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百年国战 > 第48章 奖励先进

第48章 奖励先进

    时光飞逝,眨眼间半个小时就过去了,桌上的饭菜已经被消灭得干干净净。看到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吴铎运站起身来,目光扫视着众人,缓缓开口问道:“大家都吃饱了吗?”

    “饱了!”

    “饱了!”

    大家纷纷响应。

    吴铎运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那好,今天的庆功饭就到此为止吧。大家抓紧时间回去工作,各车间的车间主任和一车间的班组长留下,我们一起讨论一下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老赵师傅等一众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纷纷起身,和吴铎运打过招呼后就离了开屋子。

    周鹏也站起身来,快步走到吴铎运面前,笑着说道:“吴厂长,我也该走了,今晚还有一批货物需要运输。”

    吴铎运拍了拍周鹏的肩膀,关切地嘱咐道:“老周啊,真是辛苦你了。晚上拉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别太劳累了。”

    周鹏微笑着回答:“放心吧,吴厂长,您要的东西一定都给您运回来。可我的东西,您也不要忘了。”说完,他转身离去。

    随着吴铎运的话音落下,其他领导干部也纷纷站起身来,他们有条不紊地开始收拾桌上的碗筷。片刻之后,原本有些杂乱的桌子变得整洁有序起来。

    ot大家请坐吧。ot 吴铎运看着众人满意地点点头。他接着说道:ot从沈强开始,让我们依次汇报一下各自的工作情况。ot

    ot好的,那我先来说一下。ot 沈强听到吴铎运的指示,迅速翻开自己手中的工作笔记本。

    他清了清嗓子,认真地说道:ot我们一车间目前的主要工作有两项。首先,是关于60炮炮弹的生产问题。通过这两天的技术革新和优化流程,我们成功将今日60炮的弹药生产量提升至1000发,相较于之前,产量提高了整整三倍!ot

    说到这里,沈强不禁敬佩地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罗霄,眼中满是敬佩之意。

    紧接着沈强继续说道:ot其次,就是定向地雷的试制工作。今天我们共生产了10个地雷,其中有5个已经进行了实际试验,试验结果非常理想。今天部队的同志对我们的成果表示高度认可,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我们能在未来两天内生产出100个这样的地雷。ot

    “有问题没有?”吴铎运看向沈强问道。

    “没有问题,今天老赵师傅他们已经按照流水线的方法将地雷的生产进行了分解,快的话,我估计明天一天就可以完成。”沈强自信满满地回答道。

    听到这话,吴铎运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转头看向二车间的车间主任钱志豪。

    钱志豪看着吴铎运,搓了搓手,站起身来,有些犹豫地说道:“我们车间就一个事情,就是80迫炮弹的生产,昨天向一车间学习了革新方法,今天开始试验新方法。具体一天能出多少还不知道,但我看比原来要快很多,估计产量也可有500多发。”

    “具体点。”吴铎运皱起眉头,严肃地说道。

    “这……”钱志豪挠了挠头,显得有些尴尬,“这真不好说啊,吴厂长你也知道,我这人没文化,不会写字,所以也没办法把账算得那么清楚。”他无奈地解释道。

    听到这话,吴铎运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皱起眉头,看着钱志豪,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满。

    “好了,你先坐下。”吴铎运强压着心头的怒火,语气严肃地说道。他决定暂时放下对钱志豪的不满,继续询问其他车间的情况。

    “三车间。”吴铎运看向另一名车间主任,问道:“你们车间今天的生产情况如何?”

    被点名的车间主任名叫郑博宇,他站起身来,回答道:“我们车间今天生产是120发,和原来一样。不过,昨天我们也去一车间看了,但您知道,我们的炮弹和一车间的生产方式有很大差异,现在我们也在组织人学习一车间的革新方法。但使用起来估计还需要两天。”

    听了郑博宇的汇报,吴铎运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鼓励道:“好的,你们要加紧了,前线的战士们急需这些炮弹。”

    郑博宇连忙点头应道:“明白,我们会加紧工作的。”

    看着大家都说完了,吴铎运开始说道:“说几个事情,一,旋风部队支援我们1000吨加拿大面粉,怎么分?一会大家可以说说。二,咱们现在有一批机器不就会运到,各车间怎么分配。大家先想想。一会儿讨论。”

    吴铎运的话就像一把盐撒到了热锅里,会场一下热闹了起来。所有人都纷纷讨论了起来。

    “老罗,走,咱们出去抽支烟去。”吴铎运说完把罗霄拉出了屋子。

    “老罗,你怎么想的?”吴铎运一边给罗霄点上一根烟,一边问道。

    “您说的那个事情?”罗霄问道。

    “面粉的事情。”吴铎运说道。

    “您看,假设一车间原来一天生产 250 发炮弹,他们的工资原来是 2000 斤玉米面,现在他们生产 1000 发了,工资是否应该8000斤玉米面。所以,我们只要把这6000斤玉米面补齐就可以了。”罗霄表情严肃地说道。

    “这么简单。”吴铎运面沉似水地说道。

    “对呀,就这么简单。”罗霄回应道。

    “这样,其他车间的工人一定有意见。老罗你也知道,工人们原来的工资都是一样的。”吴铎运语气深沉地说道。

    罗霄一脸严肃地看着吴铎运:“老吴,我问你个问题,技工和普工的工资一样吗?”

    吴铎运愣了一下,然后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不一样啊!”

    罗霄接着追问:“为什么呢?”

    吴铎运想了想,说道:“因为技工的工作能力更强嘛。”

    罗霄点点头,继续追问:“所以呀,能力强工资就高,那怎么评判工人的能力是强还是弱?”

