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百年国战 > 第64章 三角贸易

第64章 三角贸易

    “什么事情。”陈云问道。

    “我们厂是否可以有对外贸易的权力。”罗霄问道。

    “对外贸易的权力。”陈云一边说着,一边思考着。要知道,解放区的经济管理都是垂直管理,工厂直属于公司,而公司直属于工业生产部门,而贸易是属于商业部门管理。对于工厂来说,只要按照要求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即可。而产品的销售和工厂实际没有直接关系。所以,罗霄的要求实际有些越权了。

    陈云同志,您知道吗?我们厂的炮弹产量已经提高了四倍!这可是个大喜事啊!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粮食,而是原材料。”罗霄神情严肃,认真地对陈云说道。

    “公司会尽量给你们调配一部分原料。”朱毅连忙回答道。

    罗霄转头看向朱毅,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他继续说:“老朱,明天咱们就要开办车间主任培训班了。如果这个培训效果真如预期那般好,那么各厂的车间主任们回去后,最多一个月的时间,效果就会显露出来。假设产量能增加50,那么不出两个月,各厂就都会面临原料短缺的问题。”

    陈云听着罗霄的话,眉头微微皱起,他问:“那你对此有何看法呢?”

    罗霄犹豫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说:“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没关系,咱们一起琢磨,琢磨,言者无罪。”陈云和气地说道。

    罗霄看了一眼陈云,然后接着说道:“今天早晨段权苏同志来了,和我商量军垦的事情。他告诉我,他们现在已经完成了离队人员的收集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生产自救。”

    陈云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这个事情,段权苏同志不容易,今年调配给他们的物资不是很多。主要还需要他们自己克服困难。”

    罗霄接着说道:“听段权苏同志说,他们现在已经开始了生产自救,已经组织部队上山打猎,烧炭,搞运输。我想组织上是否可以给他们一些支持,比如提供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生产活动。”

    陈云思考片刻后回答道:“需要什么支持?”

    “给他们一些粮食和弹药,这样段权苏他们就可以组织战士们去打猎。如果效果好,可以获得比较多的裘皮,这些裘皮如果制作成大衣,可以直接销售到苏联和上海地区,如果是在上海地区销售获得的款项可以直接在当地采购成丝绸,这些丝绸可以运到苏联销售。”罗霄一边思索,一边说道。

    陈云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对,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方案。通过与苏联的贸易往来,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吴铎运接着说:“丝绸在苏联可是好东西,听说苏联人在结婚时如果能拥有一件丝绸衬衣,那将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所以,丝绸在那边肯定会受到欢迎。”

    朱毅也表示认同,并补充道:“裘皮大衣在上海同样价值不菲。尤其是水獭皮,其价格更是昂贵。而秋冬季节的水獭皮更是最为珍贵的。”

    罗霄继续说道:“我还听说苏联在45年对日作战时,缴获了大量的武器。但可惜的是,这些武器都被他们当作战争赔款带回了苏联。”

    “没错,不但是武器,还有日本工厂的机器设备,很多都是直接拉走,很多工厂都是机走人空,就剩下几间厂房,害得我们恢复生产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朱毅抱怨道。

    “老朱,注意说话态度。”陈云一脸严肃地看着朱毅,提醒道。

    “陈书记,我知道错了。”朱毅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其实,这些物资对苏联用途不大,日式武器和苏式武器不兼容,而且性能比苏式武器差很多,机器设备也一样,好多东西都被苏联人当成垃圾堆在仓库里。昨天,我们还用100斤烧酒换了很多机器回来。”罗霄笑着解释道。

    “没错,听说苏联人今天还让我们去换呢。”吴铎运附和着说。

    “段权苏同志还在厂里吗?”陈云突然问道。

    “上午刚走,现在估计在大连城里了。”罗霄回答道。

    陈云继续追问:“那你们在上海这边有没有什么接头人呢?”

    吴铎运赶忙回答说:“没有啊,但旋风纵队的周鹏同志就在厂里。他可是个老革命了,38年就投身于革命事业。他家在上海做生意,生意做得挺大的。抗日战争时期,他就是靠着家里的人脉关系,帮我们弄来了好多急需的物资。”

    陈云听后,思考片刻后说:“能不能把周鹏同志叫过来一下?”

