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罗霄和周鹏两人一路小跑,终于赶到陈云的临时宿舍时,陈云正带着他的警卫员准备离开这里,返回沈阳。罗霄一看这情况,心里一急,也顾不得许多,扯起嗓子就喊了起来:“陈云同志!陈云同志!请您稍等一下啊!”
听到呼喊声,陈云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目光平静地看着罗霄和周鹏,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看到陈云如此严肃的样子,罗霄和周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紧张,但他们还是硬着头皮迎了上去。
“陈云同志,我们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向您汇报。”罗霄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陈云看了看手表,然后抬头看向罗霄,语气平静地说:“可以,我给你们二十分钟时间。”说完,就静静地等待着罗霄的汇报。
罗霄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始向陈云详细讲述他们之前商量好的计划。
陈云静静地听着罗霄的讲述,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深思熟虑的神情。他仔细思考着每一个细节,试图理清头绪。
罗霄语气焦急,快速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完毕。然而,陈云并没有被他的情绪所影响,而是继续保持着冷静和理性。当罗霄终于说完时,陈云已经对整个事件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迅速整理出了自己的思路。
陈云表情严肃,看着罗霄,认真地问道:“这个事情存在一个关键问题,罗霄同志,你应该清楚工业品与农产品之间巨大的价格差距吧?如果按照你目前的计划,我们需要拖拉机、化肥、化工厂以及子弹制造厂等物资。你可曾想过,这一切需要耗费多少资金呢?更何况,老段的农垦兵团刚刚成立不久,预计明年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就算相当不错了。那么,我们又该用什么来偿还这些巨额债务呢?”
罗霄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陈云的担忧。接着,他告诉陈云:“我昨天已经与段权苏同志讨论过此事。事实上,农垦兵团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开荒问题和如何提高粮食单产问题。当年,359旅在南泥湾的时候,由于初期缺乏合适的工具,开荒进度缓慢,但到了第三年,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人均开荒面积达到37亩,产粮超过万斤,并且拥有一万两千多头牲畜。所以,只要解决了开荒和粮食单产问题,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一个强壮的男人一天能够开垦荒地 15亩,那么十万个人十天就能开垦出150万亩。一台拖拉机一天大约能开垦荒地150亩,十天就是1500亩。要是有五百台拖拉机,就能开垦出七十五万亩。这样一来,基本上可以满足二百二十五万亩的开荒目标。另外,如果我们拥有一万头处于生育年龄的母猪,每头母猪每年可以生产两次,每次能产出十头小猪,并且这些小猪一年内就能出栏。到了年底,我们至少可以完成十五万头的出栏任务。”罗霄紧接着向陈云解释道。
“即便如此,恐怕还是不够啊。我估计,算上利息,农垦兵团要十年才能还清贷款。”陈云认真地说。
“不过,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可以卖给苏联。”罗霄轻声补充了一句。陈云听到这话后,沉默了片刻。毕竟,前一段时间,罗霄成功地从苏联人手中获得了一支战略预备队的武器装备,这让陈云至今都感到震惊不已。
过了一会儿,陈云开口道:“行,我个人没有问题,但这件事还是要按照老规矩来处理。首先,必须上报给总前委;其次,不能通过官方渠道,而是要走民间公司的路线;最后,如果你们商量好了,需要任何帮助,可以随时告诉我们。”说完,陈云轻轻地拍了拍罗霄的肩膀。
罗霄兴奋地回答道:“是,谢谢领导!”
