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杀敌换媳妇?我一人屠城! > 第167章 太子之位

第167章 太子之位

    “朱如海,你好大的胆子!”

    深夜,御书房内。

    烛火摇曳,将皇帝虞烨的脸庞映照得明暗不定。

    他身旁的魏公公,翘着兰花指,尖细的嗓音如同利刃,直刺向跪在地上的天策大将军朱如海。

    “北莽蛮夷都快打到陛下的卧榻之旁了,你身为天策大将军,竟敢隐瞒军情,欺上瞒下,是何居心?!”

    朱如海跪在冰冷的金砖上,脸色铁青,却只能沉声辩解:

    “陛下明鉴!非是末将有意隐瞒,实是那完颜洪进军之快,匪夷所思!前线传回的战报,更是真假难辨!”

    他从怀中掏出一叠奏章,双手呈上。

    “陛下请看,这是沧州发来的捷报,称已全歼北莽先锋,斩敌三千!这是檀州送来的奏章,说已将北莽大军逼退百里之外,坚守成功……诸如此类的捷报,每日都有十几封!”

    “只有少数真实的战况,混杂在这些谎言之中,要一一甄别,耗时费力。末将也是刚刚才确认,完颜洪已至真定关下!”

    完颜洪一路攻下的城池,大多都是兵不血刃。

    他每到一城,便摆开屠城的架势,扬言带来了十万大军,城破之后将鸡犬不留。

    那些早已被酒色掏空了身体和胆魄的守将,哪里见过这等阵仗,往往是连夜就写好了降书,然后把城门一开,直接投降。

    他们投降之后,又怕被朝廷秋后算账,自然不敢说出实情,只能编造各种谎言,虚报战功,粉饰太平。

    一层骗一层,最终传到京城的,便只剩下了歌舞升平。

    “一派胡言!”

    魏公公大骂,“我看你就是治军无方,怕担责任,才找这些借口!”

    “还有你力保的余宇澄和陈木,他们带着大军驻扎在肃马城,就那样轻易让完颜洪渡河过来了?”

    “他们干什么吃的!”

    朱如海脸色涨红,攥紧了拳头,却又无力反驳。

    “好了。”

    皇帝虞烨终于出声。

    他没有理会魏公公的叫嚣,而是直视着朱如海,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真定关,能否守住?”

    “回陛下!”

    朱如海精神一振,斩钉截铁地答道,“末将已反复确认,这支孤军深入的北莽军,其实只有两万人马!而真定关内,常年驻有京畿卫戍精兵五万,由宿将何威镇守!”

    “末将建议,立刻将京城羽林卫的两万禁军,也派往真定关增援!七万对两万,又有雄关可守,此战,必胜!”

    听到这话,虞烨紧锁的眉头,才稍稍舒展开来。

    他靠在龙椅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和失望。

    “我大虞……当真文弱至此了吗?”

    区区两万蛮夷,竟能长驱千里,如入无人之境,逼得他不得不动用最后的京师禁军去守国门。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末将治军无方,罪该万死!”

    朱如海立刻请罪。

    虞烨摆了摆手。

    他沉思了许久,仿佛在做一个艰难的决定。

    最终,他缓缓开口:“去把老六叫来。”

    “是,陛下。”

    魏公公躬身退下。

    片刻之后,六皇子虞渊,快步走入御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

    “平身。”

    虞烨看着虞渊眉宇间的英气,眼神中闪过一丝期许,“渊儿,北莽人,已经打到真定关了。朕问你,可有胆量,前去杀敌?”

    “有!”

    虞渊闻言,双目放光,豪气干云地抱拳道:“父皇!区区两万蛮夷,何足挂齿!儿臣愿亲率大军,破虏杀敌!”

    “好!好!好!”

    虞烨连道三声好,龙颜大悦,“不愧是朕的儿子!朕今日,便命你为‘破虏大将军’,总领京畿兵马!即刻率领羽林卫禁军两万,再征调京州沿途各城守军三万,共计五万人马,火速驰援真定关,担任守关主帅!”

    “儿臣,遵旨!”

    虞渊领命。

    “陛下,临场换帅,是兵家大忌!”

    一旁的朱如海闻言,却是大惊失色,急忙出声劝阻,“真定关守将何威,乃是我朝宿将,在真定关练兵十余年,威望颇深,熟悉地形,由他担任主帅,方是万全之策啊!”

    “放肆!”

    魏公公立刻跳了出来,厉声呵斥道,“朱如海,你什么意思?何威是名将,难道我朝六皇子,就不是名将了吗?!还有,真定关的兵马,是陛下的兵马,而不是他何威的!”

    他已看出了皇帝的心思。

    陛下权衡多年,今晚终于有了偏向。

    便是要借此机会,扶持六皇子,一扫朝堂之上重文轻武的孱弱之风。

    只要六皇子此战立下不世之功,那太子之位,几乎就是板上钉钉了!

    不过。

    又不能让六皇子完全和武将勋贵绑定,势力膨胀太快,容易失控。

    所以这样安排。

    既能捧六皇子。

    又能让他和武将之间生出嫌隙,不至于拥兵自重。

    此为虞烨最擅长的平衡之道。

    “不敢。”

    朱如海被魏公公一番抢白,怼得哑口无言。

    “好了。”

    皇帝一锤定音,“就这么定了。朱如海,朕再命你为副将,务必全力辅佐虞渊,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

    朱如海无奈地应下。

    “父皇放心!”

    虞渊意气风发,立下军令状,“十日之内,儿臣必将那完颜洪的首级,取来献于父皇面前!”

    ……

    ……

    与此同时。

    三皇子虞子期的府邸内。

    温暖的书房中,熏香袅袅。

    虞子期与崔景相对而坐,正在一局棋盘上厮杀。

    “啪。”

    崔景落下手中的白子,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殿下,消息确凿,完颜洪的大军,确实已经打到了真定关下。”

    “刚收到的消息,朱如海被陛下连夜召进御书房。没过多久,六皇子也被召了过去。”

    “哦?”

    虞子期捻着黑子的手指,微微一顿。

    他抬起头,俊雅的脸上,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父皇这是何意?”

    崔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悠悠道:

    “殿下,您心里应该明白的。”

    “陛下一直不满朝中世家与文官独大,想要扶持武勋,以求平衡。上次那陈木之事,便是如此。如今北莽人又送来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陛下是想让六殿下,去捡一个天大的功劳啊。”

    虞子期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一旦六皇子凯旋,携大胜之威回朝,那这东宫之位……”

    崔景说到这里就停下,静静地看着虞子期。

    书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许久。

    崔景才缓缓放下手中的棋子,轻声道:

    “殿下,到您该做决断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