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灯塔(第1/2页)
许星欢摸了摸他们的头,目光落在不远处恭敬侍立的林盎然身上。
“老板。”林盎然躬身行礼。
她作为浮云学宫的招聘的总负责人,这几个月几乎是以学宫为家,整个人清瘦了不少但眼神却愈发明亮,充满了一种理想主义者独有的光辉。
林盎然从随身携带的平板中调出一份文件,“这是所有核心教职员工的最终评估报告……”
“高中目前直接收新高一学生,外加幼儿园至初三的学生,目前报名人数已经高达两万三千人。”
许星欢的目光落在林盎然那份详尽的报告上。
两万三千人,这个数字对于任何一所新建的学校而言,都是一个足以让创始人从梦中笑醒的奇迹。
林盎然为此付出了全部心力,她连轴转了数月,筛选简历,组织面试,敲定每一个细节,亲眼见证着一座教育殿堂变为现实。
“水木大学占地四百六十公顷,在校生近六万。”许星欢的声音很平淡,仿佛在陈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事实,“浮云学宫的占地面积是它的四倍还多。这点人还不够。”
林盎然瞬间哑然。
是了,自己一直站在一个“学校”的框架里思考问题,而山主的格局从一开始就是一座“学城”。
“我明白了。”林盎然深吸一口气,眼中的光芒愈发炽烈,“我会立刻调整方案。人数需要控制在一个具体的范围内吗?”
许星欢的回答干脆利落,“学宫的基础设施是按照二十万人的标准建造的,不用担心。”
林盎然她忽然理解了那些看似“过剩”的设施——国家级图书馆、游泳馆群、大剧院……
原来从一开始,那些就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还有一个问题,”林盎然点开了平板上的另一份文件,那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同一个问题,“最近,几乎所有打来咨询的家长,都在问一件事。浮云学宫,到底教不教修仙?”
这个问题,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时代最敏感的神经。
自从国家公布《基础锻体诀》以来,“修行”二字已经从传说走入了现实。
虽然官方一再强调循序渐进,但谁不想走在前面?谁不渴望得到更系统的指导?
而浮云山,在这个特殊时期作为被央视点名的学宫,自然成了所有人期望的焦点。
“当然教。”许星欢的视线投向京城的方向。
她没有过多解释,“让公关部和招生办做好准备。今晚七点之后,你们可能就没时间睡觉了,做好排班准备,加班工资五倍。”
院子里,只剩下许星欢和两个正在跟妖兽较劲的小家伙。
“师父,你看他!”许寒玉指着正试图爬上阎王后背,却一次次滑下来的司寒商,气鼓鼓地告状。
许星欢看着这一幕,脸上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意。
……
晚上七点整。
华夏国家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准时响起。
自从修仙被公布,观看新闻联播就成了每个人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今天新闻联播的背景不再是熟悉的演播厅而是一幅流淌着水墨丹青的画卷,画卷的中央,赫然是四个大字——华夏薪火。
“观众朋友们,晚上好。”男主持人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全民强基计划’顺利推行,国民身体素质得到普遍提升的背景下,为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科学、安全、有序地步入新时代,经中央研究决定,我国将开启‘修行教育体系’试点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53章灯塔(第2/2页)
随着镜头的推进,一座宛如天宫般的建筑群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中。
“这里是浮云山学宫,是我们这个时代开始的地方。”
镜头拉远,整个浮云学宫的全貌在画面中缓缓展开,其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瑰丽,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浮云学宫,为华夏第一座修行学府试点。旨在探索新时代教育模式,为国家储备并输送顶尖人才。”
“自即日起,浮云学宫将正式面向全国开启招生。”
“学宫将设下三重考验,择优录取。系统修习《基础锻体诀》、《九层炼气法》及丹、器、符、阵等修行百艺。”
“此为灯塔,以照前路。”
如果说,之前的《基础锻体诀》是国家发给每个人的“健身操指南”,那么此刻,国家第一次明确无误地告诉所有人:是的,这里有一所真正的“修仙学校”!
它不仅教,还系统地教!
不仅教吐纳法门,还教炼丹、炼器、画符、布阵!
一瞬间,浮云山集团的官网,继上次之后再次被前所未有的访问洪流冲垮。
这一次,连带着备用服务器,都在三秒钟内化作一片殷红的“404”。
宣传片带来的冲击,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猛烈。
整个国家只剩下一种声音,一个目标——浮云学宫。
第二天清晨,当刘燕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走进办公室时,看到的是一幅堪称末日的景象。
公关部、招生办的所有员工,都像被抽走了灵魂的梦游者。
双目无神,机械地接着电话,嘴里重复着同样的话,
“对不起,官网正在紧急维护……”
“是的,报名方式请等待后续通知……”
“请您理解……”
这还只是因为浮云学宫限定了年龄,最高只招收新高一的学生。
网络上,无数哀嚎已经汇成了海洋。
“我现在大一退学回去重新读高中还来得及吗?”
“三百个月的宝宝不能报名吗?”
京城,某条僻静的胡同里。
一位头发花白,穿着布鞋的老人,正被一群西装革履的男女围在中间。
“王老,我们家那小子,根骨到底怎么样?您给看看,这是刚做的全身检查,所有指标都顶尖!”
被称作王老的老人,是武术大家,一手形意拳出神入化。
灵气复苏后,他成了第一批有“气感”的人,在这片四九城里地位顿时水涨船高。
王老捻着胡须,眼皮都没抬一下。
“根骨之事,岂是西医那些铁疙瘩能看透的?再说,学宫招生,考校三关,老夫说了不算。”
“我们懂,我们懂!”另一个人连忙凑上来,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木盒,“王老,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就求您指点指点,这‘心性’和‘悟性’,该怎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