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相父北伐,刘禅率魏延奇袭长安 > 第591章 中原急报!

第591章 中原急报!

    随着众内官快速应变和随时待命的御医。

    曹睿在一个时辰之后终于是醒了过来。

    看到身边多了几人。

    “别这样看着朕。”

    “陛下保重!”

    几位重臣齐齐说道。

    曹睿说道。

    “朕无恙,司马懿与诸葛亮尚在人间,朕较之更为年轻,断无陨落之理。”

    曹睿挣扎着勉强坐起身来。

    看着眼前几人。

    司空华歆、司徒王朗、魏郡太守夏侯玄,还有一个刚刚提上来的邺城将军曹馥。

    眼下毌丘俭、曹爽、张郃、夏侯霸等人都在中原对抗司马懿。

    就连满宠和刘晔最近也被曹睿派遣至兖州,以平息当地的混乱局势。

    如今,曹睿深感身边能堪大用的大臣日渐稀少。

    不是已年事已高的,就是不堪大用的!

    “当前中原局势动荡,并州战云再起,我大魏已陷入风雨飘摇的困境。诸位,请各抒己见,我们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并州战事!”

    众人一时沉默。

    “难道真的毫无办法?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诸葛亮攻入晋阳,夺取并州,而后出太行,直逼邺城吗?”

    曹睿强撑着站起身来。

    “潼关、函谷关相继失守,我们被迫放弃洛阳,迁都至邺城。如今,若诸葛亮夺取并州,进而挥师直指冀州平原,一旦邺城失守,我们将再迁往何处?”

    “我大魏还有都城可迁吗?”

    “回答朕!”

    “陛下!”

    众人只是一味低头。

    曹睿说道。

    “曹馥、夏侯玄,如今邺城中尚有多少兵马?”

    “启禀陛下,除您手中的两万禁卫军外,另有六万新编兵马驻扎于冀州各地。”

    “邺城部署有三万步兵和一千五百骑兵,邯郸驻扎五千人,黎阳可集结起一万兵马,朝歌配备五千人,此外,其他地区亦有一定数量的驻军分布于各城。”

    听着曹馥一一说来。

    曹睿说道。

    “晋阳绝不能再失守!”

    “曹馥,朕现命你担任建威将军,率领六万兵马西进并州,支援晋阳,你可敢与诸葛亮一战!”

    曹馥没有第一时间应命。

    只是说道。

    “陛下,并州派来的求援信使报告,诸葛亮的渡河大军竟有二十万众之多!”

    “这六万兵马中,大部分为未经战阵的新兵,虽可勉强守城,但若与诸葛亮麾下的汉军在野外交锋,恐怕一战即溃!”

    “届时若晋阳之危尚未解除,再无故损耗兵力,必将雪上加霜,损伤守军战心!”

    曹睿说道。

    “钟演毕竟是文臣出身,未如何经历战阵。”

    “总在有意无意夸大汉军兵力。”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壮大,诸葛亮的汉军兵力确实有所增加,但其总兵力也不过仅二十余万,且还需加上部分郡兵和辅兵。”

    “他们于蜀地、荆州、关中、潼关等地都要有重兵驻军。”

    “据此推算,诸葛亮进驻并州的兵力应不超过七万。”

    看着曹馥仍然不说话。

    曹睿也知道就是诸葛亮真就带七万兵马进军,曹馥对上他的汉军也是完全没有胜算。

    这时曹馥心中也是在想。

    六万新兵前去迎战诸葛亮的七八万精锐汉军,此战除非将刘禅绑于魏军阵前,方有一线获胜之机,要么休想获胜。

    大将军几十万兵都败了!

    何况是他带着几万连兵器都拿不稳的新兵应战,岂不是以卵击石!

    曹睿看着曹馥不想接令。

    要是张郃、毌丘俭等人在身边,他也不想派此人前去。

    可现在他手中实在是无人可用!

    只是安慰说道。

    “你不必担心,现在诸葛亮大军刚刚过河,离晋阳之间还有数城,你率这六万兵马西进,能赶在他们之前进入晋阳,只要你与曹泰手下兵马合兵拒守晋阳。”

    “我再令河东太守夏侯充引军三万军北上断诸葛亮粮道。”

    “到时诸葛亮粮草一断,晋阳可保无忧!”

    曹馥这才将军一拱手。

    “末将愿意出战诸葛亮,请陛下放心!”

    心说,正面对战不可,可与曹泰合兵守城还可与汉军一战!

    众人离去。

    曹睿看着离开的曹馥心中叹了口气。

    曹馥智谋有余,可勇力、胆气比起其父曹洪可是差的太多。

    曹睿对着一旁的中常侍说道。

    “没想到我大魏短短两代人就已是如此惧怕那大耳贼的兵马。”

    “想当年,祖父率领一众叔翁南下,一路攻城掠地,杀得那大耳贼丢盔弃甲,夺路逃窜。”

    “未曾料想,短短二十余年间,双方攻守态势竟发生如此戏剧性逆转!”

    中常侍说道。

    “陛下,您曾言诸葛亮常表露‘汉贼不两立’之志,然今他却与司马懿联手攻我,难道人心果真易变?”

    曹睿说道。

    “绝不会,诸葛亮绝不会与司马懿结盟。”

    “然而,为何他放着司马懿镇守的豫州不去攻打,却偏偏选择进攻更为遥远的并州?”

    “这岂不是双方达成某种密谋!”

    曹睿说道。

    “诸葛亮这种人物,总是能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审视天下大势,他所思所虑的,亦在于光复刘氏的江山。”

    “既然他现在不攻打豫州而转向并州,显然是发现了比进军中原更为有利的战局,因此才改变了用兵方略!”

    “司马懿为乱中原,不过是诸多变数中的一环!”

    看着眼前的中常侍。

    曹睿说道。

    “此次,朕确实犯下了两大失误!”

    “其一,朕低估了司马懿的野心,未曾料到他竟敢公然反叛。”

    “另一个原因则是朕过高估计了诸葛亮对名声的重视。事实上,早在上次潼关之战时,他放弃进攻洛阳而派遣刘金夺取荆州,朕就应当洞察到他的深谋远虑!”

    “那是什么?”

    曹睿说道。

    “那是诸葛亮执着于再造大汉、夺取天下的坚定信念。他并不太在意是否先夺取洛阳,以恢复大汉旧都所得到天下人敬仰的名声。”

    “而是更看重他辖下的人口、生产、军力,以及治下百姓对战争的应对潜力!”

    “这些才是他真正在乎的。”

    “正是凭借这些,他才能逐步蚕食我大魏的疆土!”

    “至于所谓的克复中原、急于回归旧都以重塑大汉威名的声望,他实际上并不太过在意。”

    “那只是他招揽人心的招数!”

    “他深知,一旦他的铁骑将我大魏击败,洛阳城迟早将落入他的大汉手中!”

    “而不是现在为了名声而去夺一个没有价值的孤城。”

    “呵呵呵!”

    曹睿苦笑着说道。

    “你是否知晓,直至此刻,朕方才恍然大悟。”

    “从一开始,我们不顾民力和国力,集中全国近五十万大军进攻潼关,这一决策本身就是错误的!”

    “毕竟,我大魏确实承受不起如此失败的代价!”

    “启禀陛下,八百里加急!中原满宠、张郃紧急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