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城明州卫指挥部内,黄晓才一脸疑惑地看着叶南天,问道:“大人,现在丰臣秀吉已经被逼的狗急跳墙了,还需要吴世荣和贾雨村去做内应吗?”
叶南天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深邃的智慧:“必须找一个人潜伏在丰臣秀吉身边。丰臣秀吉还不能死。如果他一死,那么德川家康就会马上上位。 毛利辉元根本不是德川家康的对手,到时倭国就会在德川家康领导下统一,未来就会对我们构成很大的威胁。”
黄晓才恍然大悟,随即又面露难色:“大人,那看谁去合适呢?”
叶南天沉吟片刻,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让贾雨村去吧。等到丰臣秀吉走投无路的时候,贾雨村再伸手相助,帮他逃出升天。”
黄晓才竖起大拇指,赞叹道:“大人,高明!”
第二天,贾雨村因为贪污受贿、倒卖军火被明州卫抓捕下狱。不过当天夜里,明州卫大牢莫名其妙地失火了,贾雨村趁乱被人救出,从此失踪。
4月23日,倭国大营内,丰臣秀吉面色惨白,听着手下的汇报。他的副将紧张地说道:“大人,前方就是新河城。”
丰臣秀吉眼神一凛,咬牙切齿地下令:“各师团到达预定位置后,立即攻城!”
此时的新河城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众官兵严阵以待,赵姬也身穿盔甲,英姿飒爽地站在叶南天身边。城门上两杆大旗猎猎作响,一个写着“帅”字,一个写着“叶”字,同时长公主的仪仗也摆了出来,彰显着她的尊贵身份。
城楼上,十多架大战鼓被敲得震天响,几个健壮的小伙子赤裸着上身,挥舞着鼓槌,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都倾注在这鼓声之中。整个城池都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杀气,令人不寒而栗。
在鼓声旁边,几十门符文大炮静静地排列着,黑洞洞的炮口仿佛择人而噬的猛兽,等待着发威的时刻。黄晓才按照叶南天的吩咐,已经在城内发动老百姓拿起武器来助战,城墙上到处都是手持长矛、大刀的老百姓,他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倭寇们气势汹汹地杀到城下,没有丝毫停歇,立即展开了攻城。 只见他们抬着云梯,呐喊着冲向城墙。城墙上的守军早已严阵以待,箭如雨下,射向攻城的倭寇。
“放箭!”叶南天一声令下,城墙上的弓箭手们更加卖力地射出了手中的箭矢。倭寇们纷纷中箭倒地,但后面的倭寇却如同潮水般涌来,前赴后继,毫不畏惧。
“火油准备!”叶南天再次下令。只见城墙上的守军们将一桶桶火油倒向城墙下,随即点燃火把扔了下去。火油遇火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将城墙下的倭寇烧得哭爹喊娘,一片混乱。
然而,倭寇们并不死心,他们继续抬着云梯攻城。就在这时,叶南天冷冷一笑,挥手道:“符文大炮,发射!”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几十门符文大炮同时轰鸣,炮弹如同流星般划过天际,狠狠地砸在了倭寇的阵型之中。 爆炸声此起彼伏,倭寇们被炸得血肉横飞,阵型大乱。
丰臣秀吉在远处看到这一幕,气得咬牙切齿,但他也无可奈何。新河城的守军们士气大振,更加卖力地抵抗着倭寇的进攻。一场激烈的攻城战就此展开,双方杀得难解难分。
副官急匆匆地跑到丰臣秀吉面前,满脸焦急地说道:“大人,宋军的防守火力太猛了,前方各师团伤亡惨重。光第一波次进攻,我们就有3000多死伤。”
丰臣秀吉闻言,眉头紧锁,但眼神中却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狠劲。“我不要听伤亡的数字,我只要前方的城池!”他猛地一挥手,大声喝道,“全军猛攻,不要给敌人以喘息之机!”
副官被丰臣秀吉的气势所震慑,连忙领命而去,心中却暗自为前方的将士们捏了一把汗。
随着丰臣秀吉的命令下达,倭寇的进攻变得更加猛烈,仿佛潮水一般一浪接一浪。他们呐喊着,挥舞着刀剑,悍不畏死地冲向宋军的防线。有的倭寇甚至已经冲到了城头,与宋国士兵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
城墙上,宋军士兵们拼死抵抗,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敌人。然而,倭寇的数量实在太多,他们仿佛无穷无尽,一波接一波地涌来。城墙上的宋军士兵逐渐显得力不从心,有的被砍倒,有的中箭倒地。
就在这时,铁无情率领着一队明州卫的好手及时赶到。他们手持长枪大刀,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冲入敌群,瞬间将倭寇逼退。铁无情一马当先,手中的长剑如同闪电般挥舞,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地。
“兄弟们,跟我上!”铁无情大声喊道,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激励着每一个宋军士兵。
在铁无情的带领下,宋军士兵们士气大振,他们奋力抵抗着倭寇的进攻。终于,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宋军成功打退了倭寇的第五次进攻。然而,城头下面已经堆满了倭寇的尸骸,城墙上的宋军士兵也伤亡惨重。
叶南天站在指挥所内,透过窗户望着外面的战场。他的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忧虑。这时,李福匆匆走进来,神色凝重地说道:“大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敌人的五次进攻都被我们打了下去,虽然他们损失了一万多兵力,但我们自己也伤亡惨重。将近有2000多个弟兄牺牲了,几乎有一半的兄弟都受了伤。”
叶南天闻言,沉默了片刻。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立即组织人员有序撤退。先让老百姓先撤,在花街那边组织新的防御。重点是公主府邸那里,一定要确保公主的安全。”
李福领命而去,迅速开始组织撤退工作。城墙上的宋军士兵们在接到命令后也开始有序地撤退。他们搀扶着受伤的战友,背着受伤的百姓,一步步向花街方向撤去。
倭寇见状,以为宋军已经溃败,纷纷欢呼雀跃起来。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