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百年国战 > 第77章 资源调整

第77章 资源调整

    当吴铎运赶回掩蔽部时,他一眼就看到了罗霄正全神贯注地趴在掩蔽部那张破旧且简陋的桌子上,手中握着一支铅笔,不停地写写算算,仿佛在与那些数字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

    ot老罗啊,你这是在忙活啥呢?ot 吴铎运好奇地凑上前去,轻声问道。

    罗霄头也不抬,继续埋头苦算,同时嘴里回应道:ot我正在核算一下咱们目前的产能情况。ot

    ot哦?那结果如何呢?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呀?ot 吴铎运关切地追问道。

    罗霄停下笔来,抬起头,满脸愁容地看着吴铎运说:ot老吴啊,你看看这份数据吧!咱们第一车间的实际产能竟然已经高达理论数值的 85;第二车间稍逊一筹,但也有足足 80;就连第三车间都能达到 70之多。如此之高的产能数据实在让人忧心忡忡啊!这样下去可太危险了,随时都有可能崩盘。ot

    听了罗霄这番话,吴铎运心里不禁一沉。他赶紧伸手接过那份沉甸甸的统计报表,然后逐行逐列地认真查看起来。只见表格上面密密麻麻地罗列着三个车间里的各类设备名称、每台机器的运作时长、每个工件的加工耗时等等详尽的数据信息,而最右侧那一栏赫然便是关于各车间生产效率的统计数据。

    ot照目前这个形势来看,最大的瓶颈依然是缺乏足够数量的技术工人。ot 吴铎运放下报表,眉头紧锁地对罗霄说道。

    “是的,但这个问题现在不好处理。”罗霄有些发愁地说道。

    “老罗啊,真就没办法继续提升了么?你要晓得咱那些工人师傅当下的工作热忱那可是相当之高涨呢!”吴铎运一脸恳切地对着罗霄讲道。

    其实倒也怪不得吴铎运如此急切,毕竟他可是从曾经那般艰难困苦的境况里硬生生挺过来的,如今好不容易逮到个能够替前线奋勇作战的将士们制造弹药的契机,吴铎运简直巴不得将自身一分为二,好全力以赴地为战士们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更多精良的弹药来。

    然而面对吴铎运这般殷切期盼,罗霄却是不住地摇着头回应说:“确实没法子再加量啦,如果强行增产,将会遭遇两大极为棘手的难题呐。”

    听到这话,吴铎运赶忙追问:“到底是啥问题呀?”

    罗霄稍稍顿了一顿,然后才缓缓开口解释道:“其一便是工人们的体能状况,他们现今每天都得持续劳作长达 12 个钟头之久,倘若还要进一步延长工时的话,恐怕这些工人师傅们的身体压根儿吃不消哇;其二则涉及到产品的品质把控方面。要是只盲目地缩减每件工件的加工时长,那么,工人们出于本能反应势必会不自觉地降低对工件加工精度与质量的要求。这种情况无论如何都是绝不允许发生的哟!”说到最后,罗霄还特意加重了语气强调着。

    听完罗霄这番话,吴铎运亦是深表认同地点头附和道:“对对对,降低质量肯定是万万不可行的!”

    吴铎运心里非常清楚,军品和民用品完全不同,因为军品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士兵的生死存亡。如果武器在激烈的战场上出现故障或问题,那么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将会面临巨大的危险,甚至可能付出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而在吴铎运早期从事军工行业的时候,他曾经亲身经历过类似的情况,自那时起,质量便成为了军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首要考量因素。

    ot老吴啊,你是否了解所谓的 82 原则呢?ot罗霄一脸平静地开口询问道。

    ot82 原则?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ot吴铎运满脸疑惑不解,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罗霄耐心地解释起来:ot通俗来讲就是,在生产前期投入 80的产能时,我们只需要耗费大约 20的成本或者精力;然而,如果想要将产能提升至 100,那么接下来的最后 20则需要我们投入高达 80的各类资源才行。ot

    听完这番话后,吴铎运迅速在脑海里粗略计算了一番,然后回应道:ot按照你的说法来看,倒不如干脆再多建造三座工厂得了,如此一来岂不是能够轻松实现三倍的产量增长嘛!ot