    吴铎运想也不想地回答:“看他能不能生产复杂的工件呗。”

    罗霄笑了笑,反问道:“那如果一个技工可以生产复杂的工件,但今天他一个都没有生产,你还能说他能力强吗?”

    吴铎运一下子被问住了,结结巴巴地说:“这个……”

    “所以,这实际是一个工人价值判定的问题。”罗霄解释道。

    “你说说。”吴铎运一边思索着,一边说道。

    “是否会某个技能,代表了工人的能力,而成果代表了工人创造的价值。”罗霄说道。

    “怎么讲。”吴铎运说道。

    “举一个例子,老赵师傅能力很强,可以做任何工件,这是否代表他的能力很强。”罗霄说道。

    “是的”吴铎运回答道。

    “老赵师傅带了一个徒弟,叫小赵师傅吧,可以做出一半的东西。”罗霄说道。

    “你接着说。”吴铎运说道。

    “那么老赵师傅和小赵师傅是否能力不一样。”罗霄说道。

    “对呀。”吴铎运点头赞同道。

    “那么,老赵师傅拿10斤玉米面,小赵师傅拿5斤玉米面可以吗?”罗霄说道。

    “这个。。。”吴铎运有点犹豫,“咱们是给小赵师傅7斤”。

    “好的,那我们就按照7斤来计算。这样看来,根据他们的能力不同,给予相应的报酬是合理的。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以工人的能力作为唯一标准,更需要考虑工人的实际生产成果。”罗霄说道。

    “先假设一下。”罗霄苦笑了一下说道。

    “行,你接着说。”吴铎运说道。

    “如果老赵师傅今天一天都没有生产,他是否还是10斤玉米面。”罗霄问道。

    “目前是这样。”吴铎运回答道

    “那小赵师傅今天生产了50个弹体,是否也是7斤玉米面?”罗霄紧接着问道。

    “是,不过。。。”吴铎运一边说着,一边思索着,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作为一个企业,需要为职工的能力买单,但更需要为职工的工作成果买单。”罗霄说道。

    “你细说一下。”吴铎运说道

    “工人的工资最起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能力工资,一个是工作成果工资,比如老赵师傅10斤玉米面其实4斤代表的他的能力,6斤代表的成果工资,而小赵师傅应该是1斤代表能力工资,6斤代表成果工资。大体是这个意思。数字看不准。”罗霄解释道。

    “也就是说,不管是老赵师傅还是小赵师傅,谁生产出了50个弹体,就应该拿到6斤玉米面作为生产成果工作。”

    “而老赵师傅之所以可以拿到3斤玉米作为能力工作,是因为他可以快速生产出定向地雷,而小赵师傅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照你这个说法,每个工人的工资都会不一样?”吴铎运说道。

    “是的,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不同,而且每天工作成果也不一样。我们现在的状态是一种平均主义,这是战争状态下的一种极端情况。其实这种平均主义对生产破坏性很大的。”罗霄说道。

    “比如”吴铎运说道。

    “比如一车间老赵师傅生产效率是最高的,比如三车间改进工作的积极性比老钱他们差很多。”罗霄不客气地说道。

    “这种平均主义主要靠人们激情在维系生产的高效率,短时间问题不大,长了不行。”罗霄接着说道。

    “所以,我们必须有一种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吴铎运喃喃自语道。

    “是的。”罗霄说道。

    “你有什么想法?”吴铎运问道。

    “简单粗暴点,一车间,250发炮弹,2000斤玉米,现在1000发,加发6000斤玉米,白面的价格是玉米的四倍,所以,给一车1500斤白面。”罗霄说道。

    “你是想逼着三车间也尽快改进工作。”吴铎运说道。

    “是的,不过,这种压力要从下边给,而不能仅仅是上边给。”罗霄说道。

    “还有一个问题,车间里怎么分配?”吴铎运皱着眉头,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他的目光紧紧盯着罗霄,似乎在等待一个满意的答案。

    罗霄微微低下头,思考片刻后回答:“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可以让车间主任和班组长们去讨论决定。毕竟他们更了解车间内的情况。原则上一发炮弹需要消耗 8 斤玉米,但具体如何分配还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吴铎运继续追问:“那具体怎么分呢?每个人都一样吗?”

    罗霄轻轻摇了摇头,解释道:“当然不一样。按照理论计算,一发炮弹所需的 8 斤玉米将分给所有参与炮弹生产的工人。然而,不同工种之间会存在差异。例如,加工弹体的技术工人可能分到 2 两 8 的份额,而负责搬运的工人可能只能得到 02 两。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份额,那么搬运工人就必须增加搬运量。”

    吴铎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又问:“这样做会不会不公平?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

    罗霄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吴铎运的担忧:“确实,我们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确分配。但是,我们可以尽力做到大体平衡。这不仅涉及到公平性,还关系到整个生产体系的稳定和效率。”

    吴铎运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不能追求更高的精确度呢?那样不是更好吗?”

    罗霄耐心地解释道:“这里面有一个管理成本的问题。如果过于精细化的分配方式,那么管理成本将会非常高。当投入的管理成本大于所带来的收益时,这种过度细化的做法就不再合适了。因此,目前我们只需确保工人能够通过多劳多得的方式获得相应的工资即可。”

    吴铎运听完罗霄的解释,还是一副茫然的神情。罗霄见状,赶紧转移话题,以免吴铎运再提出其他疑问。

    “走吧,我们回去,”吴铎运掐灭了烟头和罗霄一起走回了屋子里。

    而此时,屋子里已经吵成了一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