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小县城做公务员?逆转开始! > 第5章 想帮大伯省下十万

第5章 想帮大伯省下十万

    帮了玉平,帮了我哥,帮了我弟,岳父还鼎力支持我的工作。

    我感觉自己走路的腰板儿都笔直的。

    要不是地球有重力,我现在的状态都能直接飞到外太空。

    “欲与天公试比高”,领袖的诗句我感同身受。

    我哥现在对我特别好。

    书上说,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

    我看,应该更准确些,人是利益关系的集合。

    以前我哥和我见面,也就每年农历大年三十和清明,两次祭祖的时候,其他时间基本没交集 ---可笑,死人比活人还好用。

    现在可不一样了。

    自从间接帮我哥当上校长之后,我哥到县城的机会就多了——他得到县城开会,大会小会,有用的会,没用的会,他这个做校长的,都得参加。

    到县城开会的时候,他就找我吃饭喝酒。

    知道佩佩怀孕,还特地托东北的朋友搞了些土特产给我,让我好生用起来保胎,“你姐当初怀冬冬的时候,就吃的这些,你看冬冬现在长得多好!”

    我看着我哥那眯缝的眼睛,又想到冬冬现在长得圆头圆脑的,心里竟然生出一股厌恶之情,暗想,我家宝宝可不能像你家冬冬那样只长身子,不长脑子。

    当然了,想是这么想,脸面肯定要给足我哥的。

    通过我哥,我和大伯的关系也明显熟络起来。

    我现在还不知道我大伯,这个昔日的县教育局局长,有多大能力。

    但是迄今为止,我岳父,我局长,我认识的政府的领导,都和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借着我哥这事儿,我开始能和大伯在一些日子喝喝酒,聊聊天。聊天的内容,当然还是请他指导一下我未来的工作。

    某天,大伯电话给我,说他在镇上那栋楼已经有些年头了,想要拆了重建,但是按照新的宅基地修建条例,新修建的私人住宅,只能按照户头上的成年人来算面积,每人30平米。这么一算,大伯家只能修建2间3层的房子。

    这对于住惯了大房子的大伯来说,肯定不够。

    大伯其实有意回桥头村,我奶奶过世住的老宅就挂在他名下,三间三层,村里建房那时候还没有镇上这么多限制。

    但是我大伯母在镇上住惯了,回村里是极不愿意,更不用说我哥和我嫂子都在镇上工作,回村里不现实。

    那就还是只能在镇上了,按照新规,在镇上想要增加面积,只能找人买地基。

    镇上买地基也没那么容易。一是选择少,都离镇中心比较远,买了没意义,二是不便宜,这些年国家政策对于农村宅基地的买卖愈发规范,普通人也知道宅基地的有限性,卖价水涨船高,30平米的宅基地,卖价普遍在10万元以上。

    大伯从来都是不吃亏的主,他不想出着额外的钱来盖新房子,便找到我,让我想想办法。

    我想到两个方法:

    第一是找我们局长,他和我大伯熟,有什么事情,他想的周到;

    第二是找住建局的领导。不仅仅是宅基地面积的审批需要住建局,后面正式建房的设计图也得付费给住建局来设计,严格按照图纸来施工。

    这么一看,找住建局的领导是最直接的,还能一次解决两大问题。

    再说了,大伯和我们局长认识,指不定局长早就知道了这事儿,但大伯还是找到了我,我要是再去找局长,等同于我又把局长架在火上烤。

    只是,住建局我实在是不熟。

    我想到了周勇。

    这几年,我工作上折腾虽多,但和周勇还是保持着联系,也帮了周勇一些小忙。

    这次请周勇帮忙,还是约在美玲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