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狗头保命,求河蟹大神放过,以下故事纯属虚构,地名人名纯属虚构,本书不带任何倾向,如有雷同,那就嘎了我吧,苦命作者表示无能为力。)
(P2:这种书实在是太难写了,可我就是想写,不为别的,只是想致敬那些无名英雄,未曾谋面,深受其恩,请接受我致以的崇高敬意。)
。。。。。。
北洋二十一年。
东南行省,广普城。
作为一省省会城市,广普城的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贩卖声、喧嚣声不绝于耳。
路边的一间酒馆内,两名身穿军装的男子在店小二谄媚的逢迎声中走入了二楼的雅间。
“老规矩,三菜一汤!”刚进到包间,为首的男子便轻声说道,随手给了两块钱小费。
“好勒,长官!小的这就给您安排!”见状,店小二脸上的喜色变得更灿烂了,殷勤地答应了一声,便识趣的退出了房间,顺带还把门给合上了。
见店小二离开,屋内两人也是先后入座,为首的年轻军人率先开口笑道:“难得啊!向来一毛不拔的黄团副居然也有一天请客吃饭,莫不是今天出门捡到金子了?”
只见青年人口中的黄团副顿时苦着个脸,尴尬道:“团座,你就别打趣我了,我是什么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一不贪污,二不受贿的,平时只拿着那一丁点军饷,还得照顾一大家子的,可不就得省着点花嘛!”
“嘿,好你个黄秀才,说你胖你还喘上了!”张扬没好气地给对方倒了杯茶,道:“说吧,又想找我发什么牢骚?”
这黄汉光是他父亲推荐给他的,遥想当初父亲同意了他组建一支新的教导团的想法,可他却苦于手里没有靠得住的帮手,不得已才求助于父亲。
要说这黄汉光的优点,有很多,比如有文化,见识广,而且接受新东西的能力也很强,但缺点也很明显,话多,喜欢发牢骚,有时候耳边嗡嗡嗡的还真是让人头疼
但话说回来,吃人手软,难得守财奴请客吃饭,张扬还是很乐意当一回倾听者的。
闻听张扬的问话,黄汉光尴尬一笑,道:“团座,瞧你这话说的,这不是昨天那群当官的与脚盆鸡正式签订了东方停战协议嘛,我看了那份协议的内容,心有不忿,却又不知跟谁谈论,这不才找上了团座你嘛!”
“哦?”
闻言,张扬眉毛微挑,倒是勾起了几分兴趣,这段时间他一直忙着自己手里的一大坨事,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时事了,只知道几个月前东方明珠抗战爆发,最后的结果以脚盆鸡占据了上风而结束
“诶~”黄汉光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愤愤不平之色,道:“二月份,貂皮三省便宣告了全境沦陷,紧接着脚盆鸡就在东方明珠做起了文章,意图把东方明珠变成第二个貂皮三省,好在十九路军的将士们没给我们东南省丢脸,硬生生的把脚盆鸡打到了谈判桌上。”
“要知道,自一月份抗战爆发起,我们可是把脚盆鸡打得三次增兵,四次换帅,即使我们同样伤亡惨重,可士气亦不输脚盆鸡分毫,更是在大庙打了个大胜仗,而最难得的是,我们以不足五万的疲惫之师,竟与脚盆鸡的九万人马,而且他们还有飞机坦克加大炮以及舰艇的支援,但我们愣是和脚盆鸡打出了15比1的战损比,这战绩是何等的令人骄傲!”
“然而可气的是,我们做士兵有敢死之心,可那些做将领的却抱有投降之意,这一纸停战协议,上面全是利于脚盆鸡的条约,感情我们浴血奋战,竟还是让脚盆鸡把好处全吃了,那我们东方明珠的几万将士的鲜血岂不是白流了吗?哼~”
闻言,张扬也是微微沉默。
是啊!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人们常说,在战场上得不到的,那在谈判桌上更是得不到,但讽刺的是,这次明明我们是有机会捍卫自己的权利的,可却偏偏在谈判桌上失去了
想到这,张扬微微有些郁闷,默默起身走到窗边,思维有些发散。
事实上,他其实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而是来自几十年后的未来,那时的种花家已是在战场上打服了所有的敌人,并且乘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一跃成为了蓝星上的顶级大国。
可即便是这样,种花家依然不能忘记那段险些亡国灭种的屈辱史,这段屈辱史很长,我们付出了整整一代人的代价才打赢了这场卫国战争。
所以对于黄汉光的愤慨,张扬十分地感同身受,可他却也很清楚,现在说愤慨还太早了,这只是个开始,还远远没有结束,五年后还有更大的考验在等待着种花家民族,到那时,才是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不过这场战争我们必胜!
“团座?”
