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564章还有半个月,咱让很多人给你冠礼

第564章还有半个月,咱让很多人给你冠礼

    王强倒吸一口凉气,震惊地看着他,呆呆地说道。

    “你官升一级了?”

    此时,王强的眼睛都红了,满是羡慕和嫉妒。

    在大明,想要非正常升迁一级谈何容易,可现在……怎么就这么轻松实现了?

    王强愣了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地说道:

    “那……那就恭喜白大人了!”

    “你快说说,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白光升先是环顾了一下四周,这才压低声音说道。

    “他真的还活着!”

    “王大人放心,用不了多久,你就全都明白了!”

    说完,他大笑着离开了。

    只剩下了一脸迷茫的王强,还蹙眉留在原地。

    他还活着?

    这是何意?

    究竟是谁啊……

    等等!

    王强看着白光升离去的背影,不禁浑身一颤。

    他说的,该不会是皇长孙吧?

    难道他这次的升迁,和皇长孙有关?

    朱府。

    细雨轻柔地洒落在院落里,一切又恢复了宁静祥和。

    朱小宝对躺在树下摇椅上的朱元璋说道:

    “爷爷,我昨日上街,瞧见有人冒充皇长孙。”

    “哦。”

    朱元璋不知在想什么,只是随口应了一声。

    朱小宝突然没头没脑地问道。

    “他为啥也说自己八岁前的事都记不清了呢?”

    朱元璋没有回答,反而看着朱小宝问道。

    “半个月后,你就要行冠礼了,你想要点啥?”

    朱小宝摇了摇头。

    “我也没啥想要的,说实话,这冠礼对我来说也没太大意义,爷爷您就别忙活了。”

    老爷子笑道。

    “那哪行啊?你可是咱最疼爱的大孙子。”

    沉默了片刻,他又看着朱小宝说道。

    “到时候爷爷带你去个好去处,让好多人一起为你举行冠礼仪式。”

    朱小宝笑问道。

    “怎么,难道还能去天上不成?能有啥好地方?”

    朱元璋神秘地笑了笑。

    “总之不会让你失望,肯定让你风风光光地完成冠礼。”

    “你都十八了啊!”

    “孩子,长大了,以后就得扛起更多的责任了。”

    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说道。

    朱小宝看着老爷子一脸感慨又满怀期待的样子,眼中还闪着光芒。

    他拍了拍胸脯,保证道。

    “爷爷您就放心吧,我肯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朱元璋说道。

    “好小子!咱就喜欢你这有担当的劲儿!”

    快到六月时,应天城里已鲜少有人再冒充皇长孙的了。

    但有关皇长孙的话题,仍是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知从何时起,应天城仿佛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所有人都隐隐有预感,似乎有大事即将发生。

    五月底,两匹快马向着皇城内疾驰而来。

    进皇城后,骑士们立即下马,又迅速朝皇城奔去。

    户部、兵部各一人,看起来似乎真有重大事情要发生。

    五月底,天气已然有些燥热。

    应天城很少下雨,所以热得让人有些难受。

    各部堂的值庐里,都放着窖藏的冰块用来消暑。

    一大早,兵部左侍郎钟勖就来了值庐。

    他热得汗流浃背的,一坐下,就拿起冰块“嘎吱嘎吱”地嚼了起来。

    钟勖最近这段日子过得挺顺心。

    半月前,第一批船只从东南沿海起航,开始试航下西洋。

    这么大的功绩虽由工部推动,但日后后人提及下西洋,肯定也会想到兵部,想到他钟勖。

    这可都是能载入史册的政绩,光是想想,钟勖就激动不已。

    不管如何,下西洋一旦成为重要国策,那兵部的地位肯定就会大幅提升。

    而下西洋需要的钱粮,都是由兵部掌管的。

    此外,还得征调大量人力和能工巧匠,这一切都预示着兵部的权力将会扩大。

    钟勖满脸带笑的翻看着案牍上的题本,这都是需要他审核的地方上申请军费和扩充兵力的奏疏。

    他今倭国闲来无事,可当书吏急匆匆地送来了泉州的奏报后,他皱起了眉头。

    钟勖疑惑地翻开奏报,只见上面写着。

    “泉州知府周佑禀奏:近日外海有海路巡检送来急奏,兵部员外郎方暹抑郁而死,船队祈求返航,奏请兵部批允……”

    方暹……死了?!

    钟勖仔细看完奏报后,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人……怎么会抑郁而死?

    这未免也太离奇了吧!

    此时,钟勖额头上已满是汗水。

    半个月前,自己还在奉天殿夸下海口,说要是兵部连这点事都办不好,以后就不再参与航海相关事宜!

    当时蓝玉还在奉天殿公然说兵部不行,出海会死人。

    蓝玉这个挨千刀的乌鸦嘴!

    钟勖看完奏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混账东西!”

    “方暹,你……你简直就是个蠢货!”

    “明明航海前还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出问题,还说什么自己是水上长大的!航海根本不在话下!”

    “这……这怎么才半个月,你就顶不住了?!”

    “死法那么多,你居然抑郁而死!这不是狠狠打兵部的脸吗?”

    千挑万选的,才选出来这么个人,结果半个月就出了事!

    这让他兵部的脸,以后往哪儿搁啊!

    若是蓝玉知晓了此事,岂不是得笑话死?

    随后,他又拿起奏报,盯着看了许久,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只是脸色明显十分难看,眼神也阴晴不定。

    过了好半晌,他突然说道。

    “走!去找茹尚书!快!”

    其实,他是真的没脸去见茹瑺的。

    茹大人都一把年纪了,也不晓得受不受得住这个打击!

    眼瞅着兵部就要跟着下西洋的事水涨船高了,却闹出个这么大的笑话来!

    茹大人的晚节,恐怕是要保不住了啊!

    没一会儿,钟勖就气喘吁吁的找到了茹瑺,他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

    “茹尚书!出,出大事了啊!”

    茹瑺正喝着茶,见来人是钟勖,便有些不耐烦的轻轻抿了口茶。

    他快要退休了,为人处事都很是随性。

    而后,他慢悠悠地说道。

    “究竟什么事啊?慌慌张张的。”

    钟勖咽了一口唾沫,接着说道。

    “茹尚书!真的出大事了……”

    虽说钟勖已经四十三岁了,但在茹瑺看来,还是太嫩了,沉不住气。

    茹瑺笑着说道。

    “别急,你喘口气慢慢说,这天又塌不下来。”

    茹瑺为人豁达随性,他比朱元璋小一岁,按照惯例,六十五岁早该到了致仕的年纪,理应回家安享晚年。

    可皇爷一直没选定兵部尚书的继任者,所以茹瑺今年还在兵部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