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天命浮沉录:天玄之心 > 东皇天国篇 第二章 盛世气象(九)

东皇天国篇 第二章 盛世气象(九)

    东皇天国篇第二章盛世气象(九)(第1/2页)

    八月十五,是人族的中秋节,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值此佳节,远在他乡的亲人纷纷踏上归途,盼望与家庭团聚。即便无法返乡,也会把满腔的思念寄予明月。圆月之下,家的温暖与离愁别绪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浓烈。

    在东皇天国,人们十分重视这个日子。

    但这段时间,更是因为好喜楼之事,城内外都加紧了巡查,这力度也达到了近十几年来最严格。

    八月十四夜,东宫。

    上官振铎还未寝,一位下属进来禀报最近发生的大事。

    “禀报太子,西方有大事发生。”

    上官振铎放下手中的笔:“本宫现在有时间,你说来听听。”

    “前几日,‘苍国’与‘西皇天国’正式决裂,西皇天国发动侵略,两国大战于函关,苍国落败。”

    “西皇天国真会挑时候。”上官振铎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淡淡忧伤,“战争,费财费民,实乃无用。”

    “可知道原因?”上官振铎又问。

    “还不知,属下看来,更像是单纯的侵略目的。”

    “嗯?”他想了想:“算了,欺负小国这种事,也只有西皇能做得出来。”

    “最近城里有什么事吗?”

    “圣主亲谕要加紧巡查,所以近日都无事。”

    “嗯,你退下吧。”

    “喏。”

    ……

    白风凌觉得最近几天无所事事,实在很闲。

    这些日子确实是熟悉了这里的生活,但现在因为之前好喜楼的事情,徐灵均决定不允许他外出丞相府,而且上官廷也把话说得很清楚,要保护好天玄使。

    所以属于是被软禁了。白风凌很烦恼。

    徐灵均等朝中人士一直在调查那晚的刺客,但是目前没有多少进展。

    这几天,白风凌时不时听到外面有人在喊,应该是在张罗着节日的事情。

    真到了那晚,盛会大成,街上人来人往,庙前勾栏,水泄不通。

    与春节不同的是,这个时节没有鞭炮铜锣,没有红彩春联,但有千万星火,走马灯花。灯火如织,宛如星雨飘洒,点缀着广袤的苍穹。

    按照习俗,每年这个时候都要由圣主亲自召开宴会,今年也是如此。

    上官廷连同十几位朝廷高官,驾临内城天极庙,与城中大小官员各路商人一同开席。

    他举起一樽酒杯,向众人宣告:“中秋大典,现在开始!”

    “吾皇万岁万万岁!”

    “东皇万世昌!”台下众人皆呼。

    欢声雷动,震撼全城。

    宴会大开,美酒佳肴尽上前桌,欢歌艳舞,情曲长萧,此起彼伏。

    然而在另一边,白风凌就没这么高兴了。

    他坐在上官廷侧边,陪着众人喝酒。本来就没什么酒量,也不好换成茶水,只能硬着喝。

    不过此前徐灵均告诉他喝到一半可以借机离开,这宴会不会让太多人关注到他。

    虽说会有几句话谈到天玄使,但也不过是些好听的话,似乎在圣主面前没几个人真正关心到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尊贵小子。

    趁着大伙正兴,徐灵均就吩咐下人带白风凌离席了,说是要直接带回丞相府。

    白风凌喝下三杯酒,已经是醉样浮现,头脑有些昏沉。

    走出庙堂,他随着两位侍女准备上马车。但他看到外面月光冥冥,幽曲萧萧。再看到天上无数飞灯,微风渐起,忽然不舍。

    他对旁边几人说:“我还不想回去,带我去看看这城中美景。”

    “不可啊,丞相吩咐……”

    “只是逛逛,况且这城内又加守卫,何来危险?你我抛开华饰,轻量衣服,谁看得出来,快快带我去。”好似趁着酒意,白风凌说话都有些粗犷任性。

    几位侍女见此,也只得照做,将这位主子带上车,叫车夫驾入内城广街。

    这里是人最多的地方,这里有桥水轻舟,荷田花亭,人来人往,无不驻足观赏。桥下有一条静谧流淌的河,水面上漂满了花灯,照亮了整个河面。

    白风凌与两位侍女穿过人群,在河边停下来。他看着这场面,有些愣神,不觉地想起了很多人。

    “还有花灯吗?”白风凌问身旁的侍女。

    “回公子,若公子想要,奴婢可以去买来些。”

    “嗯,去吧。”

    “是。”

    一位婢女走后,白风凌想在这等等,就在岸边坐了下来。吹吹夜风,让酒气散了些。

    他一直观望着人群,看到有的人携家带口,有的人成双成对,有的人也是在独自消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东皇天国篇第二章盛世气象(九)(第2/2页)

