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失业后,我穿越去修仙了 > 第166章 海滨书院

第166章 海滨书院

    经过两天的添置和收拾,这栋两层的小楼总算是收拾出来。林晓晓站在阳台上,看着外面的海景,让林晓晓有那么一瞬间感觉回到了现代,但是耳边传来的之乎者也让她的这个念头一会就打破了。

    林晓晓在感慨的功夫,陆循和陆鸿两兄弟已经到了海滨书院,据打听来的消息说,这座学院算的上是台海的第三大书院的,书院除了教授传统的学识,还是教授异域的文化,这不得不让陆循心生向往。

    陆循和陆鸿看着前面的梯子,有点震惊。

    “大哥,这这这会不会试我们找错地方了?”陆鸿惊讶的都有些结巴了,这梯子怎么看都有点多呀。

    陆循也是被惊到了,但是他转头看了下牌子,然后淡定的说:“应该没有,这就是海滨学院。”

    “那啥,大哥,要不你上去,我在这里等着你。”

    陆循给了他一个眼神,说:“你可是习武之人。”

    陆鸿撇了撇嘴,说到:“习武之人也不想每天爬梯呀!”

    “走吧。”陆循语气坚定的说道。

    陆鸿瞬间蔫了,口里嘟囔着,“走走走!”

    陆循和陆鸿气喘吁吁地站在海滨书院门口,书院前的999个台阶几乎耗尽了他们的体力。

    “真是没想到,这台阶爬都这么费劲。”陆循靠着书院门口的一块石头喘息着,额头上布满了汗珠。

    陆鸿虽然稍微好一些,但也是呼吸急促,他拍了拍陆循的肩膀,笑道:“不过,风景倒是不错。你看看,从这里往下看,大半个台海城都能尽收眼底。”

    陆循抬起头,顺着陆鸿手指的方向望去。山下的台海城鳞次栉比的屋舍、港口的船只、远处的海平线,在微微的晨曦下显得宁静而美丽。虽然爬上书院台阶让人筋疲力尽,但这番景色倒也让他们心情愉悦了不少。

    “确实,难怪这书院这么有名,连位置都这么有气势。”陆循感叹道。

    两人稍作休息,等体力恢复得差不多后,便整了整衣襟,迈步走进了书院。

    海滨书院的建筑古朴庄重,青砖黛瓦,四周静谧而雅致,院内随处可见读书人的身影,或三三两两在廊下低声讨论,或在竹林旁独自诵读。院中打扫的童子正拿着扫帚细心清扫地面,看到他们进来,便上前询问:“两位学子,有何事?”

    陆循拱手说道:“小童,我们是外地来的学子,想问问这书院现在是否还能收人。我们听说书院学识渊博,特地赶来,想要拜入学门。”

    童子听了,微微皱眉,摇了摇头:“两位来得不巧,书院的招考已经过了。如果这个时候想要入学,还得去问负责的先生才行。”

    陆鸿问道:“那请问这位先生现在在何处?”

    童子指了指前方的一座小院:“你们可以去那边找任先生,他是负责招生的。若有机会入学,他会给你们安排。”

    陆循点头道谢:“多谢小童指点。”

    两人顺着童子指的方向,穿过几条回廊,来到了一个院落门口。正准备叩门时,看到一个抱着书的书童从里面出来,书童见到他们,礼貌地问道:“两位学子是来找任先生的?”

    陆循点了点头,回答道:“是的,我们是外地来的学子,想问问任先生是否还能入学。”

    书童听闻,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神色,转身说道:“那两位请稍等片刻,我去通报一声。”

    书童抱着书走进院内,片刻后,书童在屋内向一个中年男子禀报:“先生,外面有两位学子来为入学的事。”

    书桌后,坐着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子,正是书院的招考先生任先生。任先生抬头望了一眼,皱了皱眉,语气平淡地问道:“不是过了招考的时间了吗?怎么现在还有人来询问?”

    书童解释道:“听他们的口音,像是外地来的。”

    任先生恍然大悟,略一思索,便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那你让他们进来吧。”

    书童得了吩咐,便走回院门,向陆循和陆鸿招手:“两位学子,请进吧。”

    两人互相对视一眼,整理了一下衣衫,怀着期待走进了院落。进入房内后,只见任先生坐在书案后,正看着他们。陆循率先上前,恭敬地行礼道:“学生陆循,这是舍弟陆鸿,二人来自长州府,打算参与下一次的乡试,又听闻海滨书院教授各种学识,专门提前来到台海求学,不知可否还收学子?”

    任先生抬头仔细打量了两人一番,见两人神态谦逊,举止有度,虽带着些许旅途的疲惫,但仍保持着学子的端庄礼仪,心中对他们的印象稍好。他微微点头,淡淡问道:“你们来自长州府?为何不在长州府求学,等到了时间再来参加乡试。”

    陆循微微一笑,回答道:“先生有所不知,家人希望能离的近一些,等乡试的时候就不需要在奔波了。”

    任先生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但语气依旧沉稳:“那确实也是,不过书院的招考早已过期,按理说现在是不再收人的。不过,既然你们千里迢迢而来,也算是求学心切,我可以破例为你们考核一次。如果表现得好,或许有机会入学。”

    陆循一听,心中一喜,连忙再次行礼:“多谢先生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陆鸿也跟着点头,表示感谢。

    任先生微微颔首,吩咐书童:“你去把考卷拿来,让他们先做一试。”

    书童领命,去柜中取了一张考卷,递到陆循手中。任先生示意他们在旁边的桌子上作答:“这是书院的初考卷子,内容不算难,看看你们的基础如何。”

    陆循和陆鸿互相看了一眼,便各自坐下,开始认真答题。卷子内容涉及经史子集,虽然不是特别复杂,但却需要学子对经典有一定的理解和融会贯通的能力。陆循埋头作答,他本身基础扎实,对这些题目并不陌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而陆鸿也跟着认真答题,虽然稍有迟疑,但也没有遇到太大困难。

    任先生在旁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两人作答的过程,看到他们都能沉稳应对,没有慌乱,心中对他们的印象更好了几分。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两人将卷子答完,恭敬地交给任先生。任先生接过卷子,仔细审阅了一番,时而微微点头,时而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待他看完后,将卷子放下,沉吟片刻,终于开口道:“你们的基础不错,特别是陆循,答案稳健,见识广博。陆鸿虽然稍逊一筹,但也表现得可圈可点。”

    陆循听了,心中大喜,但仍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多谢先生夸奖。”

    任先生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便破例收你们入学。不过,入学之后要更加勤奋努力,不可懈怠。”

    陆鸿一听,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连忙行礼道:“学生谨遵教诲,多谢先生!”

    陆循也一脸感激,恭敬地说道:“先生放心,我们一定会用心学习,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任先生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明天你们就可以正式入学,先去书院里报备一下,领取学籍牌,然后开始学习。”

    两人纷纷道谢,待领取学籍牌后,陆循看着远处的海面,感慨道:“接下来也就要努力了,鸿儿虽说你不打算科举,但是在这里也能多学一些其他知识,这是不错的。”

    “嗯,知道的大哥。” 陆鸿虽然对读书没什么兴趣,但是这个学院除了有教书,还有专门教武艺的,听说还有教授制作器具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