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632章国朝事情太多,找个合适的时机给你名份

第632章国朝事情太多,找个合适的时机给你名份

    没过多久,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就走了进来。

    蒋瓛行礼道。

    “卑职参见皇爷。”

    朱元璋表情严肃地吩咐道。

    “你安排锦衣卫去兵部尚书、兵部左右侍郎的府邸附近监视,他们每天见了何人,做了何事,说了何话,都要详细的汇报给咱。”

    “卑职遵旨!”

    朱元璋挥了挥手,蒋瓛便躬身退下了。

    蒋瓛离开后,老爷子招呼朱小宝道。

    “大孙,坐到咱旁边来。”

    朱小宝明白,朱元璋肯定有重要的话要同他说,于是赶忙走上前去。

    朱元璋从案几上拿起一封兵部的奏疏,说道。

    “这是巡查川蜀的兵部给事中呈上来的,你瞧瞧吧。”

    朱小宝赶忙接过奏疏打开,上面的内容让他心头一震。

    刚看了一会儿,他就紧张得心跳加速,冷汗直冒。

    原本的兵部给事中是铁铉,因为朱小宝的缘故,铁铉被调为了东宫宾客。

    现任的兵部给事中叫王莽,他在奏疏里说,洪武二十三年西川发生叛乱时,凉国公蓝玉和指挥使瞿能和一同入川。

    当时,蓝玉在蜀王府安排了几名心腹亲兵。

    而且,这些留在蜀王府的亲信,经常在川蜀与应天之间往来。

    川地百姓于今年年初,在峨眉山供奉蜀王画像,引得万民跪拜。

    综合这些情况,王莽在奏疏中怀疑蓝玉想勾结蜀王,图谋不轨。

    朱小宝大惊,连忙道。

    “皇爷爷……”

    朱元璋打断了朱小宝,低声问道。

    “大孙,你觉得蓝玉可是真的打算勾结蜀王谋反?”

    朱小宝心里十分纠结,实在不清楚该怎么开口。

    只能说道。

    “皇爷爷恕罪,孙儿愚钝,想不明白。”

    “呵呵。”

    朱元璋笑了几声,看着朱小宝说道。

    “你可不是愚钝,而是太聪明了,不想掺和这事儿!”

    “可惜啊,这世上的蠢人太多了,贪欲太重,难免就会干出蠢事来。”

    朱元璋也没说明这句话的意思,这让朱小宝心里更加着急了。

    没等朱小宝开口,朱元璋便接着说道。

    “或许,他们现在还没有谋反的行动,是因为他们清楚咱还在位,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但要是咱不在了呢?”

    “就算他们现在没有谋反的举动,可要是有了谋反的心思,或者这心思连他们自己都没发现,但谋反的种子可能已经在他们心里种下了。”

    “他们是在等咱年老体弱呐……”

    说着,老朱又看了一眼朱小宝,继续道。

    “权力容易让人产生野心,要是他们不再满足于拥戴你,而是想胁迫你,在背后操控咱朱家的江山,那该怎么办?”

    朱小宝想要阻止老爷子继续往下说。

    他心里清楚,要是任由老爷子这么想下去,蓝玉等人恐怕就要大难临头了!

    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个兵部给事中到底怀着什么心思?

    到底为何要弹劾蜀王?

    又为何要针对蓝玉呢?

    朱元璋身为帝王,自然有充足的理由去怀疑蓝玉等人对朝廷是否忠心。

    在他心中,江山的稳固是至高无上的,任何可能危及皇权的因素,都会被他仔细考量。

    然而朱小宝的想法和立场却大不相同。

    即便蓝玉与蜀王的事情属实,朱小宝也决心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蓝玉。

    因为朱小宝深知,大明的未来需要蓝玉这样的人来稳固根基。

    当下局势严峻,北疆朱棣的野心昭然若揭,时刻觊觎着皇位。

    在这样的局面下,蓝玉作为军中的关键人物,是朱小宝不可或缺的助力,他绝不能失去蓝玉。

    朱小宝打心底里信任蓝玉,坚信他不会做出背叛朝廷的事。

    但朱元璋在位多年,生性多疑已是众人皆知。

    自古以来,每一位皇帝都渴望江山永固,一旦察觉到有人威胁到皇权,必然会采取措施将其铲除。

    在皇帝的世界里,只要存在威胁,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被牺牲的对象。

    朱小宝赶忙劝说道。

    “皇爷爷,咱们可不能仅仅凭借猜测,就给蜀王和蓝玉定罪名啊!”

    “蜀王毕竟是您的亲生儿子。”

    朱元璋神色平静,语气中带着几分复杂,回应道。

    “哼!亲情?可他也是蓝玉的亲女婿。”

    “这么多年没在身边,谁清楚这亲情还能剩下多少?”

    说完,他又含糊地补充了一句。

    “希望只是咱想多了吧,过两天咱去试探试探蓝玉。”

    说完,他看向朱小宝,叮嘱道。

    “蓝玉是你亲舅姥爷没错,可咱是你亲爷爷,谁跟你更亲近,你心里应该有数。”

    “这几日就别和蓝玉接触了,更不能给他通风报信,听到了吗?”

    朱小宝连忙应道。

    “孙儿自是跟皇爷爷最亲了,孙儿心里都明白。”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明白就好。”

    “对了,你明日去趟国子监。”

    朱小宝疑惑的问道。

    “啊?为什么突然让我去国子监啊?”

    朱元璋解释道。

    “方孝孺和刘三吾希望你去国子监和一些人见见面,总之对你没什么坏处。”

    朱小宝点头应道。

    “好。”

    朱小宝见朱元璋十分疲惫,便站起身来,轻轻帮他捏起了肩。

    “爷爷,批奏疏别太辛苦了,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朱元璋闭上眼睛,享受着朱小宝的按摩,感慨道。

    “身为一国之君,哪能不累?”

    “最近事情太多,你那边事儿也不少,等你这段时间忙完,也来帮爷爷批批奏疏。”

    接着,他话锋一转。

    “大孙,你清楚刘三吾和方孝孺为何让你去国子监吗?”

    “他们是想把你介绍给更多的文人,让这些人都支持你。”

    “呵呵,皇位传承是咱老朱家自己的事,咱还需要他们的支持?”

    “不过他们也是为了你好,咱也就不多说了。”

    他继续又道。

    “这天下的担子可不轻啊!”

    “两河发大水,耗费了户部大量的积蓄,现在户部的银子都快见底了,夏粮税收刚收上来,还是不够用。”

    “你在交趾赚的那十三万两银子,也该送到户部了,往后可不能只盯着交趾那点地方,要把眼光放长远,关注整个天下才是。”

    沉默片刻后,朱元璋再次开口。

    “国家的担子太重了,咱也该找个合适的时机给你名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