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293章朱棣进京,这些都是我和常遇春将军打下的地盘

第293章朱棣进京,这些都是我和常遇春将军打下的地盘

    今日是洪武二十四年,腊月二十四,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进展。

    洪武二十五年,将会发生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首先,洪武皇帝重病,但具体病因史书未载。

    其次,淮西勋贵遭到了屠戮。

    这一年,注定不会平静。

    藩王们不久将齐聚京师,为皇帝祝寿。

    以蓝玉为首的淮西集团,眼下正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性子。

    朱小宝并不确定历史是否会重演。

    他能做的,就是监督蓝玉等淮西武人,防止他们犯错。

    只要他们不惹出大麻烦来,朱元璋就找不到理由杀他们。

    当然,皇宫内的动向也同样重要。

    一旦确定了储君人选,或洪武皇帝有了立储的意图,许多人的命运便将会改变!

    历史上,朱元璋也确实在洪武二十五年立了储。

    但让朱小宝感到奇怪的是,洪武二十五年眼看就要到了,可朱元璋对储君之事却闭口不谈,连高层人物也一无所知。

    这很不寻常,但朱小宝也琢磨不透。

    正当朱小宝困惑不解时,汤和恰巧回来了。

    “哎呀呀!这是怎么了,咋的突然变得这么孝顺了?”

    汤和嫉妒地看着正享受着的朱元璋,这幅爷孙情深的场面,还真是让他眼红!

    朱元璋得意地道。

    “咋地了?养儿养孙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怎么?你家孙子不给你捏肩捶背?”

    汤和一听,立马来了脾气。

    “可别提了,他们若是有这份心,咱做梦都得笑醒。”

    “咦?小宝,你若不介意,要不认咱做干爷爷?咱也会疼爱你的,怎么样?”

    闻言,朱元璋怒斥道。

    “呸呸呸!你不配!”

    见状,汤和与朱小宝顿时哑口无言。

    “哼!别打咱大孙的主意!你不配!”

    朱元璋继续怒斥道。

    这俩老人家,每次聚在一起就爱斗嘴,朱小宝对此也已经习惯了。

    汤和沉声道。

    “好吧,是咱没那个福气!”

    “对了孩子,你爷爷开春后就要过寿了,你打算送什么礼物呀?可千万别忘了!”

    朱小宝笑道。

    “这怎么会忘呢?我早就准备好了。”

    “而且这寿礼,你们绝对没见过!”

    朱元璋和汤和都愣了一下,然后相视而笑。

    “你就吹吧,什么稀罕物我们没见过?拿出来看看。”

    朱小宝笑道。

    “嘿嘿!保密!”

    “现在给了,那寿礼时我送什么呀?”

    “啧啧!”

    朱元璋咂了咂嘴,心里痒痒的,也不知道这小子到底准备了什么好东西。

    朱小宝话锋一转,对朱元璋和汤和道。

    “眼下藩王们都进京了吗?”

    提及藩王,朱元璋的脸色微妙地变化了一下。

    “应该快了。”

    车队沿着偏僻的官道缓缓前行。

    官道上下过雨。

    车队中间的一顶轿子,轿帘被掀起,一个瘦弱却结实的少年,正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景色。

    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个正闭目养神的胖子,他坐在轿中,稳如泰山。

    那瘦弱的少年推了推旁边懒散的胖子。

    “大哥,你不欣赏欣赏江南的美景吗?”

    胖子摇头道。

    “有啥好看的?我困着呢!”

    这对兄弟,是燕王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嫡次子朱高煦。

    朱高煦看着肥胖如猪的大哥,心中有些不满。

    这么壮丽的山河,大哥竟然不感兴趣,真是可惜!

    这么想着,朱高煦便又继续欣赏起江南的山川景色来。

    如此辽阔的江山,若是父皇能全部征服,那定会令人赞叹不已!

    朱高煦眼中闪烁着热切的渴望。

    轿子前的帘幕被掀起,徐妙云欣赏着沿途的景色。

    “王爷,下雨了。”

    朱棣正闭目养神,悠悠然道。

    “仔细看着,这些可都是我随常遇春将军,一起打下的地盘。”

    “哦!”

    徐妙云应了一声,又道。

    “王爷,过了徽州府,年关前后,我们就能抵达应天了。”

    “眼下距陛下的寿辰还有半个月,我们这么早到,会不会惹老爷子不快?”

    朱棣摇了摇头。

    “现在到,才不会惊扰了百姓,老爷子最关心的便是这个。”

    “这不仅不会让老爷子不快,反而会让他感到欣慰,毕竟父皇一生最重视的就是百姓。”

    朱棣对朱元璋的心思了如指掌,所以他才选择了在这个时间点进京。

    他看向徐妙云,道。

    “老爷子一向喜欢端庄节俭的儿媳,进京之后,定要尽量避免奢侈,你且将头上的饰品都摘下来吧!”

    “现在就摘,以免到了京城引起非议。”

    徐妙云点了点头。

    “好!”

    “王爷,这么早回京师,我是否要回娘家探望一番?”

    朱棣皱起了眉头。

    “想坏我大事的话,你就尽管去吧。”

    徐妙云浑身一颤。

    “是妾身说错话了。”

    谈话间,一匹快马从泥泞的道路上奔跑而过,淌起的泥水,恰巧溅到了窗边的徐妙云和朱高煦身上。

    朱高煦立刻下轿,拦住了那匹飞驰的快马。

    “停下!”

    朱高煦高声厉喝。

    “溅了我们一身泥水,连句道歉都没有?”

    “你胆子还真是不小!”

    朱棣闻声止轿,步下轿子,负手而立。

    他冷眼瞥向朱高煦,随即转以温和的目光,望向马背上的骑士。

    “你是军人?”

    骑士在马背上抱拳作答。

    “是!”

    “请问您是?”

    朱棣轻松一笑,答道。

    “北平,朱棣。”

    骑士听后倒吸一口气,立马道。

    “参见燕王殿下!”

    “卑职赶着去传旨,这才没注意……”

    朱棣开口道。

    “圣旨之事重大,你不必忧心。”

    他漠然地望向朱高煦。

    “你应当如何?”

    面对朱棣那锐利的目光,朱高煦全身颤抖,急忙抱拳鞠躬,向骑士致歉。

    “小子失礼,还请您宽恕。”

    那骑士受宠若惊,连忙道。

    “燕王您太客气了,我急着赶路,这便先行告辞了!”

    燕王笑道。

    “路上小心。”

    待骑士离开后,朱棣面色迅速转冷。

    他淡漠地看向朱高煦,沉声道。

    “我是怎么教你的?在京城,你什么都不是,收起你那可笑的傲慢!”

    “若再有下次,你就滚回北平去!”

    “是,孩儿知道错了。”

    看着那骑士远去的背影,朱棣心中顿时思绪万千。

    这都快到年关了,父皇还下圣旨?

    究竟是何事,竟然让父皇如此看重?

    朱棣收回思绪,登上马车后道。

    “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