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十一走上前,恭敬地拱手行礼道:“晚辈拜见包大人。”
他身后的众人见状,纷纷效仿,齐声喊道:“晚辈拜见包大人。”一时间,场面庄重肃穆,众人皆以崇敬的目光望向包拯。他们深知包拯铁面无私、公正廉明,对他充满了敬意和钦佩之情。
“好了好了,”包拯说道,“你们也不必如此拘谨,都起来吧!”包拯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站得笔直,不敢有丝毫怠慢。包拯扫视了一眼众人,然后微笑着点了点头,显然对他们的表现很满意。
“那接下来就开始第四项吧。”包拯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已经预见了一切可能的发展。
姜飞熊皱着眉头,显得有些困惑和不安。他不解地问道:“曾举人都已经死了,我们还怎么继续第四项呢?”
包拯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地望着姜飞熊,仿佛在看穿他内心的疑惑。“你先念念试试,万一出现什么变化呢。”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神秘和期待。
田十一站在一旁,见状便开口说道:“念吧,飞熊,包大人的话肯定是可信的。”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包拯的信任和支持。
姜飞熊看了看包拯,又看了看田十一,最终决定相信他们。他深吸一口气,开始缓缓念出第四项的内容:“第四项,转世投胎,重新做人。”
话落音,在众人面前突然出现一面巨大的镜子,但奇怪的是,这面镜子却照不出在场众人的样子,而是一片空白。
看着这诡异的一幕,众人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然而,正当大家疑惑不解时,包拯随意地挥了挥手,只见镜子上突然浮现出一幅画面。
画面中,一对夫妻住在一间破烂不堪的土房子里,他们怀中抱着一个女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然而,这个家徒四壁的土房内,除了破旧的瓢和讨饭用的棍子外,再无其他物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婴逐渐长大。她每天不得不跟随讨饭人一起,沿街乞讨,肚子常常饿得咕咕直叫,难以饱腹。她身上穿着破烂的衣服,被刺骨的寒风吹得瑟瑟发抖。
时光荏苒,女孩终于熬到了十四岁这一年。命运似乎对她露出了一丝微笑,她被卖给了一个姓顾的秀才做妾室,生活总算能够自给自足。然而,好景不长,家中那位正妻却异常凶悍,每日非鞭即杖,甚至还用烧得通红的烙铁去烫女孩的乳房,令她痛苦不堪。幸运的是,丈夫对她还算怜惜,给了她些许温暖和慰藉。
一天深夜,墙外东邻传来一阵异动,原来是一个品行不端的恶少翻墙而入,逼迫女孩与他私通。女孩心中一惊,想起自己前世的种种罪孽,如今已遭受鬼的惩罚,怎能再犯同样的过错?于是她高声呼救,惊醒了正在沉睡中的丈夫和大老婆。恶少见状,匆忙逃离现场。
又过了一段时间,秀才来到女孩房中就寝,她趁机向他倾诉自己的苦难遭遇。正当此时,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房门猛地敞开,只见两名盗贼手持利刃冲了进来,毫不犹豫地砍掉了秀才的头颅,并抢走了所有财物后扬长而去。
她浑身颤抖着,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一样蜷缩成一团,躲在被子底下,连呼吸都不敢大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直到确认那贼人已经离去,她才敢放声大哭,哭喊着跑到大老婆的房间里。大老婆看到她这副模样,大吃一惊,连忙跟着她一起去查看秀才的尸体。看着眼前惨不忍睹的景象,大老婆心生疑虑,怀疑是她勾引奸夫杀害了自己的丈夫。于是,大老婆一纸诉状将她告到了州官刺史那里。
刺史接到案子后,对她严刑拷打,用尽各种酷刑,逼她承认罪行。在残酷的折磨下,她最终被迫招供认罪。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她被判处凌迟处死,并被五花大绑押往刑场执行死刑。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冤屈和愤恨,感觉整个世界仿佛比十八层地狱还要黑暗。
随着一阵光芒闪过,镜子上的画面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空白。
众人沉默片刻后,姜飞雪轻声感叹道:“这女子看着真是可怜啊……”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怜悯和不忍。
田十一摇了摇头,表达出不同的见解:“她并不可怜,只是罪有应得而已。这应该就是曾举人吧,包大人?”
包拯微微颔首,肯定地回答:“不错,这就是曾举人一直梦寐以求的转世投胎、重新做人。”
“可惜,尽管已经转世,但由于那些恶人的存在,他依然未能如愿以偿地重新做人。”田十一感慨地叹了口气。
这时,姜飞熊插话道:“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曾举人在转世后所遭遇的这些事情,或许是他前世恶行的报应吧。”
“嗯,确实如此。”包拯赞同地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深沉的思索。
突然,姜飞雪想起什么似的,转向包拯问道:“对了,包大人,既然最初所说的帮助曾举人度过难关的任务已经完成,而他想要转世投胎的愿望也得以实现,尽管所投之胎并不理想。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我们已经通过此关,可以前往下一关了呢?”她的目光充满期待地望着包拯。
“算你们过关了。”包拯说道。随着这句话的落下,他的大手一挥,原本空无一物的前方突然出现了一道大门,并且缓缓地打开着。
就在其他人都迫不及待地走进大门时,包拯却忽然叫住了走在最后的田十一,说道:“你等一下,我有东西相赠与你。我看你与我的一位故人颇为相似,此剑曾经是他的佩剑,名曰‘巨阙,’现在就赠予你了,希望你能像他一样继续做一个正直可靠的人。”说完,包拯将手中的宝剑递到了田十一的面前。
田十一有些惊讶,但还是立刻双手接过宝剑,向包拯行礼过后,说道:“多谢包大人赠予宝剑,晚辈定不负所托。”
“行了,你朋友们都进去了,你也快跟上吧。”包拯看着田十一笑了笑,说道。
田十一点点头,然后转身走到大门口,再次向包拯行过礼后,才大步走进大门。而包拯则静静地站在原地,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