    就在他发神的时候,婢女已经带回来几个花灯。

    “公子,公子,我带回来了。”

    “哦,好的。”白风凌接过手,仔细地看着这个手掌大小的纸灯是一个莲花模样,最下面是一块薄薄的木板。他在白山的时候也见到何师兄自己动手做过,但当时他对这个东西感触并没有这么深。

    “本来可以写点东西在里面的,但笔纸买不到了,但就这样也可以的。”婢女解释说。

    白风凌:“没事,有了就好。”

    婢女给他一支火折纸,白风凌点起了火。

    花灯内灯芯燃起,白风凌慢慢地放到水面上,轻轻地一推,花灯就缓缓漂走。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似乎把所有思绪都送走了。

    在岸上他久久不走,一直在注视着他的灯。

    忽然,他看到他的灯碰到了另一个灯,就这一下,里面灯油流倾到纸上,其中一盏灯烧了起来,便引燃了另外一盏,两盏灯就这样烧起来了。

    白风凌在岸上看更是一愣,这谁的灯?

    “这谁的灯?”突然他听到旁边有个声音在叫,但不是他的婢女。

    白风凌扭头一看,发现距离他不远处站着三个人,其中一位看着像婢女的人在对另一位身着较华丽的人说着:“小姐,要不再放一个,不知怎么,平时这灯撞到一起都没有这般严重,竟直接燃起来。”

    白风凌身旁的一位婢女也看到那边,想起来了,便小声地对白风凌说:“公子,那是离安公主,切莫声张啊。”她也是真的害怕这个主子会突然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白风凌才去注意到那个人,“离安?我未曾听说过。”

    “那是靛太妃的女儿,东皇二公主,上官离安。从小就深受圣主关爱,属几位皇子女中最不可惹。”

    “这么严重?”白风凌心想,“还是不要招惹为好。”

    但他只是看到那位公主,就觉得那个人生得十分漂亮,对于刚才的事,她没有说什么话,多少觉得这位公主没有想象中那么娇惯。

    “公子还要再放灯吗?”婢女问。

    “不了,回去吧。”白风凌回答,可目光还停在那个方向。

    这两人距离并不远,另一边的上官离安似乎也注意到了什么,她默默看过去,却发现他们已经准备走了。

    此时风又大了些,这些天很少有日子晚上风这么大了。

    白风凌上了马车,虽还有些留恋,但睡意已经上来了。

    “那不是天玄使大人吗?”上官离安身边的一个婢女忽然发现了。

    上官离安还是没有说话。

    ……

    白风凌随两位仆人走在回去马车的路上,但碰巧此时在人群中他好像看到了一个见过的身影。

    那个身影也正好发现了他,便拉着旁边的人匆匆赶过来。

    白风凌定睛一看,竟然是上官玉怜,旁边还站一位美丽淑雅的小姐。

    “白公子,好巧啊。”上官玉怜笑脸洋溢着,今晚她扑上了些粉底,显得更漂亮了。

    “另一位是清柳公主,公子。”身旁的那个女仆小心轻声地在白风凌说道。

    白风凌深吸了一口气,收敛了许多,向两人行礼道:“风凌有幸见过两位公主。”

    上官清柳看着眼前这个看着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人,竟是天玄使,回礼道:“久闻天玄使大名,有幸遇到……”

    “哎呀,你们真的……这私下见面整那么多礼节干嘛。”上官玉怜倒是没有丝毫忌讳。

    白风凌与上官清柳面面相觑,尴尬一笑,上官清柳先开口:“也是,还是自然些为好。天玄使有什么今晚有什么安排?”

    “额。”就在白风凌犹豫回答的那一短短时间,上官玉怜就立马说道:“何不跟我们一起再逛逛?”

    “啊。”白风凌想了想,“我今晚喝了酒,恐怕……”

    上官玉怜眉头一皱,盯着白风凌的脸颊,确是有点红晕,可是她正还想说些什么,却被上官清柳打断了。

    “既然这样,天玄使还是不必勉强了。”上官清柳转头看向上官玉怜,拍拍他的头说,“时候也不早了,早点回去,免得宫里麻烦。”

    听到这话,上官玉怜失望地叹了口气,只好作罢。毕竟是自己执意要偷跑出来的,还要拉上清柳。

    “那,在下失陪了。”白风凌马上告别了两人,头也不回地走了。

    上官玉怜一眼望过去,只觉得心里有种莫名的悸动,只觉得这个天玄使身上有种特质是她从未见过的。一旁的清柳也是看得出来玉怜的一点小心思,但这也不好和她坦白,只是认为她到了这个年纪就应该有这种念想,这或许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