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我靠摸尸杀人,缔造东方日不落 > 第四十五章 陛下派人,应付的办法

第四十五章 陛下派人,应付的办法

    第四十五章陛下派人,应付的办法(第1/2页)

    朱高煦脸上的血色,仿佛被冬日凛冽的寒风尽数抽干,变得一片惨白。

    他并非愚笨之人,只是被一连串的胜利,和父亲前所未有的赞誉冲昏了理智。

    此刻被朱岩一语点醒,那冰冷的现实,宛如一桶冰水,自他的天灵盖倾灌而下。

    令他浑身上下,乃至骨头缝里,都透着彻骨的寒意。

    的确如此,父王是何等人物?

    那是从死人堆中艰难爬出,凭借阴谋、铁血以及无双的勇武,才从一个藩王成就今日地位的绝世枭雄!

    他的疑心比海还要深沉!

    一个原本鲁莽的儿子,在短短数月间,突然摇身一变,成为算无遗策的战略家,成为心怀天下的仁义之君?

    这样的鬼话,莫说父王,就连他自己都难以相信!

    父王会作何想法?他会认为自己的儿子,被妖人蛊惑了吗?

    还是会觉得,有某个自己无法掌控的恐怖势力,在背后操控着自己的儿子,图谋着整个大燕的江山社稷?

    无论哪种情况,对于他朱高煦而言,都无异于灭顶之灾!

    他之前所立下的一切功劳,都将转变为一桩桩罪证。

    那封曾让他欣喜若狂的夸赞信,也会变成一道催命符!

    “朱兄弟,我该如何是好?”朱高煦的声音已然带上了哭腔。

    他那魁梧的身躯微微颤抖,再也不见半分亲王的威严,宛如一个即将被老师责罚的孩子,惶恐而无措。

    他死死地抓住朱岩的胳膊,那双曾经在战场上杀气腾腾的眸子,此刻满是哀求与依赖。

    “你一定要救我,你是我唯一的指望了!”

    看着他这副模样,朱岩内心毫无波澜。

    这一切,在他写下那份东昌方略之时,便已预料到了。

    想要获得朱棣的信任,就必须先让他产生怀疑。

    想要让他彻底相信一个谎言,就必须先让他自己去“查明”真相。

    这是一个局。

    一个专门为朱棣设下的,让他不得不信的局。

    “王爷不必惊慌。”

    朱岩的声音平静而沉稳,宛如一块坚不可摧的磐石,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刻,给予了朱高煦无穷的力量。

    他轻轻拍了拍朱高煦紧抓着自己的手,示意他冷静下来。

    “此事,我早有应对之策。”

    朱高煦猛地抬起头,眼中迸发出希望的光芒:“你有办法?”

    “自然。”

    朱岩的嘴角,勾起一抹胸有成竹的弧度。

    “父王要查,这是必然的,我们无法堵住他的悠悠之口,也阻拦不了他的锦衣卫。”

    “既然堵不如疏,那我们索性就让他去查。”

    “不但要让他查,我们还要主动为他准备好一个,让他深信不疑,并且再也无法怀疑的答案。”

    朱高煦愣住了,完全跟不上朱岩的思路:“准备答案?如何准备?”

    朱岩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声音变得悠远而神秘。

    “王爷,您不妨想一想,一个人为何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除了经历生死,大彻大悟之外,还有一种可能。”

    朱高煦的眼睛亮了起来,他试探着说道:“遇到了高人指点?”

    “正是!”

    朱岩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就是一位高人,一位不问世事,游戏人间,却又身怀经天纬地之才的世外高人!”

    “您之所以能有如此变化,正是因为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这位高人,得到了他的青睐与指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五章陛下派人,应付的办法(第2/2页)

    朱高煦听得热血沸腾,仿佛这一切真的发生过一般。

    “对,就是这样,我遇到了神仙师父!”

    但他很快又耷拉下脸来:“可是我们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位高人?父王派来的人精明无比,随便找个人,恐怕一眼就会被看穿。”

    朱岩淡然一笑:“这个王爷无需担忧,高人,我已经为您挑选好了。”

    “至于如何让父王的使者相信,我自有安排。”

    他凑到朱高煦耳边,将整个计划,一字一句地,清晰无比地说了出来。

    朱高煦的眼睛,越听越亮,脸上的恐惧与慌乱,逐渐被一种极致的兴奋与崇拜所取代。

    听完之后,他看着朱岩,宛如在看一个真正的神仙。

    这计策,环环相扣,天衣无缝!

    他甚至觉得,自己或许真的遇到了一个游戏人间的神仙。

    而这个神仙,此刻就站在他的面前。

    ……

    不出朱岩所料。

    东昌大捷的消息传遍天下十天后,一骑快马,便从济南大营疾驰而来,进入了北平城。

    来者并非普通的信使。

    而是燕王朱棣身边,最信任的心腹太监郑和。

    没错,就是那个未来七下西洋,名垂青史的三宝太监郑和。

    此刻的他尚且年轻,但身材高大,面容沉静,一双眼睛深邃如海,看不出任何情绪。

    他奉燕王之命,前来为高阳王贺捷。

    但真正的目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王府之内,朱高煦早已按照朱岩的安排,摆开了阵势。

    他热情地接待了郑和,对于东昌大捷,他只字不提自己的功劳,反而满脸感慨与敬畏。

    “郑公公有所不知,高煦能有今日,并非我天资聪颖,实乃是遇到了一场天大的机缘。”

    郑和眼帘低垂,恭敬道:“哦?奴婢愿闻其详。”

    朱高煦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向往之色:“数月前,我在城外散心,偶遇一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道长。”

    “他见我第一面,便说我骨骼清奇,有九五之相。”

    说到这里,他连忙打住,仿佛说漏了嘴,有些惶恐地看了郑和一眼。

    郑和的眼皮微微一跳,脸上却不动声色。

    朱高煦继续道:“我本不信这些,但那位道长却将我的过往,我的心事,说了个分毫不差。”

    “我惊为天人,当即拜倒,恳请他收我为徒。”

    “那位兵马冢的仁义之策,和东昌决胜的方略,其实都出自于我师父他老人家的指点。”

    郑和终于抬起头,目光如炬,直视着朱高煦:“殿下,王爷对您这位师父,十分好奇。”

    “特命奴婢前来,无论如何,也要见上一面,代王爷聊表谢意。”

    来了!

    朱高煦心中一稳,脸上却露出为难之色。

    “郑公公,这恐怕行不通,我师父他老人家乃是方外之人,最不喜见俗世权贵。”

    “他曾言,与我乃是宿命之缘,指点我一番,缘法尽了,便会离去,我求了许久,他才答应在北平多留几日。”

    “他有令在先,绝不见我之外的任何人。”

    郑和眉头微蹙:“殿下,王爷的命令,奴婢不敢违抗,若见不到这位高人,奴婢无法复命。”

    朱高煦沉吟片刻,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这样吧,我再去求求师父。”

    “他见你肯定是不肯的,但让你在远处看一眼,或许还有可能,成与不成,我不敢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