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435章庐州侯郑用,曾今中山王徐达的先锋官

第435章庐州侯郑用,曾今中山王徐达的先锋官

    这下,蓝玉心里犯起了嘀咕。

    龙骧卫是徐家的势力,吴桢是朱小宝挑选的,蓝破虏和李景隆那边又都属于淮西勋贵。

    圣上这是把三个不同势力的人派到南疆,给了朱小宝。

    看来,上位这是要平衡各方势力了。

    “好!”

    “咱马上派人去办!”

    朱元璋冷冷地看着他,沉声道:“这事,皇帝要你亲自去办。”

    “噢噢,没问题!”

    蓝玉赶忙答应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

    “那就这么定了,人选确定后,让这小子自己来决定用谁,行不行,都由他说了算。”

    蓝玉连连点头。

    “是,是!”

    事情说完后,蓝玉又笑着道:

    “外甥孙,老爷子,要不你俩中午就在咱这儿吃顿饭吧,咱去叫我妹子,她可一直念叨着你呢!”

    朱元璋脸色一沉,说道:

    “滚滚滚,咱还有事儿,再说了,她念叨咱孙子干啥?”

    “走了!”

    说着,朱元璋紧紧抓着朱小宝,好像生怕自个儿宝贝孙子会被抢走似的,起身就走。

    蓝玉一脸的委屈。

    咱妹子的亲外孙,怎么就不能念叨了?

    朱小宝无奈地冲蓝玉做了个抱歉的手势,然后便跟着朱元璋离开了。

    临近中午,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飘出了炊烟。

    朱元璋吸了吸鼻子,指着不远处的一家小饭馆说道。

    “咱爷孙中午就在这儿吃点儿吧!”

    “回家做饭还得等半天。”

    朱小宝看着前面人满为患的饭馆,皱了皱眉。

    “这家人太多了,都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要不换一家?”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看向了旁边一家客人较少的饭馆。

    “那家倒是人少,不过咱可跟你说,人少的饭馆,饭菜往往不咋好吃。”

    朱小宝笑道。

    “随便吃点就成,少点两个菜,填饱肚子就是。”

    “行!”

    两人走进饭馆后,找位置坐了下来。

    朱元璋看似随意地盯着窗外一座挂着烫金大字“郑府”的府邸。

    朱小宝点完菜回来,发现朱元璋还盯着那郑府看,便好奇地问道。

    “爷爷,您认识这家人?”

    朱元璋笑道。

    “这是庐州侯郑用郑侯爷的家。”

    朱小宝哦了一声,好像想起了什么。

    “我似乎听说过这个名字。”

    朱元璋漫不经心地说道。

    “他当年可是陪着皇帝打过江山的,是名猛将,也是徐达的先锋官。”

    朱小宝点头道。

    “是他啊!”

    很快,饭菜便被端上来了,朱小宝给朱元璋盛了饭。

    不得不说,这家饭馆生意不好是有原因的,饭菜确实难吃。

    但朱元璋的心思,似乎不在吃饭上,他总是时不时地朝那郑府看。

    朱小宝觉得很是奇怪,顺着朱元璋的目光望去,却见郑府的一个门童正朝这边走来。

    门童径直走到朱元璋面前,躬身问道。

    “请问是马大人吗?”

    朱元璋应了一声。

    “没错。”

    朱小宝惊讶地看着朱元璋,然后默默不语。

    他这才明白,老爷子是故意选的这家饭馆,那第一家只是个幌子,自己倒是不知不觉的就被老爷子给算计了。

    这老头神秘兮兮的,也不知要搞什么名堂。

    “马大人,我有话要说……”

    门童小心翼翼地说着,却又不敢继续。

    朱元璋笑道。

    “说吧,咱保你没事。”

    门童左右打量一番,这才压低声音道。

    “大人,我家侯爷在洪武十六年担任濠州指挥使的时候,和濠州的粮商勾结,倒卖了两万石官粮。”

    “今年又在常州隐瞒了四千三百二十六亩田土,私藏了一千二百多个佃户人口,还从应天运了上万斤私盐到云广等地去卖……”

    朱小宝听了,心里一惊。

    他抬头看了看正吃得津津有味的朱元璋,见他依旧面不改色,心里不禁有些佩服!

    这便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吧!

    从古至今,千百年来,达官显贵的贪婪一直都是朝廷的难题。

    权力会让人迷失自我,金钱更是会蒙蔽人的眼睛。

    当年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那些武人,大多头脑简单,懂得明哲保身的没几个。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跟着皇爷打天下,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贪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要是皇帝不追究,那便万事大吉。

    就算皇帝知道了,也会念及旧情,只是稍微提醒一下。

    在封建王朝,法制是为皇权服务的,皇权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每个王朝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这个人是死是活,全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朱元璋点了点头,问道。

    “可有写好状纸?”

    那门童又左右打量了一番,才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纸,递给了朱元璋。

    “小人已经按好手印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

    “行了,你去吧。”

    门童打包了些饭菜,便若无其事地离开了。

    朱小宝心里有一肚子话,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朱元璋却像没事人一样,随口说道。

    “先吃吧,别浪费了!”

    “这菜虽然难吃,但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再难吃也得吃完!”

    “咱大明可还有许多百姓吃不饱饭呢!”

    朱小宝嘴角抽了抽。

    老爷子这话,简直是对对面“郑府”最有力的嘲讽!

    老爷子连一粒米都不舍得浪费,而那郑府之人却贪得无厌。

    朱小宝强压下心中的想法,继续陪老爷子吃饭。

    说来也怪,此刻他竟不觉得饭菜难吃了。

    没一会儿,爷孙俩就把饭菜吃得一干二净。

    “多少钱?”

    老爷子向饭馆老板问道。

    “客官,给十个钱就行。”

    朱元璋点点头。

    “价格还算公道,你知道自己厨艺不行,就多去学学手艺!”

    店老板赶忙点头。

    “听老爷子的,这阵子一直在学呢!”

    朱元璋没再理会他,背着手准备离开。

    朱小宝连忙说道。

    “老爷子,等一下。”

    说着,他拿过老爷子的杯子,对店家道。

    “麻烦给泡个茶。”

    店家看到这模样奇特的杯子,不禁有些好奇,但还是应道。

    “好,您稍等。”

    朱元璋心里暖烘烘的,背着手站在门外,迎着阳光露出了笑容。

    “这臭小子,到哪儿都这么细心,咱可真是没白疼你!”

    过了一会儿,朱小宝拿着杯子出来后,才对老爷子道。

    “我们走吧。”

    朱元璋应了一声,在朱小宝的搀扶下,来到了秦淮河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