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宝坐下后才开始说话。
“我本不打算麻烦你来回奔波的,但交趾地区确实需要人来管理,所以我才向我家老爷子推荐你去交趾布政司担任左参政。”
啊?
解缙的眼眶当即就红了,他朝朱小宝深深地鞠了一躬。
“我……我……何德何能!”
朱小宝摆了摆手。
“都是自家人,无需客气!”
‘自家人’这三个字,顿时让解缙热血沸腾。
朱小宝示意解缙坐下,接着他继续说道。
“我今日就向两位透个底,我家老爷子已经将交趾全权交由我来管理了,能否管理的好,就看我们几个了!”
解缙激动地道。
“朱郎君请放心,我定竭尽全力!”
铁铉则是做了做样子,轻轻拱手道。
“自然,自然。”
朱小宝接着道。
“现在,我来详细说明一下我计划。”
“首先,让沐王府调动一部分人去修建长城。”
“其次,剩余的战俘,开始在当地建设基础设施,比如学校医院等。”
“再次,严禁大明军队随意破坏和虐待当地居民,要以柔和的态度对待。”
“最后,不得将交趾居民视为外人,如果他们愿意归顺,那他们就是我们大明的子民,要平等对待,这样才能迅速稳定当地的政治局势。”
听完这些,铁铉愣住了。
他看朱小宝的眼神也开始改变,逐渐充满了敬畏,不再像之前那样漫不经心。
他是色目人,母亲是汉人,父亲是蒙古人。
不少汉族人都视外族人为异类,但朱小宝却提出了要平等对待。
此刻,他的表情明显缓和了。
这无不展现出了朱小宝超越常人的宽广心胸和格局。
他深深凝视朱小宝,突然感到这位年轻人有些不凡。
明代是一个极为宽容的时代,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华夏民族真正形成多民族国家的起点。
朱元璋,这位驱逐外族,光复中华的英雄,从未有过盲目的排外行为。
他不仅指派宋濂等人编纂元史,承认元朝的合法地位,还对元朝早期的惠民政策表示了认可。
并且,他对所有臣民,无论是元朝时期在中原定居的色目人后代,还是其他民族,都持平等态度。
只要遵循大明律法,便能成为大明的子民,享有做官和经商的自由,没有任何障碍。
胡人和色目人可以与汉人自由通婚,但必须基于双方自愿的原则。
总体而言,大明是一个自信且包容的国家。
这也让大明的文化变得异常多元,对政治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甚至可以说,这种包容性促进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明的更好融合。
大明这种宏大的包容精神,在后续的民族复兴中,更是发挥了引领作用
在统一全国后,汉族也没有因为民族差异而排斥外族,相反,我们始终团结一致,亲如一家。
这是大国的风范,也是大国的视野
与西方相比,我们这种包容和开放的大国风范,足以让他们望尘莫及
想象一下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犹太人的屠杀等等。
西方人的格局在我们面前,根本上不了台面
我们尊重他人,尊重一切,尊重所有人的权利
我们是真正的在实践,而绝非空谈
当朱小宝真正胸怀天下时,他才能理解从古至今,乃至未来,那些伟大帝王和领袖们制定出的国策的深远意义。
近来,朱小宝的心态有了显著的转变,特别是在他接管交趾之后。
他开始逐渐领悟了老爷子传授给他的许多知识,摒弃了以往的激进思想,转而以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来审视世界。
虽然攻下了交趾,但若不善加利用当地民众,他又怎能建设这片土地,使其成为大明财富的源泉
要巩固交趾,关键在于赢得当地民众的信任与支持。
要赢得民众的信任与支持,必须确保各项法律和政策得到切实执行。
“殿……”
解缙又一次差点脱口而出。
在如此雄才大略的未来君主面前,他实在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
即便是平日沉默寡言的铁铉,也忍不住站起身来,恭敬地行礼。
“朱郎君英明!”
朱小宝示意二人坐下,继续说道。
“你们要努力教化当地民众,更新法律,促进农业发展!”
“这是洪武二十五年上半年,你们要重点推进的任务。”
解缙和铁铉恭敬地行礼。
“遵命!”
朱小宝目光深邃地注视着解缙和铁铉。
“但,我对交趾布政司的期望不止于此,我想要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农业城镇。”
解缙和铁铉面露困惑。
朱小宝接着道。
“我让要商业与农业并重,洪武二十五年下半年,便要在交趾大力推动商业发展!”
“商业政策和税收制度,都必须进行改革!”
什么
解缙和铁铉都愣住了。
片刻后,解缙回过神来,急忙道。
“这可不行,大明必须以农业为根基,商业便如同无根浮萍,根本无法持续发展,若强行推进,恐会带来灾难!”
朱小宝明白,此言一出,必将遭到两人反对,但他并不介意,他只需要他们执行任务即可。
解缙继续道。
“商业是低贱的行业,商人向来狡猾,唯利是图,一旦交趾的民众看到商业有利可图,他们便可能会放弃耕作,到那时,交趾岂不成了无根之萍,空中楼阁?”
铁铉比解缙更为稳重,听到朱小宝的话,也站起来表示反对。
“我赞同解大人的观点。”
“交趾的人口众多,即使商业发展起来了,粮食的需求又如何解决呢?”
“难道要大明供给吗?”
额……
朱小宝略显无奈,反问道。
“我问你,现在大明,特别是云广地区,荒地是不是很多?”
“大明百姓看起来很重视‘根’,但其实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即使去了其他地方,也赚不到多少钱,更不愿意成为商人,耽误了后代的科举。”
“一旦交趾的商贸兴起,对粮食的需求巨大,这一大块市场空缺,难道不会激励云广地区的百姓开始种植粮食吗?”
“如果当地百姓知道种粮能赚钱,他们难道不会自己去种?”
“再者,交趾临海,海外得知安南有粮食市场空缺,难道不会促进海外贸易?”
“这就是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你们完全是在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