    面对吴铎运的提议,罗霄依旧保持着那份沉着冷静,缓缓说道:ot没错,正因如此,我个人并不赞成进一步加大工作强度来追求更高的产量目标。ot

    “哎呀,这下可糟糕啦!我原本计划让三车间增加火箭炮弹的产量呢。这该如何是好啊?”吴铎运眉头紧锁,满脸忧虑地喃喃自语道。

    一旁的罗霄则显得格外镇定,他语气平和地回应说:“实际上,即便我们能够暂时解决火箭弹的生产难题,但其他问题迟早也会浮出水面。”

    吴铎运听闻此言,不禁疑惑地追问道:“这话怎讲?”

    罗霄不紧不慢地继续分析道:“老吴啊,就算你此刻成功解决了火箭弹的生产困境,那么定向地雷的生产又当如何处理呢?还有反坦克手雷以及巴祖卡的生产,这些难道就不需要考虑了吗?”一连串的问题如连珠炮般袭来,瞬间将吴铎运问得哑口无言。

    面对罗霄的犀利质问,吴铎运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作答。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说道:“这……确实让人感到棘手啊。”此时的他仿佛被重重困难压得喘不过气来。

    然而,罗霄却突然微微一笑,安慰起吴铎运来:“不过没关系,关键时刻还是需要依靠您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出马呀。”

    听到这番话,吴铎运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苦着脸反问道:“老罗,都到这份儿上了,你就别跟我开玩笑了。我如今真的是无计可施啊!”

    就在这时,罗霄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再次浮现出笑容,并向吴铎运询问道:“对了,朱毅同志是否还在这里?”

    吴铎运连忙回答道:“在呢,他正在技校里进修学习呢。”话音刚落,吴铎运像是突然领悟了什么似的,兴奋地叫起来:“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莫非是打算借助外部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罗霄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实在是没办法啊!咱们目前的产能已然抵达极限状态,如果继续无休止地压榨下去,那肯定会出大问题、引发巨大危机的,到那时可就无法收场了呀!所以在种情况下,必须要向上级寻求援助才行。”罗霄一脸无奈地解释着。

    “好嘞,那就赶紧走吧,去找朱毅同志帮忙解决。”吴铎运二话不说,伸手一把拽住罗霄便准备迈步离开。

    “慢着点,老吴!先别急嘛。你可思考过要如何跟朱毅同志交谈此事呢?”罗霄见状赶忙用力拉住吴铎运,急切地开口问道。

    “还需要想什么?直接去找朱毅谈不就得了呗!”吴铎运满不在乎地回答道。

    “哎呀,老吴啊,事情可不是像你想得那么简单。你象现在这么做,岂不是等同于将所有责任都推给了别人嘛。”罗霄皱起眉头,语重心长地提醒道。

    “我哪里有想要推卸责任的意思哟!如今出现了状况,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这难道也有错不成?”吴铎运显然有些动气了,他提高嗓音反驳起来。

    “老吴,你别误会,我并不是指责你故意逃避责任。只是你这种汇报工作的方式不太妥当,很可能会让领导误以为你是在推脱责任呢。”罗霄耐心地解释着其中缘由。

    吴铎运满脸狐疑地盯着罗霄,似乎想要从他脸上找出一丝端倪来。

    “老吴啊,按常理来说,公司规模越大,管理起来就越发困难。像朱毅这样身为咱们整个公司的头儿,确实难以洞察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的细微之处。你觉得我说得对吧?”罗霄问道。

    吴铎运微微颔首,表示认同道:“这一点毫无疑问,别说是朱毅同志了,就算换成是我,也不可能对厂里的所有状况都了如指掌呀。”

    “所以,你一下将这个难题直接抛给朱毅同志,是不是象在推卸责任?”罗霄说道

    吴铎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追问道:“那照你这么说,当我们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或是寻求协助时,是不是应该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呢?”

