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绑定黑科技系统后我打爆了男主 > 第147章 用户自愿协议书

第147章 用户自愿协议书

    江淮宁沉吟了一会,发现自己的总经理脸上居然有点疲惫。

    她略微心虚。

    其实她是知道最近员工工作很累的啊,但是也没有办法嘛。

    现在在开发全球市场了,肯定需要很多人,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变得很多。

    林曼安作为江淮宁手下的大将,虽然可以把一些事情分配给下属员工去完成,但自己也得盯着。

    累到是不可避免的。

    “等月影上市后就能轻松一些了,”江淮宁安慰道,“到时候我给你放个长假,你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倒也没有那么累。”林曼安说,“等周末调理一下就好了。”

    “而且,我也希望早点能月影在正式上市的时候能够表现得更加出色。”

    现在已经是月底了,距离正式上市只有两周出头的时间,但月影的系统还在调试——在医疗、紧急求助这方面还需要继续测试。

    无论是公司还是民众,都需要更多的样本,将百万分之一失误率降为零。

    林曼安摸了摸手上的腕表。

    “您也在忙月影的事情,我也应该尽量把我该处理的事情处理好。”

    “总不能让您在操心月影系统的同时,还需要担心别的东西。”

    她毕竟是大人,哪怕不够聪明,也不应该让老板有不必要的担忧。

    江淮宁笑了一下:“交给你的事情,我一直很放心,并没有担心过。”

    而且实际上,月影测试的事情也大部分交给国家的人来做了。

    比如和医院合作,征求家属的同意,给重症病人戴上月影,成为第二道“生命呼救器”。

    对于政府来说,这件事很容易,大部分希望亲人能够及时被关照、但又请不起单独护工的家属都会申请月影的帮助。

    毕竟,单独的一对一护工很贵,但如果请那种同时负责多个病人的护工,又担心自己的家人不能被及时关注到。

    孩子要上学,有劳动能力的人需要去工作赚取医药费,这个时候,护工+月影就成了最佳搭配。

    江淮宁因为这件事,特意去医院看过,和医生讨论月影距离专业生命监测设备的差距,以及改进办法。

    那是她第一次进入重症监护室。

    进去前要先穿上防护服,接着是消毒,然后才能走进去。

    进去后,第一感觉就是空气很冷,而墙壁很白,除了仪器的滴滴声外,就是病人难受的呜咽声。

    当然,也有的病人很安静,身体的虚弱会让人更加需要睡眠,而如果夜晚睡眠不足,就会转移到白天。

    可这个环境其实并不适合休息,因为真的挺吵的。

    这里不够安静,也不够吵,最重要的是活力不够。

    记录完数据以后,江淮宁安静地退出,她看着手上的报告,没有说一句话。

    此刻,在林曼安的办公室,江淮宁再次看起这份报告。

    月影的紧急求助线,要比医院的检测仪低多了,因为需要预留出足够救护车赶来的时间。

    去完医院,江淮宁又更改了月影的检测灵敏度。

    人在晕倒或者彻底无力行动前,血压、心跳会是第一个表现出异常的数据。

    发现人晕倒很重要,尽量判断出人为什么晕倒也很重要。

    想到这里,江淮宁联系了秦萱,要到了国家医药数据库的资料。

    “匹配数据库,让AI能够判断出具体疾病,并且有较高的准确率。”

    月影可以24小时365天守护在人的身边,没有谁比它更合适做采集数据、分析疾病这样的事情。

    江淮宁让严晓把数据导入到女娲当中。

    严晓:“这么庞大的数据,得要三天才能导入完毕。”

    江淮宁:“不算长,还有时间。”

    严晓嗯了一下,立即就行动起来了。

    这事不难,只要有人看着就行,她们对女娲很熟悉,也明白这份数据会给女娲带来什么。

    严晓看着眼前几乎看不清的数据流,突然升起一点奇妙的情绪。

    她觉得自己在见证另一个奇迹,人类疾病上的奇迹。

    大量的数据会给女娲、给人类带来什么显而易见,但这些数据目前还不够的。

    人的身体也许比宇宙更神秘,但如果所有的的疾病数据都会汇总起来呢?

    是不是有一天,人类真的能够做到让疾病消失?

    新生能够拯救人,挽救很多人的性命,但疾病并没有消失。

    这么想着,她就听到江淮宁说话了。

    江淮宁:“我打算和秦萱以及国家药监局商量一下,看看要不要在月影里加一份用户数据协议书。”

    疾病是用户的隐私,如果不危及生命,月影不会主动泄露数据,但如果有人愿意被采集,这份数据会以匿名的方式成为一份宝贵的研究资料。

    国家数据库里的疾病很多,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急救方式,然而针对部分疾病的彻底治愈,依然留有大片空白。

    严晓微微垂眸,她一直都觉得江淮宁比自己更心软。

    “当然可以,如果你们都同意,我负责写程序,不过具体的条款,肯定要你们来商量的,我对这些一窍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