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退役后找不到工作,被迫当雇佣兵 > 第149章 暂避锋芒,回国调整!

第149章 暂避锋芒,回国调整!

    第149章暂避锋芒,回国调整!(第1/2页)

    与此同时,以色列特拉维夫,摩萨德总部。

    “报告局长!国防部紧急通报!北部边境第152号前沿哨所遭到不明武装袭击,全员殉职!同时,第3边防旅27团2营营地遭遇渗透袭击,发生剧烈爆炸,初步判断……营地已被摧毁,人员伤亡极其惨重!”一名特工急匆匆地冲进指挥大厅,向曼施坦因局长汇报。

    正坐在椅子上苦思冥想如何揪出5C佣兵团的曼施坦因,听到这个消息,猛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脱口而出:“太好了!”

    这句话立刻引来了指挥中心内所有特工怪异的目光。

    曼施坦因立刻意识到失言,连忙咳嗽一声掩饰,改口道:“我是说,这群该死的暴徒终于再次现身了!立刻!马上!命令北部军区所有就近的战斗机、武装直升机、侦察无人机全部起飞!以边境线为起点,对黎巴嫩境内至少一百公里纵深的区域,进行地毯式、覆盖式搜索!这一次,绝不能让他们再跑掉!”

    他的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一丝狠厉。

    他预感到5C佣兵团会再次动手,果然不出所料。他下定决心要利用这次机会,一举将这个心腹大患彻底清除。

    命令通过国防部迅速下达,以色列北部边境的空军基地和陆军机场顿时忙碌起来,数十架次的F-16战斗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苍鹭等型号的侦察无人机相继升空,气势汹汹地扑向黎巴嫩领空,试图编织一张天罗地网。

    然而,曼施坦因忽略了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5C佣兵团全员穿戴了先进的迷彩铝膜外衣,这种装备能有效屏蔽红外和热辐射信号,使得以军依赖的热成像和红外侦察手段在夜间几乎失效。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黎巴嫩不是加沙地带,其领空主权由黎巴嫩政府及其强有力的盟友——真主党武装维护。

    果然,以色列军机刚刚大规模闯入黎巴嫩领空不久,就遭到了黎巴嫩真主党的强烈警告,要求以军机立即撤离。

    以色列国防部以“追击恐怖分子”为由拒绝。

    但真主党根本不买账,直接发射了两枚俄制“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导弹进行警告性射击。

    迫于压力,同时也为了避免引发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以色列国防部只得无奈下令所有军机撤回,停止在黎巴嫩境内的搜索行动。

    当曼施坦因接到搜索行动被迫终止的消息时,急火攻心,眼前一黑,直接晕倒在了指挥中心。

    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塔胡听到这个噩耗,也气得血压飙升,再次被送进了医院。

    5C佣兵团这连续两波精准而凶狠的打击,不仅造成了以色列军队人员和装备的重大损失,更对以色列高层的心理造成了沉重打击。

    接连被袭击,却连对手的尾巴都抓不到,这种无力感和屈辱感让以方高层几乎精神崩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9章暂避锋芒,回国调整!(第2/2页)

    以色列就像一个屡次在放学路上被套麻袋痛殴的学生,每次扯下麻袋,袭击者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而更让以色列高层心态爆炸的是,边境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与他们素来不睦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再次独家重磅报道了此次事件,并公布了大量看似一手资料的照片和视频,包括以军士兵尸体的惨状、营地爆炸的震撼画面,进一步在国际舆论场上引发轩然大波,气得以色列内阁官员们食不下咽,军队士气也遭受重创。

    这也彻底激怒了以色列。

    内塔胡在病床上向摩萨德下达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找到5C佣兵团成员的详细情报!这个“不惜一切代价”,包括但不限于动用所有技术手段,甚至冒险入侵其他国家的公民信息数据库和人口大数据系统。

    尽管这种行为是极其严重的外交事件和网络攻击行为,任何主权国家都无法容忍,但此时的以色列和摩萨德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再不把这个神出鬼没的5C佣兵团挖出来,天知道下一次,又会有哪个重要目标被套上“麻袋”痛揍一顿。

    索马里,埃尔马安半岛。

    时值正午,赤道附近的阳光炽烈如火,无情地炙烤着这片贫瘠的土地。半岛中央区域,一座初具雏形的基地正在拔地而起,数千名工人和数百台各式工程机械正在工地上忙碌着,敲打声、机械轰鸣声、工人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目前工程的重点是围墙建设,长达四公里的围墙地基已经全部浇筑完成,工人们正在地基上紧张地砌筑墙体。按照计划,墙体完工后,接下来便是营房、仓库、机库等主体建筑的建设。

    在距离工地边缘一百多米外的一处小土坡上,玛布奇世以及埃尔马安半岛上另外十五名有头有脸的武装势力头目正聚在一起。

    灼热的风卷起地面的尘土,吹拂着他们身上五花八门的旧军装和阿拉伯长袍,他们或站或蹲,嘴里叼着烟卷,眯着眼打量着远处喧嚣的工地。

    “建得真快啊。”一个留着大胡子的头目吐出一口烟圈,忍不住感叹道。不到两个月时间,四公里长的围墙已经初见轮廓,这种速度在他们看来简直是奇迹。

    “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速度吗?”旁边一个戴着贝雷帽的头目也啧啧称奇。他们以往见的本地人干活,效率低下,拖沓成性,若是让他们来建,恐怕现在连地基都还没挖好一半。

    “建这么大的地方,他们真的只是用来研究农业?”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头目满脸狐疑地嘀咕道。这规模,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单纯的农业站。

    一个戴着黑色眼罩的独眼龙头目眼神阴鸷,他用沙哑的嗓音说道:“绝对有问题。前几天他们打地基的时候我特意来看过,地基挖下去足足有三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