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百年国战 > 第90章 论功行赏

第90章 论功行赏

    自从孙三的火箭炮部队出发之后,郑山维便一直待在前沿阵地上,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部队的一举一动。

    这种让炮兵前突到阵地前方两公里处,对敌人展开火力突袭的战术,自红军建立以来从未有人尝试过。而这一次的效果究竟会如何,就连郑山维也毫无把握。

    郑山维紧紧握着望远镜,目光始终锁定在孙三的部队以及七公里外的新保安。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新保安被火箭炮引发的滚滚浓烟完全笼罩时,郑山维终于长舒一口气,悬起的心也随之落地。他深知此次行动已取得成功,因为任何一支没有掩护的部队,在遭受敌人两百多发大口径炮弹的覆盖打击后,都会暂时失去战斗力,更别说发起进攻了。

    “赶紧撤回来!”郑山维紧紧握着手中的望远镜,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战场,心里焦急万分,默默祈祷着战士们能平安归来。他深知前方的战斗异常危险,每一秒都可能有生命危险,但他只能通过望远镜远远观望,无法直接参与战斗。这种无力感让他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终于,他看到那六辆拖着火炮的汽车和负责掩护的骑兵沿着公路疾驰而来,最后安全地冲进了自己的阵地。那一刻,郑山维悬着的心才落下来,他知道他们成功完成了任务。

    “走,回指挥所。”郑山维放下望远镜,转身带着警卫员快步走向团指挥部,步伐显得有些匆忙。

    团指挥部里,孙三和其他人正在大口喘气,稍作休息。这时,邓仕均兴奋地对孙三说:“老孙,你觉得我们今晚要不要再来一次。”今天的战斗让他大开眼界,短短几个小时内,连续两次火炮急袭,至少消灭了敌人两千多人,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部队几乎没有任何损失,这样的便宜仗怎么打都不嫌多。

    孙三白了邓仕均一眼,没好气地回答道:“还打?你知道吗?刚才真是把我吓坏了,如果35军有稍微大胆一点的人,哪怕只派出四辆车和一百个人,我们就可能回不来了。”

    邓仕均惊讶地说:“不会吧,不是还有老马他们的掩护吗?”

    “老邓啊,你真的不了解炮兵和步兵的区别。炮兵要么占便宜,要么吃亏。就拿火箭炮来说,它能在短时间内发射大量弹药,但如果换成其他火炮,比如美国的105榴弹炮,那可就不一样了。他们进入阵地需要30分钟,发射36发炮弹至少需要10分钟,退出阵地又要20分钟。而我们离敌人只有4公里,卡车最快只需5分钟就能冲到我们面前,如果那时车上有机枪扫射,我们就完蛋了。”孙三边说边比划着。

    “没错,这个战术绝对不能再用了。”郑山维附和道,他一边说着,一边走进来。

    “军长好!”看到郑山维进来,邓仕均连忙起立向郑山维敬礼。

    “坐”郑山维对几个说道。

    “今天这两次战斗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关键是我们利用了敌人对火箭炮的特点不了解的漏洞,才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如果总想着取巧,早晚有一天会吃大亏的。不过,今天这两次袭击,估计敌人不会急于向北平撤退。”郑山维知道孙三的这两次火炮急袭已经完全打破了35军的行动节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新保安就是35军的死地。

