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守寡后,我靠美食随机摆摊暴富啦 > 第16章 搬家

第16章 搬家

    第16章搬家(第1/2页)

    周玉明恰好抱了堆柴火出来,傻傻的看着周守义跟范氏,不知所措。

    周守义皱眉:“柳氏怎么教你的,见到长辈都不打招呼?”

    周玉明手一松,转身跑回院子:“娘,来客人了。”

    险些被柴火砸到脚,还好范氏反应及时,刚准备对着周玉明的背影骂两句,抬眼迎上孟鸢似笑非笑的眼神,被看的莫名发虚,将嘴边的叫骂咽了回去。

    两人进了院子,四处打量一番,看来传言都是真的,这弟媳妇一家真要搬走了。

    先是虚假的恭维了一番,柳氏受宠若惊,往日大哥大嫂嫌弃她是个瘸子,何曾对她这么笑脸相迎过。

    到底是一家人,要是能重修旧好相信老头子在天之灵也会欣慰。

    周守义见寒暄的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摆出长辈的架势。

    “你们搬去镇上那是好事,只是……你们这一走,老屋空着荒着,祖宗看着也不安详。”

    范氏忙顺水推舟:“是啊是啊,屋子太久不住人就荒了,你把钥匙留下,院子嫂子给你打理,日后你们回来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一句“替你们看着”,算盘珠子都崩到孟鸢脸上了。

    柳氏也不是傻的,对大哥两口子也算了解,知道这钥匙给了他们,下次回来只怕家都没了,双手捏紧围裙角没吭声。

    范氏等了半天也没等待她表态,立刻换了副嘴脸,“弟妹,你不说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还信不过我们?说到底这是宗祠旁的屋,写的还是周家的名,你这是把我们当贼防着啊?二弟要是九泉之下知道他走了后,你没把他大哥当一家人,得多寒心。”

    孟鸢笑了,“大伯娘说得在理。只可惜,当初我们一家寡弱,您之前嫌晦气,躲得比谁都远,眼下看为了个破房子,倒又想起一家人的身份,让人很难不怀疑你们的企图啊。”

    周守义脸一拉,装起红脸:“大侄媳,莫要胡言!我们那也是无可奈何——”

    范氏立刻唱白脸,往前凑一步,“少废话,屋子归谁管总得有个章程。你们人走了,地契房契放谁手里?”

    周临安眼神一沉,刚要开口。

    孟鸢也往前一步,微抬下巴,“在我手里。”

    范氏冷笑:“你一个外头来的,也配管周家的房契?”

    孟鸢把腰间钥匙轻轻一绕,“配不配,不劳大伯娘操心,总归比一天到晚惦记别人家的强。”

    “老屋我们会派人按时开窗晾晒,院子也会找同族照看,钥匙不劳大伯娘费心。若大伯娘不信,一起去族里说个章程,哪有长辈占晚辈房子的道理,又不是不回来,请族老们评评理。”

    周守义面皮挂不住,硬撑一口:“既然你们有主张,那便算了,只是往后出了事——”

    “出了事,我们自己负责。”孟鸢接得干脆。

    周临安早就看不过去,在旁边冷笑:“要不然这样,大伯娘把你们家那口祖屋也交我看,我给你们打理着?”

    趴在墙头看热闹的邻居扑哧一笑,这周家二小子说话真有意思。

    范氏恨恨的瞪了孟鸢一眼,却再没话说,扯着周守义袖子狼狈而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章搬家(第2/2页)

    到了新家后,周玉明年岁小正是看什么都新奇的年纪,趴到井口伸长脖子往下探。

    “这井能照见人脸不?”

    手拽着桶绳一摇,险些掉进井里。

    孟鸢被惊出一身冷汗,连忙警告以后不准靠近井边。

    知道自己差点闯祸,周玉明脸色苍白的点点头,整个人老实不少。

    柳氏刚好从里屋出来,周玉明连忙用祈求的眼神看向嫂子,别告诉娘。

    孟鸢瞪了他一眼,也不想柳氏跟着担心,故而没提这茬。

    柳氏扯下帕子擦门窗,背对两人,边擦边哽咽道:“日子好起来了,可惜你爹和你大哥不是个有福的。”

    如今房子安置好了,推车也有了,孟鸢决定包包子。

    从空间取出之前兑换的食材,又换了几斤面粉,把面肥引子用温水化开,水分三次落到面里,搅拌均匀后,才上手揉面,这次盆里没被粘的到处是面粉,手上也不黏。

    顺时针一直揉,让筋路抱成一股劲,后面捏出来的包子才不会东倒西歪,揉的差不多了将面团放在一边盖上湿布醒着。

    拿起猪前腿肉切成细丁,五花肉剁成末,葱姜水一点点加进去。

    拿过一旁的筷子立在肉里,直到筷子能立住,才将切得极碎的猪皮冻加进去拌匀,最后再加入一滴高汤精华。

    肉要慢炖,汤要长熬。

    有了高汤精华,直接省去了最难的步骤,说来她似乎很久没吃包子了。

    这回还是准备做四种馅料,两荤两素。

    鲜肉汤包,鸡丁香菇包,素三鲜和蘑菇青菜包。

    柳氏在一旁认真学着,孟鸢没有拒绝,这些简单的食材处理以后可以让别人帮忙,她并非喜欢没苦硬吃的人。

    家里的所有人拧成一股绳,不能光靠她一个使劲。

    升米恩,斗米仇,她可不想当老黄牛。

    将鸡腿表皮的筋膜去除,切成米粒大小,用酱油和少许黄酒压住生气,腌制在一旁,再把泡发的香菇切丁,木耳焯水切碎。

    热锅入油,先把香菇放进去爆炒,香味抬头再下鸡丁,翻到刚断生就离火,。

    素三鲜亦是如此。

    鸡蛋打散添一点温水,下锅滑到六七成熟,先摊开放凉,再将韭菜切成米粒,加盐搅拌均匀,等鸡蛋凉透了再放入木耳,最后泼一勺热油。

    最后把蘑菇,笋丁与青菜心切丁之后掺在一起,放进锅里干煸,把水汽逼出去,再加入两滴高汤精华,出锅后再放调料。

    面也发得差不多了,这回加入面引子之后,能明显感觉到面团变得更加柔软筋道。

    孟鸢分好剂子,开始捏包子。

    上次馅饼是赶鸭子上架,走的薄利多销,这次价格有了成算,用料也不小气,捏出来的包子有她拳头那么大,褶子一层一层的像朵菊花,拿起捏好的一个包子举到窗口看,透过光能看见覆在表皮下满满的馅料。

    包子放久了容易出水,孟鸢检查了一番推车上的炉子,决定下午就出摊。

    在炉子上面架了一口大锅,大锅上叠放了三层蒸笼,把捏好的包子都放进去,招呼一声,出门往渡口的方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