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相父北伐,刘禅率魏延奇袭长安 > 第573章 缺少一人!

第573章 缺少一人!

    “只要我们迅速出兵突击!”

    “先夺取并州,随后北上巩固五原、云中、代郡等地的长城防线,安定边关。”

    “届时并州将成为第二个关中,也未可知!”

    “况且拥有并州之地,我们便能随时对曹睿的邺城构成威胁。”

    “而并州在曹睿手中,等他缓过劲来就会再次威胁我河西之地,进而威胁关中!”

    一旁的魏延说道。

    “尽管关中与并州相距不远,但两者之间横亘着一条大河。”

    “魏军沿河部署了大量哨点,这些哨点多为魏军精锐驻守。”

    “尤其是北面的离石要塞有一万并州军驻守此地,时刻监视着河西的动态。”

    “因此,大军想要悄无声息地渡过大河并非易事。”

    刘禅说道。

    “这是自然,要是如此容易双不会全力拼抢潼关、而不想着渡河而战。”

    “然而,正因如此,这恰恰成为了我军的大好机会!”

    说着刘禅看了一眼诸葛亮。

    见诸葛亮没有说话,这才手指地图接着说道。

    “魏延,你看,如今双方以大河为界,大河以西正是古秦时期魏秦两国竭力争夺的河西之地。自从相父进驻关中以来,便连续出兵攻占这一要地。”

    “魏军不敌、退守河东。”

    “正如我先前所言,正因为有大河天险的阻挡,魏军断然不会料到我们会放弃进攻潼关之外的大道,转而冒险夺取大河天险。因此,他们的主要注意力自然集中在潼关之外的司隶、豫州地区。”

    说着刘禅还看向诸葛亮。

    “相父,朕的意思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抢渡大河、先打并州!”

    刘禅一说所有人全部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说道。

    “陛下颁下诏令,我等即刻出战!”

    说着手一指地图对众人说道。

    “目前根据我方获取的情报显示,魏军在并州地区部署了约八万兵力,其主力部队主要集中在晋阳以及晋阳以南的上党、安邑、解良等城池之中。”

    “少量兵力集中在北方的雁门、五原、代郡、云中、定襄等边塞之地。”

    “夺取这些地区还具有一个重要益处,即能够有效保护我方的河套地区,使其免受魏军的直接威胁。”

    “现在初步决定,先将部分兵马向潼关之外的弘农、函谷关一带大张旗鼓行进对,洛阳的魏军形成威压之势,让其以为我们准备进军豫州。”

    “然而,真正的主力——十万步军和一万骑军,趁魏军豫州内乱无力西顾之时,悄然从临晋出发,沿大河北上,途经延川,渡过大河,迅速抢占离石要塞。”

    “此次进军的成败,关键在于我军能否成功夺取离石要塞。”

    “一旦离石要塞落入我军手中,大军便可在河东地区建立稳固的屯兵点。”

    “随后,大军可挥师进攻晋阳,一举将并州分割为南北两半。”

    “若战事进展顺利,我军将以离石和晋阳为战略支点,兵分两路,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推进。”

    “陛下亲率主力骑兵挥师北上,攻克雁门、定襄、代郡、云中,最终抵达五原而止。”

    “本相将率领步军主力及部分骑兵南下,进攻河东地区的安邑、解良,夺取上党、壶关等城池,直至抵达太行山为止!”

    诸葛亮看着众将。

    “诸位还有何异议?”

    “末将无异议!”

    刘禅说道。

    “朕也无异议!”

    “那好,现在分配领军任务!”

    “函谷关、潼关防线任命!”

    “关兴为函谷关主将,邓芝任军师兼任参军一职,务必守好关城。”

    “诺!”

    两人齐齐一拱手。

    “霍弋从武关调任至潼关,担任主将一职,负责领兵守卫潼关。”

    “费祎任荆州刺史、宛城将军不动驻守防备豫州西部,监视司马懿大军的动向!”

    “向宠、李儒守卫襄樊之地。”

    “李严、郝昭守蜀地门户永安、江州。”

    “马谡、王双、孙礼、张绍、王观等将守卫西域、河套!”

    “此次北伐,须先渡过大河。陛下麾下骑兵行动敏捷,可先于骊山大营驻守按兵不动,避免过早行动而惊动敌军。”

    “子龙!”

    诸葛亮说着看向一旁的赵云。

    “你以领军将军之职兼任长安将军,授予你两万步兵及一千骑兵,负责守卫长安。在我与陛下不在期间,你拥有调动关中兵马的权力,包括骊山大营亦归你统辖!”

    诸葛亮此言一出,众将纷纷向赵云投去羡慕的目光。

    就连魏延也是一时心中酸酸之感。

    这无疑是绝对的信任!

    此种安排显然表明,诸葛亮将整个关中的军事指挥权完全托付给了赵云一人。

    赵云拱手说道。

    “丞相,末将虽年迈,但仍能披挂上阵,斩敌立功……”!

    刘禅马上说道。

    “四叔,如今大家都需出关迎战,但关中的安危同样至关重要,绝不能无人留守。”

    “你在长安,我们心中安心!”

    “这份重任落在你肩上,其分量远超外出担任将领之职!”

    刘禅没有从什么年事已高不适合远征之类的话来劝说赵云。

    他知道以自己四叔这死也想死在战马之上的脾气。

    那样劝只会适得其反。

    果然,刘禅如此一说。

    赵云也不好再说什么。

    “老臣遵令!”

    诸葛亮接着说道。

    “姜维、马岱、赵统、魏昌、马承、赵广、贾穆、程武、李诩等人所部皆为陛下骑兵部队之精锐,请陛下亲自定夺其作战序列,老臣不再过多过问!”

    “现在臣说一下进攻并州之将。”

    “此次行军,魏延担任中军大将,随中军一同行动;蒋琬担任参军,而董允与郭攸之则留守丞相府,负责处理各项政务。”

    “阎芝、王平、廖化、法邈、关索、李恢、霍笃、蒋斌、刘敏等将领率领本部兵马随军前进!”

    最后,诸葛亮眼神看向站在角落里的张苞,说道。

    “张苞暂代前锋将军之职,率领一万精兵担任大军先锋,为大军开路。”

    张苞那原本黯淡无光的双眸瞬间焕发出明亮的光彩。

    “末将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