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要有远见(第1/2页)
在孙久玲一番试验性的操作下,第一锅肉终于出锅了。
还没吃,光闻着蒸汽里的香味儿,秦晓月嘴里就已经小河淌水哗啦啦了。
“秦晓月,看看你,还不如大花和小旭呢。”
苏曼音嘴上责怪,还是切了几块小肉,放到碗里递给了闺蜜儿媳。
“拿着,跟大花和小旭一块儿吃去吧。”
“才这么点啊!”秦晓月嘟着嘴,有些不满意。“还要三个人分着吃。”
“这是我们的第一桶金,你都吃了,以后搁啥赚钱?”
苏曼音拿了一个白吉馍,用切过肉的菜刀切开,接着又用汤匙浇上一些汤汁。
“饿了就吃这个,管饱。”
秦晓月接过白吉馍,眼里全是鄙夷。
“小妈,要不要这么可怜啊。”
“你就知足吧,所谓不经一番寒彻苦,哪来梅花扑鼻香!”
“好了,我错了,我老实啃馍。”
一旁的孙久玲听到苏曼音念诗,不由惊讶起来。
“妈,你上过学?”
苏曼音笑着点点头,“嗯,上过呀,你没上过吗?”
孙久玲尴尬地摇摇头,苏曼音突然发觉自己好像说错话了。
孙久玲是农村来的,那个贫苦年代,她还真有可能没上过学呢。
“我脑子笨,家里又穷,所以就没上啥学。”
孙久玲一边忙乎拾掇,一边自顾自地谈起家事。
原来她在家中排行老四,上面两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
“不对呀,你不是排行老四,怎么上面只有两个姐姐?”
正啃着汤汁蘸馍的秦晓月,好奇地问道。
“不应该排行老三吗?“
“我前面还有个三姐来着,三岁时得了病,没救回来,死了。”
提起往事,孙久玲感慨许多。
“听我妈说,三姐长得很漂亮,走的时候,还在我妈怀里,乖巧给我妈擦眼泪,让她别哭呢。”
苏曼音听着孙久玲的讲述,有些庆幸,自己没有穿越到那个年代。
“你妈妈真伟大。”
许久,苏曼音这样说。
中午,苏曼音让孙久玲将周卫民喊来,一块儿在家吃饭。
“妈,这些肉不是留着卖吗?”孙久玲不解的问道。
苏曼音跟变魔术一般,从一旁的木碗柜里,取出一个二碗,里面还留着一小方肉。
“我特意留下了一点肉,留着中午包饺子吃呢。”
“行,那我回家再割点韭菜来。”
“二嫂,酸菜还有没?”秦晓月嘴馋地问道,“上次的酸菜馅饺子,真没吃够呢。”
“没了,上次赶巧遇上卖的,等哪天赶集,我遇上再买点。”
赶集?这县城还有集呢,大集上,会不会有卖肉的呢?
苏曼音脑子闪过这个念头,可中午吃饭时,周卫民说不可以。
“猪肉羊肉等只能去副食品店买。”
周卫民吃着饺子,解释道,“咱们城里的集,最多只能买些板油。”
“上次的酸菜馅,就是用熬油的油滋乐拌的。”
孙久玲从旁边解释,秦晓月一头雾水地看向苏曼音,低声问道,“啥是油滋乐?”
“就是熬猪油剩的油渣。”苏曼音淡淡解释,“既然板油放开了,那肉估计也快了。”
记忆里,肉票要早于粮票先取消,而一九八二年,正是关键的一年。
所以一定要抢先占住这个创业的先机。
隔了一条街的周德顺家,王桂花刚做好饭,儿子周卫国便阴着脸进了屋。
看到桌子上,又是土豆白菜和咸菜,不由脸又黑了一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017章要有远见(第2/2页)
“咋了老儿子,”王桂花将拧干毛巾递过来,“又馋肉了?”
周卫国接过毛巾,在脸上胡乱擦了一下,直接甩给母亲。
“哼,二哥他们去大娘家吃饺子去了,他们都没喊你们!”周卫国气恼道,“我在后面听得真亮的,是韭菜猪肉馅儿的呢!”
“啥,他们去小嫂子那里吃饺子,还是肉馅的!”
盘腿坐在炕桌旁的周德顺,听小儿子这么一说,不由震怒。
“这两个败家的小寡妇,这是要把大哥的抚恤金都霍霍了啊!”
“这个苏曼音真是心眼儿多,竟然把卫民一家拉拢去了。”
王桂花很生气,“之前咱们被她当枪使,人家从一开始,就把咱们刨出去了。”
“不行,不能让他们这么霍霍。”
周德顺说着,便下地穿鞋,准备走一遭,结果腿刚迈到门槛,又缩了回来。
“卫国,你说你二哥卫民也在?”
“对啊,他们一家都去了。”
周德顺眉毛一耷,又转回身上了炕。
“爸,你咋不去了?”
周卫国疑惑,一旁的王桂花却清楚明白,她丈夫是顾忌周卫民。
那小子看着老实,真要护起犊子,三个周德顺都是白给。
“吃饭,这件事还得合计合计。”
周德顺心里盘算着,将老婆王桂花拉到身边。
“桂花,明儿你去县城,给那边打个电话,看看那边,有啥关系不。”
王桂花一听要联系那边,顿时眼前一亮。
早该这样了,他们可是冒了多大的风险啊,到头来就想几百块打发了,开什么玩笑。
午饭过后,苏曼音将周卫民留下。
“出摊得需要一个小炉子,这肉得时刻保持温热状态,这馍也得热热才好吃。”
苏曼音想起记忆里的味道,拿笔在纸上画了画。
“大致就是这个模样,卫民,你能搞到这样的炉子和炊具吗?”
周卫民看了看,思索片刻点点头道,“不复杂,家里正好有个废弃的油桶,我下午去机械厂找伙计问问,晚上给你回话?”
“行,小妈的生意,明天能否顺利开张,可就指着你们两口子了。”
苏曼音打趣儿说,但周卫民和孙久玲却觉得备受鼓舞。
难得有人,这么相信他们这一对老实夫妻。
“卫民,你对机械原理这么熟悉,又有这样的朋友,应该好好学习,进修一下。”
苏曼音语重心长道,“有了本事,以后自己也可以开个修理店啥的。”
“妈,卫民现在是国营纺织厂的职工,很稳定的。”孙久玲自豪着。
苏曼音叹气,稳定不了几年的,这个时候不抓住机遇,错过风口就晚了。
“卫民,久玲,你们都是能吃苦的人,总之妈鼓励你们上夜校,多学点东西,不亏。”
苏曼音真心希望,这两个人可以凭借本事,走上富裕道路。
“这样,日后你们想好了,上夜校的钱妈出,咋样?”
一旁的秦晓月猜到苏曼音心里的想法,便附和道,“没人看孩子,我帮你们看。”
话都说到这里,周卫民两口子再不答应,就显得有些拿乔了。
“行,我听小妈的。”
周卫民想起之前种种,他决定相信苏曼音。
等人走了,苏曼音好奇道,“秦晓月,啥时候这么大公无私了。”
“做人,要有远见嘛。”秦晓月诡笑道,“他们是知恩图报的那种人,等他们赚钱了,我们就可以躺平了,我猜的对不对,小妈闺蜜!”
苏曼音眉头一皱,对个茄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