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晓缓步走在长州府的街道上,明媚的阳光洒在她的肩头,微微发烫。
长州府的气候早已进入了炎热的初夏,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燥热的气息。尽管如此,街道上依旧熙熙攘攘,行人来往不断,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铺子里更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热闹的地方看着舒服。”林晓晓心里感叹道。她自从来到长州府后,虽已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但府城的热闹景象,依旧时常让她感到新奇。
今日打算去蓝家布料铺看看。蓝家的布料铺子在长州府已经开了几十年,老字号信誉好,且布料质地优良,价格也算公道,是府城里许多富户和百姓都喜欢光顾的地方。想到天气日益炎热,她便打算去买些轻薄透气的布料,好为自己和陆循、陆鸿裁些夏衣。
沿着街道走了不久,林晓晓便看到了蓝家布料铺那熟悉的牌匾。布铺门前人来人往,显然生意兴隆。她一边环顾四周,一边抬脚迈进了铺子里。
铺内宽敞明亮,各式各样的布料整齐地摆放在木架上,色彩鲜艳,材质多样。掌柜的正热情地招呼着一位顾客,见林晓晓进来,笑脸盈盈地朝她点了点头。
林晓晓随意地点头回应,便自顾自地在布匹间游走。她目光仔细地扫过每一匹布料,手指轻轻触碰着布面,还算细腻。府城的初夏闷热潮湿,若是穿得太厚重,便容易出汗黏身。
“这匹深青色的布料倒是不错。”她站在布匹前,目光落在一卷深青色的布料上。
布料还算比较薄的,类似丝绸但是又不怎么像,但是和麻布有所不一样,透气性看着还可以,正适合做夏季的袍子。于是,她唤来了伙计,示意将这匹布料取下来。
正挑选间,她的目光忽然被一匹青绿色的布料吸引了。这颜色比较清新,适合陆鸿这个年纪的穿。
“再拿这一匹。”她朝伙计轻声说道。伙计手脚利落地将两匹布料卷好,送到柜台边。
挑完陆循和陆筠的,林晓晓也不忘给自己选一匹。她慢悠悠地走到另一侧,看中了一个偏黄色的料子,摸了下觉得还行,“就是它了。”
正当她打算唤伙计来取布时,身边突然传来一声轻微的碰撞声。林晓晓猝不及防地被人撞了一下,身体微微晃动。她忙稳住身形,转头一看,只见是一位穿着华丽的贵小姐正站在自己身旁,皱眉看着她。
那贵小姐身着一身粉紫色的华服,眉目清秀,气质典雅,显然不是寻常人家女子。林晓晓立刻意识到自己大概是挡住了对方的路,连忙低声道歉:“抱歉,刚才没注意。”
贵小姐眉头微皱,打量了她一眼,却并未说什么,轻轻哼了一声,便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去。林晓晓松了一口气,幸好对方并没有多计较。
等她回过神来,唤来伙计将那匹黄色布料也取了下来,一并送到了柜台边。结账时,掌柜的笑呵呵地凑过来,低声对她说道:“姑娘,您方才撞到的那位小姐,可是蓝府的千金小姐,蓝小姐为人宽厚,您放心,她不会计较的。”
林晓晓闻言一愣,心中略有些惊讶。原来那位贵气小姐竟是这布料铺老板家的千金,怪不得气质不凡。她轻轻点头,心中感激对方并没有因一点小事而刁难自己。
结完账,伙计将布料细心包好递给她。林晓晓提着布料,谢过掌柜后,便转身离开了布料铺。
林晓晓刚回到家,屋外天色还未完全暗下,庭院中静悄悄的。然而,她一进门就隐隐听见堂屋里传来几声陌生的男声,像是有客人正在交谈。她本想直接走进去,却考虑到陌生人还在,不便贸然现身,于是轻轻放下手中的布料,转身走向灶房。
灶房里有一口大灶,火势还算旺,林晓晓弯下腰,拨了拨灶火,将准备好的柴火再添进去。随手从竹篓里拿出几样蔬菜和几块肉,熟练地开始准备晚饭。刀在案板上有节奏地切下,发出细碎的声音,切完了蔬菜和肉,她又将锅清洗干净,准备好调料,等到了晚上再正式开火。
忙完这些,林晓晓回到门口,静静地站了一会儿,听了听堂屋的动静,发现屋里似乎已经安静下来,没有了之前的交谈声。她心中稍安,料想客人应该已经离开,便推门走了进去。
堂屋内,果然只有陆循和陆鸿两人在。陆循一如往常般神色淡定,坐在木椅上,轻轻端起茶杯,姿态从容地品着茶。而陆鸿则明显情绪激动,气鼓鼓地坐在另一边,双眼瞪得圆圆的,像是在生闷气,目光不时投向陆循,似乎对他有满肚子的不满。
林晓晓心中一紧,感到气氛有些紧张。她走到二人中间,微笑着试图缓和气氛:“相公,鸿儿,你们这是怎么了?”