    吴铎运立刻应道:“行,我这就去找他。”说着便转身朝屋外走去。

    这时,罗霄赶紧插话道:“周鹏同志现在正在我宿舍里休息呢。”

    吴铎运点了点头,然后朝着罗霄的宿舍方向走去。

    此时的陈云,则一边用手轻轻敲击着桌面,一边陷入了沉思之中。而罗霄、朱毅等人则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沉思中的陈云,谁都不敢轻易打破这份宁静。

    不一会儿,吴铎运带着周鹏走了进来。周鹏看见坐着的陈云同志,立刻走了过来,敬礼后说道:“报告首长,旋风纵队后勤处副处长周鹏向您报到。”

    陈云被从沉思中惊醒,连忙对周鹏说道:“周鹏同志,坐。”

    “周鹏同志,你是38年参加革命的?”陈云问道。

    “是,我出生在上海,家里是经商的,36年上大学时,和党组织有了初步接触。淞沪会战会战时,随家人跑到租界,看到了四行仓库保卫战,然后就和几个同学结伴跑到了延安,在抗大学习后,到敌后根据地工作,主要负责帮助部队从敌占区采购部队急需的药品和其他物资。抗日战争后,随旋风纵队到东北,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周鹏简单地向陈云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工作经历。

    “家里人现在在做什么?”陈云接着问道。

    “父亲在上海有几个铺子,主要是做服装生意。几个叔伯也有自己的工厂,做的生意比较杂。”周鹏说道。

    “裘皮在上海的销售情况如何?”陈云问道。

    “裘皮服装在北方销售比较好,上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冬天又比较冷,所以高档裘皮有很大的市场,而且因为这两年战争的关系,南北方隔断,北方的高档裘皮无法到达上海,所以现在上海的高档裘皮服装处于一种有价无市的状态。”周鹏回答道。

    “丝绸呢?”陈云问道。

    “上海的丝绸现在销售量没有原来大。布匹销售相对好一点,现在缫丝厂存货都比较多。”周鹏回答道。

    “如果我们大量采购会有问题吗?”陈云表情严肃地看着周鹏,缓缓开口问道。

    周鹏略作思索,很快给出了答案:“存货问题不大,但用金圆券可能不行,您知道现在金圆券现在毛的厉害。如果用银元或者黄金问题不大。”他的语气十分肯定。

    陈云听后微微点头,表示理解,然后继续追问道:“你怎么了解到这些情况的?”

    面对这个问题,周鹏显得有些犹豫,沉默片刻才说:“家里的关系一直没有断,而且原来很多朋友也有联系,您知道当年在根据地时候就是通过他们做生意的,后来到东北后,我们也通过这些关系采购过一些机器。”

    陈云闻言点了点头,接着问道:“如果我们将东北的裘皮卖到上海,再从上海购入丝绸,卖给苏联,然后从苏联购买机器如何?”

    “您稍等一下。”周鹏所谓思量了一下,接着说道:“裘皮服装现在正当季,一般来说可以有10倍的利润,现在因为上海断货的原因,如果操作得好,可以有15倍左右的利润,但交通可能是一个问题,您知道现在路上不太平,所以利润可能在7、8倍左右。”

    “丝绸如果可以销售给苏联,一般会有20倍利润左右,同样因为交通的问题,折半一般会有10倍的利润。此外,如果可能还需要一些公关费用,这可能需要折算40左右。这样估计大概利润是42倍左右。”

    “利润这么大?”陈云吃惊地问道。

    “小商人不行,您知道小商人没有关系,可能一次就所有货物就全被没收,但大商人就好很多,一般只要好处费给够或者拉着某些特殊人一起做生意,单次生意可以有5、6倍左右的利润。”

    “如果我们走海运呢?”陈云接着问道。

    “海运比陆运好很多,现在大连到上海走海运是最快的,而且只要搞定上海港的港务人员就可以,不过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船呀。”周鹏说道。

