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说的有理,叛乱一日不能平息,朕就一日不得安宁。”
慕容骁绷直的腰杆松了松,往后靠在龙椅上。
“那不知李大人想让谁去平定叛军?”
袁凯见慕容骁为这件事定下性质,随即脸色疑惑的看向李文龙。
“在下觉得,大将军您可以亲自挂帅。”
李文龙扭头看向袁凯。
“我?我去带军,那谁守护邺城?”
“邺城有陛下在,有诸位百官在,更有老祖在,大将军不必担忧。”
“哼!你说的倒是轻巧,如果真像你这么说,那为何先皇要定下遗诏让本将军驻守邺城?”
这个话题很敏感,李文龙没有回答袁凯的问题,而是对着慕容骁说道“陛下,叛军如火落秋后的草原,只需些许火屑便能燃起熊熊烈火,还请您快做定夺。”
“叛军哪一方势力最大?”
慕容骁没有直接作出答复,而是脸色疑惑的看着李文龙。
“回陛下,实力最强的当属天义这个叛军,据臣所知,天义以岚山县为中心,占据周围六座县城。
手下兵强马壮,悍将颇多,如果给予他们发展壮大的时间,那未来必然是王朝最大的祸患!”
“兵强马壮?悍将颇多?李爱卿,你这是从哪得到的消息?”
慕容骁眉头紧锁,神色莫名的看着李文龙。
要知道对于天义这个叛军,他手下的情报组织可是一点有用的消息也没有。
现在李文龙却对天义了如指掌,那不正说明他慕容骁的耳目比不上一个丞相?
李文龙思绪翻滚,神色恭敬的回复道“陛下,臣恰好有暗线埋在天义中,这些情报都来自那位线人。”
慕容骁闻言,沉思一会后说道“那就让大将军带领兵马平定叛乱吧,这邺城有老祖在,不会出什么乱子。”
袁凯见慕容骁已经作出决断,于是面无表情的说道“臣领旨。”
……
深夜,邺城外的一间别院,李文龙站在院子中,双手负在后背放着,仰头沐浴皎洁的月光。
“李丞相,雅兴啊。”
这时,一道浑厚有力的声音从李文龙左手边的院墙处传来。
“袁大将军,有门你不走,非要翻墙?”
李文龙侧过身,面无表情的看着站在院墙上的袁凯。
袁凯从墙头上跳下,环顾一遍四周后说道“看来我不是最晚的那一个。”
“不,袁大将军确实是最晚的那一个。”
一道沙哑的声音从屋顶上传来。
只见屋顶上,一个身穿灰色道袍,手中提着一柄拂尘的中年男子正居高临下,笑意吟吟的看着李文龙和袁凯两人。
而这人,赫然就是与唐孟雨分别的道袍男子。
“阁下实力很强啊,本将军竟然没有发现你。”
袁凯眯着眼睛,一脸忌惮的看着道袍男子。
道袍男子甩了一下拂尘,脸色谦虚的说道“大将军说笑了,在下不过是使了些小技巧,实力比你还低一些。”
“不知阁下是谁?能否报上名来?”
李文龙从怀里掏出一本镶金边的书籍,脸色严肃的看向道袍男子。
“在下姓陆,名子松,是天青观的掌教。”
说完,道袍男子从屋顶上跳了下来,落在李文龙身旁的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