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642章不准叫大侄,要叫姐夫

第642章不准叫大侄,要叫姐夫

    朱栋转了转眼珠,望着欲言又止的朱允炆,说道:

    “你还没背呢!”

    朱允炆一愣,瞬间难堪得无地自容。

    他读过多次《大学》,说出几句书中的名言还尚可,但若让他通篇背诵,他实在做不到。

    朱元璋瞥了朱允炆一眼,见他犹豫的模样,心中已然明白。

    他刚还生着闷气,如今见几个小皇子如此聪慧,心中颇为宽慰。

    原来并非老朱家的子孙愚钝,而是夫子的教学方法有误。

    朱元璋盯着齐泰,冷声道。

    “好好琢磨琢磨如何教学,莫要刻板地死抠学问。”

    “这样吧,今后国子监的课业,每四日休一日,每半月休两日。”

    这话一出,小皇子们顿时欢呼。

    “父皇威武!”

    这群小皇子崇拜的目光,忽然让朱元璋生出一股莫名的成就感,但仍板着脸道:

    “日后若完不成夫子布置的课业,便休想休息。”

    小皇子们赶忙点头应下。

    见朱元璋要走,朱小宝这才赶忙道。

    “皇爷爷,那啥…我日后就不用来国子监上课了吧?”

    朱元璋看了朱小宝一眼,甩袖而去,冷声丢下句。

    “谁能玩得过你?”

    朱小宝挠了挠头,咧嘴笑了。

    老朱一走,朱小宝赶忙走到几位夫子跟前,弯腰抱拳行礼,恭敬道:

    “诸位先生,学生方才太过鲁莽,多谢诸位先生包涵,学生知罪。”

    几位夫子对视一眼,随即放声大笑道。

    “是我等考虑不周。”

    “皇长孙的才学,不该困于国子监这弹丸之地。”

    “我等本想尽些薄力,将皇长孙的学问教得更精,却是我们自不量力了,原来长孙殿下的才智,早已远超我等,惭愧惭愧。”

    朱小宝正色道。

    “诸位先生千万别这么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弟子未必不如师,师未必贤于弟子。”

    听闻此言,一众夫子肃然回应朱小宝。

    “此话在理。”

    苏伯衡与胡瀚更是抱拳行礼。

    “皇长孙的格局眼界,实非我等能及,我等不愿将殿下困在国子监,还请殿下另谋良师。”

    朱小宝道。

    “若有闲暇,诸位先生可来东宫论学。”

    一旁的齐泰心中暗骂。

    方才这小子装模作样,又是说自己才疏学浅,又是要回东宫闭门苦学的!

    简直胡扯!

    他分明是瞧不上老夫做他先生!

    如今朱元璋一走,这小子便露出真面目,丝毫不顾情面!

    他越是与那群夫子客套,越是在践踏自己的尊严!

    简直阴险至极!

    朱小宝思索片刻,又朝齐泰道:

    “先生,那我便先走了。”

    齐泰愣愣地“哦”了一声。

    皇长孙这是叫自己先生了?

    方才还在戳人痛处,此刻竟还能厚着脸皮喊先生?

    齐泰张了张嘴,欲言又止,只能呆立原地,眼睁睁看着朱小宝摇摇晃晃的离去。

    等朱小宝离开后,以刘三吾为首的几位夫子也有说有笑地离开了。

    他们望着朱小宝的背影,眼中多了几分欣慰与自豪。

    “方夫子,刘夫子,你们这不地道啊!皇长孙有这般本事,你们却瞒着!”

    刘三吾赶忙赔笑道:

    “哎呀哎呀,今晚请诸位吃酒如何?”

    “老夫觉得可行!”

    胡瀚感慨道。

    “皇长孙有雄才大略啊!方才那般局面,仍能应对从容,连一丝怒气都未显露,这般胸襟,老夫自愧不如。”

    苏伯衡点头。

    “长孙绝非池中之物!”

    “哈哈哈……”

    几位夫子笑意盎然。

    “今日必当不醉不归!庆祝大明再出明君!”

    “善哉!妙哉!”

    等一众夫子离去,小皇子们再也按捺不住,齐声高呼。

    “大侄威武!”

    唐王不悦道。

    “叫姐夫!没规矩!”

    “啊?为什么要叫姐夫呀?”

    “让你叫就叫,哪来那么多话!”

    “哦哦。”

    “你们真是厉害呀,连《大学》都能背下来!”

    朱模淡淡道。

    “这不难吧。”

    朱栋也晃着小脑袋说道。

    “是啊,这很难么?”

    见这群孩子笑闹着,齐泰和朱允炆的脸色愈发难看了。

    等朱小宝回去时,沐春三兄弟早已在东宫候着了。

    见他回来,纷纷抱拳行礼。

    “臣等参见殿下。”

    沐春笑道。

    “皇爷已批准将火器调至交趾,眼下正秘密运往通淮门外,我等今日便要离应天,特来向殿下辞行。”

    朱小宝连忙道。

    “几位兄长无需多礼,路上务必小心,这批火器容不得半点差池。”

    此事关乎南疆海军建设,火器与银钱不同,若遭劫,银钱损失尚可弥补,但若火器落入他手,极可能给大明带来大祸!

    沐春三人正色道。

    “殿下放心,此次押运人手充足,护卫精良,路线唯有我三兄弟知晓,若再出纰漏,我等提头来见!”

    朱小宝道。

    “诸位言重了,总之务必谨慎。”

    原本朱小宝想借押运火器试探兵部,最终却打消了念头。

    这批火器太过紧要,他不敢有丝毫马虎,生怕弄巧成拙,追悔莫及。

    沐春抱拳,沉重点头。

    “好,祝殿下早日定储。”

    这话颇为大胆,朱小宝狐疑地看向沐春。

    沐春道。

    “此处无外人,我三兄弟便直言了。”

    “殿下,大明储君之位至关重要,需尽早让皇爷定下。”

    “我等自然盼着殿下为储,有无储君之位,差别天壤,唯有名正言顺,我等方能光明正大地拥戴殿下。”

    “殿下且先放下其他,尽早让皇爷将此事定下来才是关键!”

    这话虽有僭越之嫌,朱小宝却明白他们是在表忠心,遂重重颔首。

    “明白了。”

    沐春爽朗一笑。

    “殿下保重,我等告辞。”

    朱小宝点头。

    “我送诸位出宫。”

    谨身殿。

    朱元璋收到了有关核查蓝玉与蜀王通信之事的密报。

    锦衣卫暗访后,证实了兵科给事中的弹劾,蓝玉与蜀王近期确有频繁密联,但密报中并未截获信件内容,这让朱元璋疑心大起。

    他的食指不停地叩击着桌案,良久之后,他面色陡然狠厉,大喝道。

    “来人!”

    “宣蓝玉觐见!”

    西边天际漫染着红彤彤的晚霞。

    初秋的夜,总是格外绵长。

    黄昏已至,天色却尚未完全沉暗。

    落日余晖里,朱小宝亲自送沐春三兄弟步出皇宫。

    巍峨皇城矗立眼前,六朝古都的沧桑古朴之气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