    “邓仕均派出侦察部队对地进行侦察,其他部队进入防御阵地。”郑山维对邓仕均命令道。

    “是。”邓仕均回答道

    “孙三同志,你的部队暂时配属给邓仕均。但不能再搞突击急袭。火箭炮必须部署在第二道防线之后。”郑山维严肃地对孙三说道。

    “是。”孙三回答道。

    “马义武同志,你部今天先休息一天,明天早晨回大连归建。”郑山维对马义武说道。

    “是。”马义武回答道。

    “还有问题吗?”郑山维看着三个人说道。

    “报告,我们的炮弹不多了。”孙三立正回答道。

    “不是还有四百多发炮弹吗?”郑山维计算了一下说道。

    “是,不过只能打6次齐射。如果不补充弹药,我部很快就会丧失战斗力。”孙三回答道。

    “哪里能补充弹药?”郑山维问道。

    “报告,107火箭炮是宏昌厂自产的,目前没有其他单位可以补充弹药。”孙三回答道。

    “宏昌厂现在还有多少弹药?”郑山维向孙三问道。

    “我们出发的时候,已经拉走了所有弹药,以宏昌厂的生产能力,我估计这十几天应该生产1000发左右。”孙三说道。

    “能让他们都给我们吗?”郑山维和气地问道。

    “难,宏昌厂的厂长是个商人。”孙三知道罗霄有保密身份,所以没有提罗霄的名字,而让吴铎运背了这个黑锅。

    “商人?”郑山维疑惑地问道。

    “是的,如果是正常情况,宏昌厂都会按要求供给武器,但如果想要额外的武器,一般都需要拿东西换。”孙三接着说道。

    “拿东西换,这他妈还是我军的工厂吗?”郑山维一听这话,不禁骂了出来。

    “不是您想的那样。”马义武看见郑山维发火了,连忙解释道。“军工厂的原料不足,需要部队提供废旧钢铁、坏了武器、机器,当然汽车也可以。”说着,马义武指了指外边刚缴获的十轮卡车。

    “奸商。”郑山维明白了原因,但面子上有些下不来,还是骂一句。

    “厂长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马义武看着郑山维有点尴尬的样子,又加了一句。他知道郑山维在这个时候是不会难为他的。

    “行,我知道了,邓仕均派一个排把前沿阵地留下的东西都划搂回来。”郑山维对邓仕均命令道。

    “是”邓仕均答应道。

    “汽车咱们留 12辆配属给孙三,剩下的正好拉着垃圾给宏昌厂。”郑山维咬着牙说道。

    “是!”马义武回答道。

    “老马,告诉你们厂长,别太黑心。”郑山维说完,就气呼呼地出了指挥部。

    看见郑山维走了,三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老马,多搞点炮弹过来。”孙三诚恳地对马义武说道。

    “行,我尽力。”马义武回答道。

    “老马。先吃饭去,警卫连搞了两头猪肉,一头给老孙,一头给你们。”邓仕均嘻嘻地说道。

    “老邓,我们才30多人,怎么吃得了?”马义武一脸苦笑看着邓仕均。

    “吃不了带走嘛,咱还能亏待你们?”邓仕均笑着对马义武说道。

    “您放心,我一定给您多搞些弹药。”马义武一边苦笑着,一边对邓仕均说道。

    中午,正当孙三和马义武的战士们和猪肉奋斗的时候,一封电报从杨成武的指挥部向总前委飞去。

    总前委,老李、总指挥和周冠生正焦急地等待着华北野战军的消息,平津战役进入了一个微妙的时刻。华北野战军在张家口给傅作义的主力35军做了一个口袋,可惜东北野战军入关暴露得太快。35军在得到消息后,飞速向北平撤退。而35军一旦撤回北平,敌我之势就会发生很多的变化。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将35军堵在北平之外消灭掉。

    “有什么消息?”老李看着走进来的周冠生,着急地问道。

    “35军被堵在新保安了,杨成武的部队已经对新保安形成了包围。”周冠生一边说着,一边将电报递给了老李。

    “哪个部队堵住的?”总指挥好奇的问道,要知道前两次阻击都被35军突破。而现在谁堵住了35军引起了总指挥的好奇。

    “郑山维的纵队。”周冠生回答道。

    “牺牲大吗?”总指挥问道,他知道郑山维是一名有名的战将,但华北野战军装备一直比较弱,这次又是突发情况,在无阵地依托的情况下,遇到35军这种强敌,估计损失必然不小。

