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年6月29日,某某小学里,
叮铃铃……
随着铃声响起,考场里的学生都停下了笔,按照老师的指令交上试卷。
老师在讲台上清点卷子。
“哎,珮珮,你考的怎么样啊?”
“还行。”
问话的是沈清珮的发小,名字叫张晴,一个皮肤微黑,身材比较瘦弱的小女孩。
沈清珮边回张晴消息边整理自己的书包。内心松口气的同时感到绝望自己熬了六年才小学毕业!
一想到上辈子刚大学毕业自己就没了,这辈子重生了,却重生在七岁,刚上小学的年纪,直接无缝衔接,继续读书。
当然这只是沈清珮的抱怨,对于重生这件事还是好处大大的。
并且小学的知识点对于沈清珮来说简直是手拿把掐。
平常在学校沈清珮都在划水。
刚刚沈清珮他们考完了小学六年级最后一场期末考试。
教室里,监考老师抱着试卷离开后不久,沈清珮的小学班主任就进来了。
沈清珮正好收拾完了书包,撑着下巴看着班主任在讲台上说着暑期注意事项。
无聊地想每年都是这些。
暑期要注意安全,不要私自游泳,靠近水源等等。
张晴也收拾完了东西,和沈清珮挨着一起。
她俩是同桌,考完试大家都把分开的桌子,拉了回去。
沈清珮瞟了眼还在讲话的班主任道“晴晴,一会儿放学你先走吧,如果看见了我妈就说我去上厕所了。”
张晴“要不我等你一起吧。”
沈清珮“不了,我得要会儿时间。”
张晴也不强求,点头道“好吧,那我先走。”
等到了放学,沈清珮抓起书包跑出教室,闪进了卫生间,关门上锁进空间一气呵成。
没错,沈清珮有空间,还能短距离移动。
移动的时候人在空间里,可以看见周围环境,也可以收取周围的物品。
沈清珮打算利用这个技能摘取学校的名贵花草。
沈清珮练了六年,勉强把移动距离从一米提到百米,把收取范围扩大到六平方米。
沈清珮的小学是X市农村小学,前年刚翻新过,斥“巨资”买了不少观赏性的植物。
都是在农村见不到的。
终于等到毕业的这一天,怎么能不带点学校特产呢?
沈清珮在空间里贼兮兮的笑着。
兰草、虞美人、蔷薇……偷偷挖一小棵。樱花、桂花等折枝种在空间的土里……
要说不能买吗?首先自己是小学生,没钱,还不能独自出远门,再者,自己家在农村。水稻、果树、菜籽倒是能顺一些,一些中草药也能看到,挖进空间。
而且沈清珮也喜欢花花草草,这些年习惯囤东西后,就养成了爱收集东西的癖好,恨不得什么都放进空间里。
等自己长大还要好几年,沈清珮可不想等那么久。
忙完这些,沈清珮再故技重施返回卫生间,若无其事地走出了校门。
一出校门,沈清珮就看见不远处坐在小电驴上的熟悉身影正在和旁边的人说着话。
沈清珮快步走过去喊道:“妈妈!”
坐着的人闻言扭头看了过来。
弯眉美目鹅蛋脸,妥妥的美人,皮肤白皙,哪怕已经三十多岁,脸上也没有皱纹。
正是沈清珮的母亲——郑青葵。
郑青葵听见声音抬扭头就看见宝贝女儿从校门走出来。
招呼着沈清珮上了车。
沈清珮乖乖配合,坐好后道:“妈妈,坐好了。”
郑青葵道了声好,和刚刚聊天的人说了再见就往家里驶去。
路上郑青葵和沈清珮聊着天“我们去买点菜,一会儿直接去你婆婆家吃饭。”
沈清珮回道:“好。”
郑青葵自从离异后就带着沈清珮回了娘家郑家村,这些年独自打拼,在娘家附近买了个宅基地,盖了一栋小洋楼。
因为是在农村,倒也不贵,一手交钱一手签字。
搬出来后郑青葵也经常带沈清珮回娘家,也就是沈清珮的婆婆家吃饭。
有时候郑青葵工作忙,也会找他们帮忙照顾着沈清珮。
到了婆婆家,沈清珮一溜儿烟地跑了进去喊道:“婆婆!谓爷!”
沈清珮的婆婆吕秀此时正在厨房择菜,听到门外的声音连忙放下手中的菜出来看,果然是她的孙女来了!
吕秀这辈子和老伴郑天只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大女儿郑青葵,小儿子郑青海。
姐弟相差三岁,郑青海在姐姐郑青葵出嫁后不久就自己出去讨生活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出去的时候才十八九岁,工作稳定后除了逢年过节的都不怎么回来了。
大女儿郑青葵本来是嫁进不远的村子的沈家,但婚后夫妻感情不睦,大女儿就离婚了,带着只有七岁的外孙女回来了。
虽然当时农村里很少有人离婚,觉得丢脸不好看。
但吕秀觉得没什么。别人她管不着,自己的女儿受委屈了,家里的大门随时欢迎她回来。
吕秀抱了抱沈清珮,越看越喜欢。
郑青海现在还单身,吕秀就只有这一个孙女,平时疼爱的很。
吕秀关心问道:“珮珮这是考完试了?”
沈清珮回道:“嗯,考完了。”
这时郑青葵提着菜进来,就一起进了厨房,边聊天边择菜。
沈清珮问道:“谓爷呢?”
吕秀笑着回道:“去菜园子里摘辣椒去了。晚上啊给珮珮做好吃的!”
正说着,沈清珮的谓爷郑天就回来了,一家人一起做了晚饭,而沈清珮就在旁边玩,时不时被投喂。
沈清珮:当小孩子真舒服~。
晚饭做的很多是沈清珮平时爱吃的,尤其是辣椒炒肉,很合沈清珮的胃口,沈清珮感觉自己可以干两碗饭。
正努力扒着饭,就听到谓爷郑天说道:“珮珮这次放暑假要送去那边一段时间吗?”
郑天说的那边是沈清珮的父亲家,虽然说离婚了,但郑天觉得沈清珮身上到底留着沈家的血。
这些年沈清珮的爸爸沈俊偶尔过来过,表示想让孩子也偶尔回去看看她的爷爷奶奶。
只不过前几年郑青葵一是还在气头上,二也是害怕把孩子送回去了,他们耍无赖或者给孩子洗脑什么的,不让孩子回来了。
尤其是沈俊的母亲,郑青葵和沈俊在沈清珮三岁之后出门打工,而她那婆婆贺芬就对沈清珮说妈妈不要你了,你是捡来的,你看你妈都不管你这些话。
是她不管吗?是她不想管吗?每次只说妈妈,为什么不说爸爸?
只对她的女儿说,怎么不对同样外出打工的大儿子的儿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