不知道什么时候,黄汉光来到了张扬的身后,“团座,您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张扬稍稍回神,却在这时,屋外的大街上突然发生了些许躁动。
顺势望去,却见一群穿着朴素,满面清秀的学生正拉着横幅,手拿传单,簇拥着,壮志凛然地从街的那头走了过来,随之而来的,是一道道整齐划一的声音。
“打倒列强,还我河山~”
“”
“打倒列强,还我河山”
“”
显而易见,这是一支具有崇高理想的爱国游行队伍。
“现在学生的游行是越来越频繁了啊!”见此情形,黄汉光也是忍不住感叹一声。
闻言,张扬没有做声,只是默默地看着游行队伍愈行愈远,直到再也看不见,这才收回了视线,脸上多了一分感慨。
“国家无能,书生无力,他们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声援我们的国家。”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们的精神无疑是宝贵的,也正是因为有他们这种矢志不渝的爱国之心的存在,我们的国家及我们的民族才有了延续下去的希望。”
说实话,张扬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碰上这种游行的场景。
前世身在兔子家长大,骨子里刻下的是深刻的家国情怀,他可以很肯定的说,假如某天国家有难,但只要冲锋的号子声响起,哪怕他此时手中抄起的是一条板凳,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向前冲锋,直至倒下。
可惜,国家给的安全感太充足了,别说冲锋了,就连爱国游行这种事情也没有给过机会,这也导致了国家出现了一群没脑子的,喜欢崇洋媚外的二货,要是允许爱国游行,保证那群媚外的二货会被揪出来当场打死。
“不说了,先吃饭吧!”
就在刚刚的那会功夫,店家已是把饭菜都端了上来,已经闻着味了,张扬决定还是先填饱了自己的五脏庙再说。
酒过三巡后,张扬率先打开了话题。
“我的黄团副,这段时间的训练搞得怎么样了?”
张扬虽然是团长,但训练部队的事却是被他交给了团副黄汉光,当然,这并非是他懒怠,而是他着实抽不开身,说起来,这里面的故事可就长了。
四年前,身为理科高材生外加重度军事发烧友的他意外的穿越到了这个年代,成了东南行省陈总督手下一主力团团长张守德的独子,从那一刻起他就立誓要为这个苦难的民族做点事情,可是,这又谈何容易。
此时的华夏可谓是天崩之局,连年的军阀混战,早已是弄得民不聊生,更糟糕的是,除了人祸,天灾也是没停过,百姓食不果腹,以至于史书上那“易子而食”的短短四个字竟也变成了一种残忍的求生本能。
但就是在这样糜烂的局面下,还要面临着强敌的入侵,说实话,无论是以当局者的角度来看,还是按照过往历史的角度来说,种花家都已是无药可救了,亡国无非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可偏偏问题就出在这里,谁也没想到故事讲到了最后,种花家居然奇迹般的浴火重生了,居然真的能有人在如此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凭一己之力,带领着种花家实现逆风翻盘,此等本事,说是神仙也不为过
只是,最后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4年抗战,3500万名同胞就此长眠,无数人流离失所,战火几乎烧遍了种花家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整个种花家已经是被打到了真正的山河破碎
所以,既然知道了结果,那么张扬要做的,就是尽量的让这个结果变得更好一点,至少,让那些大屠杀的悲剧不再重演;至少,让那些本该在学堂里好好上课的孩童不再背着比他们人还高的枪支与敌人拼刺刀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军事实力的发展,而要想发展军事,首先就得搞钱。
好在凭借着老爹团长的身份,以及自己那来自后世的本事,张扬很快便开办工厂,做起了自己的独门药品生意,并且赚得盆满钵满。
后来又遇陈总督扩军,张扬成功的用金钱开路,把老爹送上了师长的宝座,此后张扬的生意更是顺风顺水,工厂是盖了一个又一个,甚至他还暗中在郊外的荒山中建起了一座大型的兵工厂,专门研发和生产他根据记忆复刻出的各种新式武器。
而直到前段时间第一次上沪抗战爆发的时候,张扬已是为自己的军工事业打下了不俗的基础,也是在那个时候,他才开始着手组建起了自己的部队,也就是现在黄汉光负责训练的教导团。
只是教导团虽然被他拉起来了,但诸事缠身的他,也很难真正的有时间去训练部队,只能根据后世部队的训练标准,自编了一部训练手册给了黄汉光,让他按照上面的标准执行训练。
“报告团座!按照团座您提供的军事训练手册,目前的训练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已是初见成效。”闻听张扬发问,黄汉光急忙咽下嘴里的食物,起身立正道。
“嗯~”见状,张扬满意的点了点头,黄汉光这人虽然嘴碎了一点,但做事和态度还是挺让他满意的。
想罢,张扬戏谑道:“真就没有遇到一点困难?”
这个教导团可以说是他在往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的中坚力量,如果真有什么问题,他也想尽早的解决。
“还真有!”黄汉光忽然换上了一副憨笑的嘴脸:“一直以来,全团都在严格的按照训练手册的内容在进行训练,但文化课和体能训练都还好说,可实弹训练这一块却是让我有些发愁了。”
“团座您也知道,以前我们打军阀的时候,打仗都分不到几颗子弹,哪里还有实弹训练这一说法,可您倒好,要求每人在训练期间至少一千发的实弹射击,这也就算了,还有炮手呢,炮手也要求进行实弹训练,我的天老爷啊,炮弹可金贵着呢,我们团里炮都没几门,哪来的这么多炮弹来训练啊!”
“这不,师座批给我们团里的子弹和炮弹早就被打没了,为了不让实弹训练停下来,我还特意舔着个老脸的去找师座要补给,结果团座您猜怎么着,师座直接跟我说,要补给没有,要命也他娘的不给”
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