    “几乎没有损失。”周冠生回答道。

    “无损失?”总指挥吃惊地问道。

    “郑山维搞到了支援,先搞了一个伏击,然后又搞了一个火力急袭,35军损失了2000多人。现在已经退回新保安驻守了。”老李看完了电报,一边说着,一边将电报递给总指挥。

    “是沈阳朱瑞炮校新训练的火箭炮部队,还有就是咱们41警卫部队去大连的警卫部队的一个排。”周冠生因为每天都和李泽田保持联系,所以对情况比较了解。

    “一个火箭炮连,外加一个警卫排就给敌人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总指挥一边看着电报,一边吃惊地说道。

    “孙猴子给天宫捅了一个大窟窿。”老李高兴地说道。

    “是的,这次罗霄的部队给华北野战军帮了大忙。”周冠生说道。

    “挡住了35军,扭转了战局,而且消灭了这么多敌人,当奖。华北野战军有什么说法。”总指挥问道。

    “郑山维认为火箭炮部队应该给于新保安英雄营的称号,马义武部队给予集体一等功的奖励。杨成武同志同意。”周冠生说道。

    “马义武他们集体一等功是否会有问题。”总指挥说道,总指挥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人,火箭炮部队不隶属于总前委,而马义武是直属于总前委的警卫部队,而一般警卫部队是不会给予这么高的奖励的。

    “诶,总指挥,举贤不避亲,不到3个连的部队,堵住了35军几万大军,消灭了敌人2000多,一个集体一等功不为过。而且还有那个孙猴子,也别忘了。”老李高兴地说着。

    “您的那个孙猴子,这一段时间可做了不少事情。”周冠生笑着对老李说道。

    “他又干什么了?”老李好奇的问道。

    “前一段时间他帮助汤凡飞先生生产出了盘尼西林,在大连的医院救了几十名已经感染的战士,昨天李泽田同志来电说他们已经可以月产一万多针。而且,李泽田同志说罗霄劝说朱毅经理用从上海赚来的钱做投资。”周冠生说道。

    “投资?”老李疑惑地问道。

    “是的,罗霄说,如果直接下拨,这笔钱一次就没有了,但如果作为投资就可以循环生钱。”周冠生接着说道。

    “什么意思,没有听明白。”总指挥疑惑地问道。

    “比如这次盘尼西林的生产,制药车间有技术,但没有钱也没有设备。而投资公司有钱,于是投资公司将钱借给制药车间,制药车间用这个钱去买设备和原料,生产出药后卖给医院,然后把钱还给投资公司。”周冠生接着说道。

    “那如果没有人买药,不是就亏了吗?”总指挥问道。

    “是的,不过这次好像情况不错,听说他们现在一针可以买到05两黄金。所以现在看,他们应该获利颇多。”周冠生接着说道。

    “好家伙,一针05两,一月不就5000两黄金,过几个月,老李你的这个猴子就有金箍棒了。”总指挥打趣道。

    老李一边抽着烟,一边思考着,在屋里走来走去。

    终于,老李下定了决心,对周冠生说到:“我看,让陈云同志去宏昌厂去看一下,好好做一次调研,如果罗霄做的事情能帮助我们快速恢复经济,咱们就给他一个金箍棒又如何。”

    “是,我马上给陈云同志去电,让他马上去宏昌厂做一次调研。”周冠生立刻回答道。

    “对了,给罗霄同志一个一等功。即使罗霄同志真有问题,该奖励的,咱们也要奖励。”老李接着说道。

    “是,我通知东北局的同志。”周冠生说道。

    “给一个特等功吧。”总指挥很喜欢罗霄,借着这个机会连忙说道。

    “行,就特种功。他值得这个功劳。”老李说道。

    “好,我这就去安排。”周冠生说着便离开了办公室。

    老李看着周冠生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索着。他知道,这次的决定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罗霄能够成功地推动经济复苏,那么他将成为国家的英雄;但如果他失败了,也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质疑。然而,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必须勇敢地尝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条适合国家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