    “这个你不用操心,如果货物到上海了,你有办法搞定吗?”陈云接着问道。

    “问题不大,家父其实一直在做出口贸易,和香港和其他国家都有过生意往来。”周鹏说道。

    “把你调到东北局商业部工作怎么样?”陈云一边看着周鹏,一边说道。

    “这……”周鹏有点犹豫,他没想到陈云会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他原本只是想帮助解决物资运输的问题,却不想因此而被卷入到更复杂的局面中。

    陈云看出了周鹏的犹豫,微笑着说:“别担心,工作调动手续我来处理,这个问题你不用操心。我相信你的能力。我们需要像你这样有经验和头脑的人来完成这个任务。你可以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同时也能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周鹏挺直了身子,大声说道:“我个人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只是我手头上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做最后的收尾处理。”

    陈云微微皱眉,问道:“那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呢?”

    周鹏认真思考了一下,然后掰着手指头详细说道:“纵队的一些产业需要移交给军垦部队,这两天还得帮宏昌厂拉两天的货物,此外还要安排好宏昌厂的武器转运问题。”

    陈云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后说:“这样吧,我一会儿就给你们纵队首长打电话沟通此事。你的工作务必在三天内全部结束,另外再给你三天时间去跟家里取得联系,让他们提前做好接收第一批裘皮的准备,同时也要准备好第一批的丝绸。我们要努力争取在七天内送出第一批货物,航运时间大约是三天,往返就是六天,再加上装运等一系列操作,预计二十天左右应该能顺利完成第一批交易。”

    陈云表情严肃,目光坚定地看着周鹏,继续说道:“这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我们当前东北的经济影响很大,希望你能够全力以赴。”

    周鹏立刻挺直了身体,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高声回答道:“是,首长!请您放心,我一定保证完成任务!”他的声音充满了信心。

    “吴铎运同志,厂里有电话吗?”陈云转头向吴铎询问道。

    “有,您随我来。”说完,便带着陈云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看见陈云走出了会议室,罗霄转头向朱毅问道:“那我的贸易权到底给不给?”

    “你这家伙,你不知道对外做贸易都是归到商业部,别说你们了,就是咱们整个公司,所有的供给和产品都是上级统一计划,我们只要负责生产工作就可以了。”朱毅无奈地解释道。

    “老朱,商量一个事情。”罗霄一边笑着一边对朱毅说道。

    “什么事情?你说”朱毅警惕地看着罗霄。

    “你能不能和陈云同志说说,那个生意也算咱们一股,毕竟主意是咱们出的吗?”罗霄诚恳地对朱毅说道。

    “老罗,让我怎么说你好,咱们是生产部门,贸易是商业部门的事情,你这不是越权了吗?”朱毅无奈地看着罗霄说道。

    “那我们工厂自己生产一些产品销售可以吗?”罗霄接着问道。

    “你打算卖炮弹?”朱毅一脸诧异地看着罗霄。

    “哪能呀,我们生产一些非军用品。”罗霄连忙解释道。

    “老罗,咱们是军工厂,原料只能用于生产武器。而且你知道部队对弹药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朱毅严肃地说道。

    “这不是想给厂里留点活钱吗,您也知道,研究所和技校都需要钱,等上级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拨款给我们。”罗霄解释道。

    “公司的原则,下拨的原材料不能挪作他用,产量不能降低,而且产量每年需要提高30”朱毅一边说着,一边看着着急的罗霄。

    “不过你们技工学校可以自己找原材料,教学过程中生产的东西可以自行销售,作为学校的补贴。”朱毅接着说道。

    “哈哈,怎么样,公司够意思吧。”朱毅一脸坏笑地看着罗霄。

    “行,多谢领导了。”罗霄高兴地对朱毅说道。

    正在两人聊的热火朝天的时候,陈云和吴铎运回来了。

    “周鹏同志,你的领导在等着你接电话。你跟吴铎运同志去一下。”陈云对周鹏说道。

    “是,”周鹏说完,转身和吴铎运出了屋子。

    “罗霄同志,对外贸易的权力暂时不能给你,不过,你提的建议如果成功,获利的10可以给你们公司。其中一半可以给你们厂,作为对技校和研究所的支持。”陈云对罗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