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回1977:从一把猎枪开始赶山娶老婆 > 第二百八十三章 按耐住火气

第二百八十三章 按耐住火气

    “嚯,人真多!”

    远安县火车站外,两个壮实的小伙,像逛窜货场一样,挤过拥挤的人群,钻入逼仄的站门,来到候车厅。

    说是候车厅,其实就是一个很小的大厅,比两个教室大一些。

    大厅内的装修十分朴素,横梁还是木头的,挂着几个绿皮罩子的灯泡。

    灯泡下,摆了两排木头长椅。

    大厅里等车的人很多。

    两排长椅上,老的抱着小的,男的拖着女的,行李跟人堆得满满当当。

    墙边挂着一个黑板。

    不少人凑到黑板跟前,仔细盯着用粉笔写的列车时刻表。

    陈卫国拉着陈旸,指着他们要坐得那班火车,说道:“还有半个小时发车,傍晚7点到目的地。”

    陈旸看到一天只有这么一趟车,顿时感觉头疼。

    车次少不说,那个年代的绿皮火车,还都是硬座,速度也不快,坐着可不怎么舒服。

    “陈老二,第一次坐火车吧?”

    陈卫国咧嘴笑了笑。

    陈旸闻言,一阵恍惚。

    他回忆起自己上一世,犯了错误离家出走,也是坐的火车,但没买票,走的“特殊通道”,没花一分钱,就到了另一个城市。

    当然,这个经历他肯定没法跟陈卫国讲,只能打个哈哈:“是啊,没坐过火车。”

    “那你今天就赶上了,走吧,咱们先上车。”

    “不用检票吗?”

    “检什么票?那玩意儿上了车再检!”

    陈卫国拉着陈旸,穿过候车厅,直接来到了月台上。

    经过远安县的火车不多。

    两人在月台上,等了十来分钟,一辆绿皮火车进了站。

    “走,上车!”

    陈卫国像个老大哥似的,带着陈旸上了车。

    车厢内,人坐满了。

    陈卫国就带着陈旸,一路走到两节车厢的交汇处,扯出事先揣在屁股兜里的两张报纸,就地铺下。

    陈旸看到这一幕,顿时脸就绿了。

    “陈队长,你买的站票啊?”

    “昂……”

    陈卫国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道:“没办法嘛,咱们中途赶趟,能买到票就不错了。”

    陈旸一听,只能一屁股坐在陈卫国旁边。

    他倒不是讲究什么,只是这趟远门走得很急,还没来得及跟老妈和林安鱼好好道别,心中难免少了些什么。

    火车发动时,陈卫国见陈旸沉默不语,于是主动聊起了自己复员那会儿,从东北坐火车回来的经历。

    从北走到南,想一趟火车坐通是不可能的,陈卫国转了几趟车,坐的基本都是蒸汽车,车厢里全是硬木板凳的座位。

    陈卫国说自己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车,下车时,屁股墩子都是硬的。

    陈旸听着陈卫国的经历,火车也一路摇摇晃晃前进。

    车厢交汇处,还蹲着一对年轻的夫妻,女的抱着一个婴儿,上车后就不停的哭闹。

    陈旸被吵得有些头疼,但看到女的身材瘦弱,一脸的苦相,想来带着孩子也不容易,于是他按捺住了火气。

    至于男的,则跟个无事人一样,在一旁嗑瓜子,瓜子壳还吐到了陈旸腿上。

    陈旸顿时忍不了,站起来一把揪住那个男的,吼道:“你妈的,你媳妇哄不住娃,你也不关心娃是饿了还是怎么的,就他妈的知道嗑瓜子,你怎么当丈夫的?再磕一个试试,老子不把你牙齿打飞,算你属狗的!”

    那男的才一米六出头的身高,被一米八的陈旸拎着衣领,跟拎着猴一样,吓得那男的当场就松开攥紧的拳头

    一把瓜子落地,“哗啦啦”洒得到处都是。

    那女的看到自己丈夫被人拎着,瘦弱的她立马站了起来,对着陈旸就是破口大骂。

    陈旸转头,看到女人脸上原本的苦相,化作充满戾气的凶相,仿佛要生吞活剥了陈旸一样。

    陈旸错愕片刻,顿时就释然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女还年轻,不懂谁在帮她,以后有她的苦日子。

    想到这里,陈旸松开了那个男的,叫上陈卫国,去了别的车厢交汇处。

    两人走了一夜的路,都有些困乏了。

    重新找了位置坐下后,他们背靠的墙壁,渐渐睡了过去。

    中途,乘务员检票,推醒了两人。

    陈旸看了眼窗外,见天边染着红霞,便询问了乘务员时间,得知已经是下午六点半,再过半个多小时就到站了。

    目的地,滇南的一座地级市。

    随着火车进站,陈旸和陈卫国第一时间占住门口的位置,车停稳,门刚打开,两人就飞窜而出,赶在大波人流汇聚之前,出了火车站。

    火车坐完,接下来就是转汽车。

    但现在是傍晚,汽车早就收班了,只能在市里找个地方住一晚,明早再继续出发。

    但两人没办法住招待所,滇南的招待所门口,都站着端枪的警卫。

    别说进去了,就是站在门口停了一会儿,别人都要上来盘问是干什么的。

    索性便睡大街吧。

    陈旸和陈卫国两个大男人,也不讲究,找个了僻静的巷子,往人家门口的台阶上一躺,直接睡了个通天亮。

    第二天一早,两人买了馒头,来到汽车站,上了开往沧源县的长途中巴。

    中巴车出了城,一路往山里钻。

    整个白天,陈旸坐在车上,往左边看是山,往右边看还是山。

    这都算好的。

    如果遇到了钻隧道,整个车厢都黑了下来,车上的人也不吭声,死气沉沉一片。

    好在一路顺利,车在路上没抛锚,山上也没落下来石头。

    下午两点钟的时候,中巴汽车顺利到达沧源县。

    这里接近边境,当地基本都是佤族人,县城的街道上,以土坯房居多,但也随处可见具有佤族风格的干栏式竹木屋,也就是俗称的吊脚楼。

    当然,这里也有邮局和医院,是水泥房子,不过门楣上,挂着具有佤族飞风格的牛头骨。

    陈卫国看到这些牛头骨,就说是在胡闹,只有佤族本地的土财主才会挂,他听自己的那个战友讲过。

    陈旸劝陈卫国别操心这些破事,还是想想怎么找到他的那个战友。

    因为接下来该进班洪山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