    罗霄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回应道:“当然啦!首先,对于所面临的问题,必须要能够清晰、简洁地加以描述,争取在短短一分钟之内就让对方明白问题的核心所在;其次,要把问题产生的缘由剖析透彻;再者,还得阐明自己针对该问题想出了几种解决方案,并详细说明每种方案所需投入的资源;最后,还要将各个方案的优劣利弊以及可能带来的成效逐一阐述清楚。如此一来,只需让领导在这些选项当中做出抉择即可。”

    吴铎运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倾听着,与此同时,他的大脑犹如一台高速运转的超级计算机一般,迅速而高效地处理和理解着罗霄所讲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毫无疑问,在你提交的方案当中,一定会存在着两种不同情况的对比:一种是具备外部支援的情形,另一种则是缺乏外部资源支持的状况。实际上,这种差异恰恰反映出了你个人的一些独特见解和观点,可以说是你的私货”罗霄面带微笑,耐心地解释道。

    吴铎运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表示认同:“我懂了,朱毅同志身为领导者,对于外界环境的了解程度肯定远超于我们。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清晰明了地阐述问题所在,并将每个解决方案所需的各类资源一一列举出来,那么领导便能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从而做出最为明智的决策。”

    “没错,老吴同志,若想取得理想的成效,方式方法至关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事与愿违,甚至背道而驰啊!”罗霄语重心长地提醒道。

    “好嘞,老罗!既然如此,那咱俩边走边思考吧。”吴铎运言罢,伸手紧紧拉住罗霄,一同朝着技校缓缓迈步而去,但他们的脚步明显变得缓慢许多,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沉甸甸的思考重量。

    当吴铎运和罗霄来到技校那几间简陋的教室的时候,朱毅他们正在休息,大多数人都在外边散步,而朱毅也和几个人拉着沈强在热烈讨论着什么。

    “老罗,老吴啊!你们可算来啦,我这儿正有个棘手的问题急需请教二位呢!”朱毅眼尖,远远瞧见吴铎运与罗霄并肩朝这边走来,赶忙热情地高声喊道。

    只见那吴铎运步履匆匆,还未等旁人开口,便迫不及待地抢过话头:“朱毅同志,实在不好意思打扰您,但我们确实有件重要的事必须得向您禀报一下。”他语速极快,仿佛生怕被人打断似的。一旁的罗霄见状,不禁暗自摇了摇头,心中暗暗嘀咕:“唉,老吴这人呐,就是太过紧张了些……”

    然而,当听到吴铎运说有要事汇报时,朱毅的神情瞬间变得凝重而专注起来。他挺直腰板,微微颔首,表示自己正在全神贯注地聆听。

    吴铎运深吸一口气,紧接着如连珠炮般迅速地将所遇难题一一道出,然后又快速地将自己苦思冥想出来的数个解决方案说了出来。待全部讲完后,他终于停下急促的话语,目光紧紧锁定在正陷入沉思之中的朱毅身上,期待着对方能给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

    “老罗你有什么想法?”朱毅没有急于回答,而是问向罗霄。

    “我们的研发部新研制三种产品,分别是定向地雷、反坦克手榴弹、107火箭炮,目前这三种产品已经经过测试,部队的同志强烈要求快速装备。但我们的生产能力不够,目前单纯扩产已经不可能。所以我同意吴铎运同志的第三号方案将部分生产任务交付给其他厂。”罗霄回答道。

    听了罗霄的回答,朱毅沉思了一下,用商量的口气对吴铎运说道:“我是这么想的,你们厂的一个特点是具备新武器研发能力,这是其他厂不具备的,所以,新武器的生产还是放在你们厂,其他武器的生产过程已经基本固化,即使需要生产过程的革新,也可以让他们练下手。”

    说着,朱毅指了指周围正在休息的学员们。

    “所以,我想咱们可以先把92步炮弹的生产移到裕华厂,你们只需要派几个指导老师傅就可以,这样对你们的生产影响不大。另外,如果你们的定向地雷和反坦克手榴弹的生产流程已经固化,也可以转到其他厂,关键是看你们生产流程的固化程度。”朱毅接着说道。

    “行,那就先将92步炮弹的生产转移到裕华厂,其他的一旦生产流程可以固化,我马上向您汇报,如果您没有其他事情,我就先去安排。”吴铎运说道。

    “好,你先安排,一会儿,我和裕华厂的厂长说一下。”朱毅对吴运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