然而,堂屋里依然一片沉默。陆循放下茶杯,依旧神色如常,并没有开口解释什么。陆鸿则气鼓鼓地转过头,不说话,只是继续怒视着陆循。
见此情形,林晓晓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两人之间有些矛盾。她心里着急,却又不想逼得太紧,便转头看向陆鸿,柔声问道:“鸿儿,你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陆鸿闻言,狠狠瞪了陆循一眼,似乎是在等大哥主动解释,但见陆循毫无反应,便憋不住了,愤愤地说道:“嫂子,你来评评理!今天武师傅过来,说想让我跟他一块走一趟镖,大哥死活不答应!”
林晓晓听到这里,眉头微微皱了起来。陆鸿平日里喜欢练武,而且还不差尤其崇拜那些行走江湖、押镖护商的武师。如今听说有机会亲自随武师傅出门押镖,陆鸿自然是满心欢喜,可看陆循的反应,显然他对这个决定十分反对。
她转头看向陆循,轻声道:“相公,你不让鸿儿去,是有什么顾虑吗?”
陆循没有立刻答话,他低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才缓缓放下,目光平静地看着林晓晓,淡淡地说道:“押镖这种事,风险太大。我不同意。”
“什么风险!”陆鸿一听,立刻反驳道,语气里满是不服气,“师傅说了,这趟镖路上并没有什么危险,再说我跟着他,正好也能学到不少东西。大哥,你平时总是让我多学本事,现在有机会出去了,怎么反而不让我去?”
陆鸿显然情绪激动,语速也加快了许多。林晓晓看得出来,陆鸿是心心念念想趁此机会出去历练一番,而陆循的态度却坚决得近乎固执。
林晓晓思索了一会儿,深知此事并不能简单偏袒任何一方。她知道陆循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而陆鸿年轻气盛,自然希望能借此机会一展拳脚。
“相公,我明白你的担心。”林晓晓微微侧身,目光温柔地看着陆循,“不过,鸿儿现在正是长大、成熟的年纪,他想要出去见识一下,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
陆循微微皱眉,似乎不愿轻易改变主意。林晓晓见状,继续说道:“他跟着武师傅去镖局,能学到很多实用的经验,也能增长见识。如果只是因为风险就不让他去,未免也太过保护他了。”
陆循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最后重重叹了口气:“我并不是想完全不让他去,而是这事儿牵涉太多,外面江湖复杂,我不希望他卷入其中。”
“我明白。”林晓晓点头,语气诚恳地说:“但是,既然鸿儿已经决定想去,你不妨给他一次机会。不过,我觉得可以加一些条件,这样也能让你放心。”
“什么条件?”陆循眉头微皱,目光凝视着林晓晓,似乎对这个主意产生了兴趣。
“这样吧,”林晓晓慢慢说道,“让鸿儿去,但是鸿儿得隔十天写信回家报平安。”
“啊!”陆鸿听到要写信,绝望的叫了声,他最讨厌写字了。
陆循听完,目光渐渐柔和了下来,似乎对于林晓晓的提议产生了认可,尽管陆鸿的哀叫声让他有些忍俊不禁:“那行,鸿儿,我让你去,但是你需要写平安信回来。”
陆鸿听了,脸上的绝望瞬间转为愁苦,嘴角撅起,满脸不情愿:“大哥,你可不能这样,写信太麻烦了,我可不想带着纸笔到处跑!”
“想要出去闯荡江湖,就得学会承担责任。”陆循严肃地说,脸上的表情依然是关切的。他不想让陆鸿在外面孤立无援,而是希望通过这个条件让他明白,作为一个武者,需要时刻保持对家人的牵挂。
“但是……我写信的字可不好看,还容易出错。”陆鸿一边嘟囔着,一边努力想说服两人。
林晓晓见他这副模样,忍不住笑了出来:“鸿儿,字不好看不重要,但是写了信我们也能安心,不是吗?
陆鸿虽然心里不乐意,但最终还是低下了头:“好吧,我写信就写信,只要能去镖局,我就答应。”
“这就对了!”林晓晓笑着鼓励他。
陆鸿满脸不情愿,但心里已然欣喜,他终于得到了去镖局的机会。
“那么,鸿儿,你准备好行李了吗?”陆循问道,脸上也流露出几分笑意。
“还没呢,我这就去准备!”陆鸿立刻站起身,快步走向自己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