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492章蓝玉:现在还不能通知朱小宝

第492章蓝玉:现在还不能通知朱小宝

    谨身殿内的其他人都退了出去。

    蓝玉催促太医道。

    “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开药啊!”

    “留两个人在这儿守着,其余的赶紧去煎药!”

    朱允炆默默地看着蓝玉等人,两拨人分立两边,界限分明。

    孔讷等人围在朱允炆身边,小声安慰他不要太过伤心。

    蓝玉则走到詹徽身边,低声问道:

    “老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爷子之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染上风寒了?”

    詹徽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老爷子今日带着朱小宝去了火器监一趟,回来后就开始咳嗽了。”

    “或许是因为淋了些雨,才得了风寒。”

    蓝玉听后,脸色微变,低声说道。

    “万万不可将老爷子和朱小宝在一起的事情说出去,要是被有心人利用,诬陷朱小宝对老爷子不利,那可就麻烦了!”

    詹徽听了,心中猛地一震,后怕地看了朱允炆等人一眼,说道。

    “他们果然还是不死心!”

    蓝玉冷哼一声。

    “怎么可能死心?在老爷子没确定皇储之前,谁都还有机会!”

    詹徽思索片刻,说道。

    “所以,方才他们母子演的那出戏,是怕老爷子说出不利于他们的话来?”

    蓝玉点了点头,忧心忡忡地说道。

    “老爷子的病情一刻不见好转,我们便一刻不能离开,我担心会生变故!”

    詹徽点头表示赞同。

    “没错,我们努力了这么长时间,可绝不能因为这点意外就功亏一篑!”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傅友文开口问道。

    “要不要派人去通知朱小宝?”

    此话一出,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过了许久,蓝玉才咬牙说道:

    “先看看情况再说!”

    “若老爷子的病情恶化了,那是一定要通知朱小宝,让他和老爷子见最后一面的!”

    傅友文看了蓝玉一眼,低声说道。

    “到时候,朱小宝可能会恨你。”

    蓝玉愣了一下,过了好久才明白傅友文的意思。

    是啊!

    若老爷子真不行了,自己却没有及时通知朱小宝,以朱小宝刚烈的性子,肯定会恨死自己这个亲舅姥爷。

    蓝玉面色十分难看,许久之后,他才咬牙说道:

    “咱担着便是!就算被他怨恨,咱也认了!”

    “老爷子没有明确指示,咱也不敢擅自做主,两边都得罪,这个罪人就让我来当吧!”

    众人听了,都默默叹了口气,心中满是忧虑。

    就在众人为朱元璋的病情担忧之时,一名从宁波港快马加鞭赶来的骑士,风尘仆仆地朝着应天城通淮门奔去。

    守城兵卫见状,立刻上前阻拦。

    骑士大声喊道。

    “闪开!有重大情报!”

    他边说,边掏出令牌。

    守城兵卫查看后,立刻放行。

    骑士骑着快马,马不停蹄地朝工部奔去。

    到达工部后,他翻身下马,差点瘫倒在地。

    “急报,急报!”

    他喘着粗气说道。

    “从交趾来的队伍在哪儿?宁波卫发现……发现了瘟疫!快!”

    说完,他将信件递过去,随后便体力不支,疲软地倒了下去。

    工部的人听到“瘟疫”二字,顿时面面相觑,整个工部瞬间乱成了一团。

    “快!快去知会大人!”

    “动作快点!”

    他们虽不清楚交趾队伍的具体情况,但他们知道,肯定有极其严重的大事发生了!

    霎时间,工部里鸡飞狗跳,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凝重之色!

    工部值庐。

    工部尚书秦放正全神贯注地整理着桌上的文书。

    夜已深沉,屋内的灯火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春日的晚风拂过,带来丝丝暖意,让人感到格外惬意。

    秦放是洪武十三年考中的进士,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在这十二年里,一路从底层晋升,坐到了工部尚书的高位。

    他是江南绍兴府山阴人,并非淮系官员。

    说来也巧,他刚中进士那会儿,胡惟庸和李善长就被朱元璋查办了。

    从那以后,他们这些非淮系的官员才有机会跻身朝廷的核心圈子。

    秦放能力卓越,既是一位关爱百姓的好官,也是一位办事干练、能力出众的官员。

    在朝廷中,他不攀附任何势力,既不会去阿谀奉承别人,也不会刻意讨好谁。

    然而今晚,一切似乎都有些反常。

    皇城的守卫突然加强了戒备,户部、吏部和礼部的三位堂官也在夜里匆忙离开了衙门。

    秦放心里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可因为宫里没有传唤他,他也没办法进宫了解情况。

    整理好案头的文书后,秦放熄灭了灯,准备回房休息。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谁啊?出什么事了?”

    秦放疑惑地重新点燃了桌上的铜灯。

    只见工部侍郎神色慌张地拿着一份宁波卫送来的文书匆匆走进来。

    “秦大人,大事不好了!”

    秦放心里“咯噔”一下,这么晚了,以工部侍郎的身份,若不是发生了极其重要的事,是不会来打扰他的。

    除非……

    真的出了天大的事!

    秦放不禁打了个寒颤,赶忙急切地问道。

    “快说!到底出什么事了?”

    工部侍郎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声音颤抖地说道。

    “宁波卫那边发现了瘟疫……”

    “看样子,很可能是疟疾!”

    疟疾!

    秦放听到这两个字,身子猛地一震。

    这两个字,他已经几十年没怎么听到过了。

    上一次看到有关“疟疾”的记载,还是在元史上。

    据记载,六十年前,云南行省爆发过一场大规模的疟疾瘟疫。

    当时,元政府面对疫情毫无应对之策,甚至直接放弃了云南行省。

    那场瘟疫,导致两万三千六百多人,因感染疟疾失去了生命。

    这种瘟疫在南方由来已久,历经千余年,一直都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

    一旦感染,几乎很难生还。

    秦放满心狐疑,看着工部侍郎,不解地问道。

    “宁波卫发现了疟疾,为什么要将文书送到咱们工部?”

    工部侍郎脸色变得煞白,战战兢兢地答道。

    “瘟疫的源头是从交趾来的,就是那群护送铁梨木的交趾军兵……”

    秦放愣了一下,问道。

    “他们眼下不是在火器监吗?”

    工部侍郎点头说道。

    “是啊!所以下官才觉得事情很不妙!”

    “秦大人,您得赶紧下令预防啊!要是这疟疾散播开去,咱们工部从上到下怕是都得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