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从捡到一艘宇宙飞船开始 > 第57章 最终决定

第57章 最终决定

    相比于u盘里面的资料,即使又补充了很多资料,顾先来带来的有关于“鱼叉”的信息也是很少的。

    U盘的容积是500G,而在放入“鱼叉”的设计资料之后,里面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间了。

    吃完饭,两位专家又回到小会议室,不过一个多小时,这两摞十多公分高的文件便已经翻阅完毕。

    顾先来一直在小会议室默默的等待,等待着这两位专家的意见。

    “我国最大的航天发射中心,海南文昌发射中心,也不过是能够发射5千吨的罢了,那还是为了长五设计的。

    而你们的这枚,足有两万两千吨重,更何况,还不是传统的圆柱形,文昌,怕是难以实现了。”

    即使昨夜一夜没睡,顾先来仍然坚持待在小会议室里,等待着两位专家的最终结果。

    “南老,那您的意思是?”

    闻听此话,顾先来心中一沉,这结果,看来不太如意。

    “顾总,我不知道你们公司有没有考虑过运输,我记得你们的基地是在东山省吧。”

    “东三省泰市。”

    “嗯,泰市我也去过,周围的居住区是很密集的。

    如果是一枚几十吨的小火箭,我们成功的经验很多,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单丛安全角度考虑,不考虑有没有能力,你们泰市自己的基地就不可能得到批准发射。”

    顾先来皱紧了眉头。

    难不成位于康城的发射中心,只能作为生产工厂存在了?

    如果当初,选择去西北,或者是海南建设基地,也许就不会遇到这种情况了。

    顾先来还不知道天狼星233舰的存在,也不知道刘少聪为什么这样决定。

    归根结底,为了天狼星233舰的维修方便,工厂都必须设置在康城。

    刘少聪可忘不了他第一次进入天狼星233舰驾驶室时,智控中心告诉他的消息。

    全舰受损百分之3375,分布于全舰的21244台变相发动机,有19115台运转正常。而317台主发动机,更是只有116台可用。

    再加上舰体各处的破损,已经到了如不维修,无法正常航行的地步。

    你要问智控中心,116台主发动机能不能推动天狼星233舰升空。

    答案是能,不过不保证安全。并且速度下降的很严重,据估算,巡航速度只有原来的百分之15。

    不等顾先来回答,南老继续发问。

    “你们基地肯定不能发射,即使你们有那个能力,也不会得到审批。

    那么,只能去文昌。

    泰市我也去过,距离文昌要三千公里,你们怎么运输?

    用火车,哪有十几米宽的火车?

    还是用飞机?

    总不可能你们自己开过去吧。”

    南老还挺幽默,开了句玩笑。

    坏了,自从刘少聪把“鱼叉”的资料交给他之后,他还真没考虑过这些问题。

    最早以前,顾先来都是默认自家公司设计的是小火箭,在自家位于康城的基地就能发射,而现在,刘总却给了这么一个大家伙。

    这怎么办?

    看到顾先来眉头紧锁,南巡古也猜到他没办法了。

    最终,还是钟老给出了定论。

    “顾总,你也别怪我们不讲理,实在是在陆地上发射不了,不如去海里。恕我不能在审核同意书上签字了。”

    听到这话,顾先来彻底放弃了。结局已定,再做多余的想法也是没有意义的。

    “不过对于你们的这枚火箭,我倒是很有想法。呵呵!”

    说到这里,钟老的目光满怀希冀,一脸期待的看向顾先来。

    废话,如此先进的火箭,作为航天人,哪个没有想法,哪个不想参与进去。

    没看南老身后的五名学生,都已经望眼欲穿了嘛。

    不只是钟老和学生,南老也是如此。

    如果能参与进如此伟大的工程,即使只去看看,那也死而无憾了。

    自家火箭自己知道,就先进程度,世界无可匹敌,一旦消息传出,对业界工程师的吸引力是不可想象的。

    至于能不能让这两位老专家加入?考虑到他们的身份,还得谨慎。

    尽管心里这么想,但是嘴上不能这么说。

    “当然,我们天狼星航天欢迎两位专家莅临指导工作,也欢迎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加入我们。”

    前一句是对两位专家说的,后一句,是对专家身后的五名学生说的。

    在这个场合,能被这两位教授带来,想必是非常优秀的人才。

    许久不闻其声的审核处处长彭军也来了。

    “顾总,还是不通过,如果你们的“鱼叉真的想实现,还是要去海上了。

    最近,世界各国的火箭是越造越大,以后海上发射,也是必然的选择。”

    “好的,谢谢彭处长。”

    走出审核处,顾先来请两位专家吃了个饭。

    席间,两位专家一直在打听天狼星火箭的事情,不过顾先来早有准备,打着哈哈就圆过去了。

    “人家这是看不上咱们那!”

    老钟一脸萧瑟,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三分凄凉三分自嘲还有四分的无奈。

    “也不是看不上,为了保密吧!”

    还是南老看的通透,一下子就猜到了事情的本质。

    “你我的身份地位,人家可担心着呢。就怕我们学了技术去。

    你看拿来送审的资料,全是表面数据,即使牵扯到相应的技术,也只是描述原理,真正的生产工艺,是半个字儿没有。

    为什么,防着我们呢。”

    “防我们干什么?都是为民服务!要我说,他们天狼星航天有这个技术实力,就应该全部贡献出来,贡献给国家。

    设计这个火箭的也是人才,正好加入国家,这样我们也能早点儿登月,那多好。”

    “呵呵呵!”

    南巡古没有附和,只是轻轻一笑。

    钟老是搞发动机的,人也比较简单,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对利益方面的弯弯绕不了解,也不愿了解。

    做过总师的南老不同,他毕竟站的位置不一样,面对的也不一样。

    贡献出来,贡献给国家?那是给国家吗?那是给某个人,或者某个集体罢了。

    再说了,人家花费巨大的精力时间金钱智力,你一句话就让人家捐了?

    你是谁啊!

    怕技术泄露是真,看他们年龄大了也是真。

    六七十岁的人了,还能有多少能力?这要打个问号。

    都知道做数学研究的,一旦超过四十岁,大脑细胞的活跃程度就会显著下降,记忆力,理解能力衰退。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重大发现了。

    两个六七十岁的老专家来干嘛?提供经验吗?

    我两万两千吨的火箭,椭圆的舰体,从运输发射到控制,你们有什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