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484章不管怎么样,爵位给中山王府留下

第484章不管怎么样,爵位给中山王府留下

    皇宫内,灯火通明。

    朱元璋回到谨身殿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

    他对郑和说道。

    “你去把詹部堂叫来。”

    郑和领命离开后,朱元璋便靠在太师椅上打起了盹。

    没过多久,詹徽就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皇爷。”

    朱元璋抬起眼皮看了看詹徽,说道。

    “明日安排一下,咱要带朱小宝去火器局看看。”

    詹徽立刻心领神会。

    “臣遵旨!”

    朱元璋挥了挥手,想了想,又把詹徽叫住。

    “你今晚去一趟中山王府,徐允恭打算交出权柄,你去问问具体情况,看看好好的为什么要解甲归田。”

    “要是实在劝不动,咱也不能忘了他们家的功劳,徐家为咱们老朱家打了一辈子江山,不能亏待了他们的后人。”

    “不管怎样,爵位得给他们留下。”

    詹徽听了,身子微微一颤,脸色复杂地点头道。

    “臣……遵旨。”

    他心里明白,皇爷这是要对中山王府有所行动了。

    而徐允恭此时放权,看来徐家还真是有高人指点。

    不管怎样,皇爷的意思很清楚,剥夺徐家兵权,但保留爵位,让他们做个太平公爷!

    中山王府内。

    深春的夜晚,依旧透着丝丝寒意。

    徐家三兄弟和徐妙锦坐在中厅,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即便徐允恭信誓旦旦地说老爷子已经打消了杀心,可在圣旨下达之前,他们谁也不敢放松警惕。

    夜越来越深了。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徐允恭神色一紧。

    “老爷,詹部堂来了!”

    徐允恭急忙起身,说道。

    “快请!”

    不一会儿,詹徽匆匆赶来。

    詹徽看到中厅坐着的徐家众人,微微颔首示意。

    “詹大人,请坐,看茶。”

    詹徽摆了摆手。

    “茶水就不用了,我是来转达皇爷的话的。”

    “听说徐小公爷打算解甲归田?”

    “咱们大明京城的防卫还离不开中山王府,你们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才,好好的为什么要退下来呢?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了?”

    这些场面话,詹徽还是得说,不然不好向百官交代。

    徐允恭叹了口气,说道。

    “最近我们三兄弟总感觉身体不适……咳咳……”

    说着,他便咳嗽起来。

    徐膺绪和徐增寿也跟着咳嗽起来。

    “咳咳咳。”

    “咳咳咳咳!”

    詹徽嘴角微微抽搐,心里虽然觉得这很敷衍,但还是强忍着没发作。

    徐允恭接着说道:

    “实在是没办法再承担京城防卫的重任了,还请詹大人告知皇爷一声。”

    詹徽点了点头。

    “原来是这样。”

    “皇爷也说了,身体是大事,但中山王的爵位,皇爷会一直给你们留着,也定不会亏待了你们的。”

    徐允恭心中一喜。

    “皇爷真是这么说的?不会收回爵位?!”

    詹徽说道。

    “这说的什么话?”

    “你们只是身体不好,皇爷怎么会收回爵位呢?”

    徐允恭连忙应道。

    “是是。”

    詹徽接着说道。

    “那就这样,今日我就是来问问情况,还有其他事要忙,就先走了。”

    “恭送詹大人。”

    “不用送,告辞。”

    待詹徽走后,徐允恭紧绷的神经总算是松了下来。

    徐膺绪和徐增寿刚松了口气,心里却又满是不甘。

    “大哥,五妹,咱们是不是太胆小怕事了?”

    “说不定,老爷子压根没打算对咱们不利,都是自己吓自己罢了。”

    两人心里还抱着一丝侥幸。

    “咱们把权力交了出去,往后在大明可不就跟废人没区别了?”

    他们心里都明白‘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道理。

    没了权势的中山王府,往后谁还会给他们好脸色?

    谁还会忌惮他们?

    以前对他们毕恭毕敬的那些个官吏,日后见到徐家人时会是什么态度,他们稍微想想就能知道。

    徐允恭斜睨了徐膺绪和徐增寿一眼,没好气地道。

    “是啊,咱们确实还能威风好一阵子呢!”

    徐膺绪和徐增寿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起来,赶忙问道。

    “大哥,你这话啥意思啊?”

    徐允恭说道。

    “今日我跟老爷子说了咱们和北平通信的事儿,老爷子一声不吭,知道为啥吗?”

    “因为他早就知道了!”

    “怎么知道的?还不是锦衣卫在暗中查!”

    徐允恭这番话一出口,徐膺绪和徐增寿顿时不自觉地哆嗦起来。

    “老爷子让詹徽传的话是什么意思?还不是看在咱爹的面子上,才不跟咱们这些晚辈计较太多。”

    “但话里话外都很明白,安稳做个太平公爷才是上策,你们还想着去攀附那些权贵官吏?有本事你们去试试!”

    “今日若不是因为朱小宝,老爷子会不会放过徐家,谁又能说得清?”

    “你们清楚我当时有多紧张吗?徐家的生死,就悬在老爷子一念之间!”

    “你们要是觉得这事儿好玩儿,下次你们俩去跟老爷子打交道!”

    徐膺绪和徐增寿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小声嘟囔道。

    “大哥,我们……我们错了。”

    徐妙锦满脸疑惑地看着徐允恭,皱眉道。

    “大哥,你为何说是因为朱小宝?这事儿跟朱小宝有啥关系?”

    徐允恭神色有些不自然,含糊其辞道。

    “朱小宝嘛……他帮了点忙。”

    徐妙锦满脸狐疑,追问道。

    “帮了什么忙?咋帮的?”

    徐允恭不想再多谈,便道。

    “那什么……天色不早了,大家都去休息吧。”

    说完,他背着手走了,心里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徐妙锦拦住徐膺绪和徐增寿,说道。

    “二哥,四哥,你们和大哥是不是有事儿瞒着我?朱小宝到底怎么了?”

    “啊?”

    徐膺绪和徐增寿结结巴巴地道。

    “朱小宝怎么了?”

    “我问你们话呢!”

    徐妙锦说道。

    “刚才大哥说朱小宝帮了忙,之前你们也跟我说过朱小宝有贵人相助,这到底是啥意思?”

    徐膺绪和徐增寿皱着眉头,说道。

    “我们何时说过?”

    “朱小宝他背后的淮西勋贵不就是贵人嘛!”

    “额,五妹,你快别瞎琢磨了。”

    徐增寿接着道。

    “是啊,咱们眼下没权没势的,也不用掺和那些争斗了,五妹你日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定是不会再拦你了。”

    “当然,我们也不会再小瞧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