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时之前,高朗街27号。
一个容貌俊美身穿中山装的男子,坐在开着灯的书桌前看着报纸。
此时一个长得如炮弹一般矮胖的妇女推门走了进来。
这妇女一看房间里如此的阴暗,便走到了窗口猛地一把拉开了窗帘说道:“把窗帘拉开不行吗?房间这么暗看书看报纸对眼睛不好。”
那容貌俊美的男子顿时仓皇的躲在了窗后,随后立刻拉上了窗帘说道:“我们还是要小心一点!”
这二人正是在历史上不次于秦桧王氏的卖国贼妇汪精卫和陈碧君。
而且汪精卫和陈碧君甚至更甚于秦桧和王氏。
秦桧再怎么奸佞他也只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促成卖国和议,向金朝称臣纳贡割地。
而汪精卫这是要直接叛国,去给日本人当走狗。
所以这二人还是有着天差地别的。
“小心什么?我们都已经到了河内了,我就不信他常凯申的手能伸到河内来!不要忘记了,这里是法属印度支那,我还就不信了,他常凯申敢在法国人的地盘搞事情!”陈碧君不屑一顾的嗤之以鼻。
汪逆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他身为国民党的副总裁又与常凯申共事了这么久,他自然知道常凯申是什么货色。
他也更知道常凯申手下的军统是干什么的。
所以哪怕是到了河内,他还是保持着小心翼翼,没有一丝张扬。
甚至他到了河内这么久,都不曾离开过这一间别墅,就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不过等了这么久,他也有些着急了。
日本人那边怎么还没有一点动静?
自己来之前让梅思平和高宗武和他们签订的协议不算话了吗?
正当汪逆眉头紧皱的时候,门外的警卫敲了敲门说道:“报告,曾先生来了。”
“快请进来!”汪逆立刻站了起来。
连续两天没能见到这位负责向外联络的大秘,汪逆心里也是很着急的。
因为到了河内之后,他一直龟缩在这别墅当中,哪怕是外出也是全副武装在院子里就坐上了汽车。
所以对外的工作一直都是曾仲鸣来做。
所有前来会见汪逆的人,都要事先和曾仲鸣接洽,然后由曾仲鸣与汪通报决定是否与汪进行见面。
一连两天曾仲鸣未来报道,这也让汪逆感到了一丝紧张,所以这两天他的房间一直都是拉着窗帘,谨防有人在窗外对自己进行射杀。
他可是听说军统有个什么特战队,在上海暗杀那些汉奸的时候,都是数百米的距离外一枪毙命,甚至许多汉奸被杀之后都无法找到枪手到底是在什么位置开的枪。
这也让汪逆更加紧张了起来。
不多时,曾仲鸣便推门走了进来,叫道:“汪先生。”
“这两日怎么没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曾仲鸣点了点头说道:“有人在盯着我。”
汪逆顿时紧张了起来,忙问道:“是什么人?会不会是军统啊?日本人怎么还不给我回话啊,赶紧将我接走啊,在这河内我总觉着不太安全啊!”
曾仲鸣摇了摇头说道:“汪先生,我觉着军统也不会那么嚣张敢在法国人的地盘去杀人,他们就算是想要杀人也搞不到枪支啊!
而且盯着我的人我感觉很不专业,说不定并不是军统的人。”
“不专业?”汪逆有些好奇。
曾仲鸣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接到了妻子的一封电文,我和妻子发电报经常是使用法语明文发电。但是在旅店将这一封电文送给我之后,很快就有当地的安南警察以我发送密电为由对我的身份进行盘查。
之后我发现我房间里的东西好像是被人动过了,因为我出门之前我那本书看到了37页,当我回来的时候却并不是37页,当时我并没有开窗。”
然而这还不算完,曾仲鸣接着说道:“在第二天的时候,我出去吃饭便发现了一个年轻人买了两本和我房间里一模一样的书籍,之后我就一直有留意这个年轻人,发现他确实是一直在盯着我,我也就没能过来!”
许立春承认将法语明文当成密电确实是自己不专业,但是这第二点实在太牵强了吧。
这么一点细节谁能注意到啊,你有这个本事何不去做情报员,那可比学什么文学有前途多了。
看来有时候专业是干不过天赋的。
而许立春或许是因为和陈恭澍置气的原因,亦或者是他对一个文学博士的轻视,总之在这两件事上他做的也确实是差了一点火候。
汪逆也跟着点了点头说道:“不是军统最好,不过此人还需要关注,我安排一个有经验的警卫和你住在一起,帮你分析有无意图不轨的人对咱们进行监视。”
“多谢汪先生!”曾仲鸣立刻毕恭毕敬的感谢。
汪逆摆了摆手说道:“现在咱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都是我该做的。对了,最近日本人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日本的近卫文麿首相不是已经发了第三次近卫声明么,按理说也该和我接洽了啊。”
曾仲鸣无奈的说道:“汪先生,我和梅思平联络过了,梅思平的说日本人还想要您一个态度,您最好能够通电一下。”
汪逆猛地起身挥手说道:“不可能!现在我还没有彻底到达日本人的地盘,我如果贸然通电的话,我多危险?不行,我要一个保证!”
曾仲鸣沉默了片刻之后,便说道:“那我让梅先生和高先生继续和影佐少将谈一谈,看日本人能否继续履行接下来的承诺。”
按照梅思平他们在重光堂与日寇达成的协议,汪逆到达河内之后就应该发表脱离国民政府下野并与常凯申断绝关系的声明。
之后汪逆到达香港,立即发表建设与日本人共建大东亚共荣圈,收拾时局的声明。
然后就是汪精卫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大搞和平运动和共存共荣。
只不过汪逆在发表了这一篇下野声明之后,很快他在香港的喉舌林柏生就被军统给教训了一番。
同时常凯申在《国民日报》公开辟谣,称汪逆只是前往河内疗养,并未有实际叛国行为,并且严厉的处分了几家谣传汪逆要叛国的小报,这舆论也就暂时被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