艘客船。上海到香港的航线一个来回也就6天,去台湾的也就8天左右。现在一艘客船采购成本大约是3000两黄金,载客大约是500到1200人,如果极端情况载客量可以翻一倍。”
周鹏认真地听着,然后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眼中带着一丝疑惑和担忧:“老罗,以现在的航运情况,不说亏损吧,但像你说的十倍获利似乎很难。”
罗霄看着周鹏,眼里充满了同情。他轻轻地拍了拍周鹏的肩膀,微笑着说:“老周呀,你想想看,那些为了逃命的人,他们会愿意出一个什么样的价格去买一张救命的船票呢?”说完,他静静地看着周鹏,等待着他的回答。
“你的意思他们会倾家荡产买一张逃命的船票?”周鹏问道。
“老周呀,船票也是一种商品,一个商品的价格不仅仅在于它的制造成本,而在于它的被需要的程度和稀缺程度。以粮食为例,粮食是人们生存的必须品,但丰年的时候,由于数量巨大,所以价格必然低,而如果粮食歉收,粮食价格必然高,什么时候粮食价格最高,就是灾年。那个时候一斤粮食可能就是一条命,千金不换。而你的船票到时候就是灾年的粮食。”罗霄对周鹏解释道。
“你的意思,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这船票必然水涨船高。”周鹏问道。
“没错,上海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城市,大量地主都在上海躲避战火,一旦我军推进到上海,这些人是最想逃命的,而逃命最安稳的方法就是坐船去香港或者国外。他们手里有钱又有逃命的需要,你说他们愿意出多少钱?”罗霄接着说道。
看着周鹏还在犹豫,罗霄接着说道:“如果是你,两条黄鱼,一大一小,你愿意吗?”
“一大一小,我们家六个人,不过70两,问题不大。”周鹏说道。
“就算周老爷子都算上有多少?”罗霄问道。
“这么算可就多了,要一百多口了。”周鹏说道。
“一百多口,需要千两黄金,以前估计周老爷子要犹豫,现在呢?”罗霄问道。
“现在肯定要全家走,这不是你帮老太爷挣了一大笔钱吗。”周鹏不好意思地说道。
“好了,不说这个事情了,假设我们买了一艘船,就算是载客量是500人,一个人一条大黄鱼,一趟就是5000两,这样我们基本回本,两趟就是10000两。而且极端情况载客量可以翻倍,也就是说最后一趟最起码8000两左右。这还没有算前几个月的客运量。”罗霄接着说道。
罗霄知道,如果要做成这次无本的买卖一定要说服周家人,特别是周老爷子,而最好的说服方法最好的就是经济账,这个账不算清楚,周老爷子是不会出血的。
随着罗霄的计算,周鹏也有些上头了,“老罗,按照你这个说法,一艘客船获利十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你说咱们也做一把如何?”
“咱们?”罗霄疑惑地问道。
“是呀,我说的是福客来货栈。”周鹏一脸笑意地看着罗霄。
“老周,我说你什么好,如果咱们能做我早就叫你做了。”罗霄一脸无奈地看着周鹏。
“怎么讲?”周鹏疑惑地看着罗霄。
“老周,别忘了你的身份。你首先是党的干部,然后才是一个商人,你说这个时期,你买船去帮敌人去运撤退的物资和人员,说你通敌都是轻的。”罗霄对周鹏说道。
“可,咱们这样做不也是通敌吗?”周鹏一脸委屈地说道。
“三个事情,第一,这些撤退的人其实都是老蒋的铁杆,说简单点就是地富反坏分子,这些人留在上海,对新中国一点好处都没有,第二即使我们不买船,这些船也会运走这些人,我只是借助提前的预判进行一个换船操作,从这些人身上撸一把羊毛。最后一点,这个事情的风险,对于周老爷子只是经营的风险,简单说就是亏不亏钱的事情,而对你来说就是政治问题了,你以为所有人脑子都是那么清醒的。”罗霄没好气地说道。
“明白了,这个事情我知道怎么做了。”周鹏对罗霄感激地说道。
当天晚上,周老爷子正坐在香港浅水湾32号自家新买的宅子里喝着茶。
“姥爷,孙少爷的电报。”管家一边说着,一边把一封电报递给了周老太爷。
“什么事情?”周老太爷问道。
“孙少爷说有一个生意,不过只能家里做。”管家解释道。
周老太爷接过电报仔细地看了起来。
“三艘船,载客量1000人左右,购船成本9000两,半年时间,获利十倍。五五分成。”周老太爷一边看着电报一边念道。
“管家,咱们上次的船票是。。”周老太爷问道。
“一等是一个小黄鱼,二等是80大洋,三等是50大洋。”管家回答道。
“时间是”周老太爷问道
“不到三天。。。”管家说道。
“半年时间。”周老太爷一边念着,一边沉思着。
“看来老蒋的日子快完了。”周老太爷心里默默地说道。
“管家,咱们现在还有多少闲钱?”周老太爷问道。
“咱们带过来四万两左右,买宅子花了3000两,三少爷说孙少爷要买美国的货和建工厂,拿走了4000两,盘尼西林给孙少爷那里又压了1000两。”管家说道。
“孙少爷说的这个船,你看?”周老太爷问道。
“现在情况不是很好,海上的客轮本来就有一定的风险,而且工人、码头、船员这些的花费都不小。现在国内内战持续不断,航运的客源也比原来少了很多,其实很多人都在降价,要买船套现。如果是客货两用的现在可以到1000到1500两左右。”管家解释道。
“半年,上海到香港,上海到台湾。”周老太爷一边念着,一边慢步走着。
“管家,想办法买10艘客货两用,2艘大型客船。”周老太爷终于下定决心。
“老爷,10艘客货两用货船就是15000两,2艘客船6000两,这就21000两了,如果再加上其他的,这是不是太多了。”管家说道。
“哈哈,账不是这么算的,宅子可以向银行抵押一下最起码是2000两,盘尼西林现在已经开始销售,一个月也会有1000两的收益,另外,船的价格是关键,可以压低15左右,还有就是让鹏儿给我们加一些粮食,船工的工资可以用粮食支付。这样算下来,我们还可以有一万两左右的余额。足可以让我们坚持一段时间。”周老太爷对管家说道。
“老爷,咱们这次是不是太冒险了?”管家担忧地说道。
“富贵险中求。管家你不知道,这次是改朝换代。对我周家来说可能是一次危机,也可能是一次机遇。这是几百年才可能出现一次的机遇。这个时候不冒险,就是死。”周老太爷说道。
“如果我没有猜错,老蒋已经不行了,最多半年的时候,上海估计就要解放。那个时候就是变天的时候。”周老太爷叹气道。
“难道真没有希望了?”管家问道。
“老蒋起家是江浙财团的支持,如果解放军过长江了,老蒋的根基就没有了,你说他怎么重新起来。”周老太爷说道。
“那美国人介入呢?”管家问道
“老美现在正忙着对付苏联呢,你看看欧洲现在乱成什么样子了,估计老美还没有心思介入中国,否则它早就介入了。”周老太爷说道。
“告诉鹏儿,这件事,我做了,分成四六开,罗先生那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