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劝学》(第1/2页)
“啊,是楚辰,他是楚辰,我认识他,他演唱的几首情歌,都非常好听。”
“是楚辰!是楚辰!”
“听听他想说什么!我觉得楚辰的话,应该有值得听的地方。”
“要不唱一首歌吧,我好想听一下现场版的《你还要我怎样》。”
王诚和尤承平对视一眼。
王诚道:“没想到,你的这个门面担当,还真是很出名啊,一出场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那是,要不怎么叫门面呢。”尤承平一脸骄傲地说道,看向楚辰的眼光中,又多了一丝欣赏。
“但是,光引起学生的兴趣,可是不够的,还得能让他们认同自己的话,耐下心学习,这可不容易。”
“我知道,看看他准备怎么做吧。”尤承平道。
台上。
楚辰冲着众人摆了摆手,说道:“我今天来的任务,虽然也是唱歌的,但却不是唱情歌的。”
“切,那又有什么意思。”
“就是,我们只想听情歌。”
“不唱情歌就算了,别的歌没什么兴趣。”
场间学生,又是一阵哗然。
楚辰笑道:“唱什么歌,咱们一会儿再说,我现在想把我刚刚写的诗,和你们分享。”
“诗?你还会写诗?”
“哦,对了,我想起来了,之前楚辰参加节目时候,就写过一首《回答》,那诗歌听着就杀气四溢,读起来很令人兴奋。”
“我也想起来了。”
“所以,你也想写一首类似《回答》这样的诗歌么?”
楚辰摇摇头:“不是,但我觉得应该也很不错呢。”
“哈,这么自夸真的可以么?”
“你要写什么!写得不好我们可不愿意看啊。”
“就是,这不是汇报演出么?你现场写诗什么鬼?”
楚辰没再说话,转身拿起准备好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字:劝学。
“劝学?还是准备老生常谈那一套么?”
“不想听不想听。”
“没劲儿!”
王诚看着黑板楚辰潦草的字迹,说道:“发心是很好的,就是字写的一般。”
尤承平在一旁跟着笑了起来。
楚辰继续往下写: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王诚点点头:“嗯,这句诗很是浅显易懂,是在提醒孩子们抓紧时间读书,这句写得很好啊。”
楚辰笔走龙蛇,笔触仍旧没有停: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句!这句也很好,跟上面两句其实是一个意思,但却给人一种时间不可浪费的紧迫感。”王诚喃喃道。
一旁的尤承平看完全诗,点点头:“没想到他真的会写诗,还真是多才多艺。”
楚辰将粉笔放下,敲了敲黑板,说道:“我今天想说的话,都在诗歌里了,我想说的是,你们不要以为学习没有意义,学习本身就是意义。”
“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等你老了,需要知识的时候,却拿不出一点知识,这是最恐怖的。”
“尤其是,我们的年华最是短暂,你们现在可能觉得玩耍才是最重要的,那是因为现在你们身体健康,活力四射,我们不是说不让你们玩,而是应该适度玩,将重要经历都留给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3章《劝学》(第2/2页)
学生们有点听进去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楚辰上台后,他们高喊退学的声音,就渐渐褪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专注。
他们虽然还不是很懂诗歌中的含义,但不知怎的,这《劝学》读上两句,就有一种人生不要浪费的意味在心中盘桓。
“所以,你诗歌中的黑发,是指的年轻时候的我们,白首是年老的我们?”有学生提问。
“是的,你们不要以为,年轻和年老还有着相当长的距离,不是这样的,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时间很快。
可能你还没有怎么在意,就老了,大了,到时候年纪大了,脑子不中用了,等你们真正想要读书的时候,也不及现在年少的时候,有记忆力和注意力了。”
“那我们为什么年老就一定后悔?我看我爸爸妈妈就没有后悔啊。”
“没有后悔?”楚辰笑了笑,说道,“你觉得你们爸爸妈妈,是真的没有后悔么?”
“你们的爸爸妈妈,不是没有后悔,而是生活所迫,没有办法,但是你们不一样,你们现在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同时你们还有希望中学这样的免费学校可以上,如果你们不能珍惜,那真是太可惜了。”
“楚辰,虽然你说的,我们还是有点似懂非懂,但是我们从你的诗歌里,能感受到那种大道至简的韵味,我们想问,如果我们学习了以后,是不是也能像你一样,随手就能写出一首诗歌?”
楚辰嘴角上扬。
这些学生,因为《劝学》这首诗,终于有了一点点兴趣。
有兴趣最好,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可以,我觉得!我这首诗其实不算什么,你们将来学习好了,可以写更多更好的诗歌!到时候,你们就是大诗人,大词人,好不好!”
“好!”
学生彻底被激发了兴趣,跟着举着拳头高呼。
“就是你这个字,写得不太好看。”王诚边往台上走,边嘀咕道。
楚辰听到这话,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王诚走到楚辰身旁,冲着楚辰鞠了一躬,说道:“楚辰先生,我要代替我们蓝水希望中学的学生们,向你发出诚挚的感谢。”
“这些孩子,现在可能还似懂非懂,但是我想他们将来,一定会懂得你这首诗歌中,深刻的含义的。”
楚辰嘴角一弯,笑道:“王校长你客气了。”
王诚拿过楚辰的话筒,转身冲着台下说道:“楚辰的这首《劝学》写得好不好?”
“好!”
“很好!”众人高呼。
“回头各班的语文老师,将这首诗歌抄录下去,安排学生们背诵,将其用作座右铭,彻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激情!”
学生们对此倒是没有反对。
因为楚辰的这首诗歌,虽然道理很深,但诗句却是相对简单,很容易识记。
很多学生,这会儿工夫已经轻松将其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