接着,陈云又说:“对了,我刚刚和大连工业专门学校联系了一下,他们的电子系才刚刚成立,有一位刚从美国回来的毕显德先生,据说是位博士,你可以跟他对接相关工作。”
罗霄激动地回应道:“是,我今天就和毕显德联系!”他心中暗自庆幸自己运气不错,正好赶上了这个机会。
当罗霄和周鹏回到罗霄的宿舍的时候,朱毅和李泽田正在整理刚才的讨论结果。
“怎么样?”看见罗霄进来,李泽田连忙问道。
“和上回一样,应该算同意了吧。”罗霄笑着对李泽田说道。
“行,那我就准备去上报了。”李泽田对罗霄说道。
“有一个事情,今天我可能要去一趟大连工业专门学校。”罗霄对李泽田说道。
“必须你去吗?”李泽田问道。
“这个需要懂技术的人去。”罗霄说道。
“让飞虎带一个警卫班和你一起去吧。”李泽田说道。
“不用吧,老朱和周鹏会和我一起去。”罗霄看着李泽田恳求道。
“不行,这是原则问题。”李泽田寸步不让地说道。
“好吧。”罗霄知道这是李泽田的底线,所以也就不再争执。
“老朱,带上点金子,咱们要拜访毕显德去。”罗霄高兴地朱毅说道。
“需要带多少?”朱毅问道。
“20个大黄鱼吧。”罗霄说道。
“这么多?”朱毅问道。
“千金买马骨吗。”罗霄笑着说道。
当朱毅带着20条大黄鱼和罗霄等人来到毕显德的办公室的时候,毕显德正坐在办公室前发愁。
刚来大连不到一个月,现在学校已经建立了电子系,毕显德已经正式被任命为系主任,几名老师已经到位,学生也来了七八十名,所有的人都由学校负责供给,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整个电子系几乎没有器材。这正是让毕显德发愁的事情。
“请问是毕显德先生吗?”朱毅客气地对毕显德问道。
“你是?”毕显德有些烦躁地问道。
“我们是宏昌厂的,有些工作需要和您对接。”朱毅和气地说道。
“什么事情?”毕显德接着说道。
“我们有一个东西想生产,请您看看。”说着,朱毅向罗霄使了一个眼色。
罗霄看到朱毅的眼色,将一个矿石电话的线路图放在了毕显德的桌子上。
毕显德拿起电话扫了一眼,对朱毅说道:“这不就是矿石电话吗,你们要生产这个?”
“是的,我们没有人懂这个,所以只能请您帮忙看看。”朱毅谦逊地对毕显德说道。
“这个技术已经落后了,而且你们只生产电话机是不行的,没有转接器,你们只能实现两部电话的点对点通信,这个意义不大。”毕显德不客气地说道。
“这个问题我们想到了,请别人给我们设计了几个转接台。可以实现20门和50门电话的转接。”朱毅一边说着,一边从罗霄手里拿过人工转接器的图纸双手递给毕显德。
毕显德接过图纸看了起来。
“有点意思,你们是想实现内部20门,外部3门的人工转接。”毕显德一边看图一边问道。
“是的,我们技术不够,只能先用人工转接。”朱毅不好意思地说道。
“行,问题不大,稍等一下,”毕显德说完就走到门外,向坐在那里的一个公务员说道:“王同志,让彭禄士同学到我这里来一下。”
说完,毕显德又回屋拿起转接台的电路图接着看了起来。
“这里加一个切换开关,如果电话员下班了,做一个切换,这样外线过来,所有的内部电话都会响,虽然不理想,但也可以接通外线。”毕显德一边看着电路图,一边说道。
朱毅听了毕显德的话,有些尴尬地笑了笑,看向罗霄。
“没有问题。这样实用性更强。”罗霄笑着说道。
“这个东西技术难度不大,一会儿来的彭禄士同学应该可以完成,只是。。。”毕显德有些迟疑地说道。
“有什么问题,您说。”朱毅看着毕显德为难的样子,连忙说道。
“不瞒两位,我们系刚成立,现在我们连一个烙铁都没有。”毕显德尴尬地说道。
“您需要什么工具和器材,这个我们来解决。”朱毅连忙说道。接着朱毅把20条大黄鱼放在了毕显德的办公桌上。
“先生,这是我们给您的研制费用。”朱毅对毕显德说道。
“等会再说,”毕显德不耐烦地朱毅说道,接着就又一边掰着手指,一边说道:“万用表、烙铁、变压器,断路器、接触器。。。”
“等等,毕先生,您能给我一个工具和器材的数量表吗?您这样我这记不住。”朱毅连忙对毕显德说道。
“毕先生,这还有一个东西,您也看看,”罗霄看着毕显德准备写器材表,连忙把702报话机的电路图也拿出来,递了过去。
“你们的东西还不少。”毕显德一边说着,一边接过罗霄提过来的图纸。
“这东西还有点意思。”毕显德看着电路图说道。
“报话机,通信距离15公里左右。”罗霄连忙解释道。
“美军用的?”毕显德一边看着,一边问道。
“不是,我们一个同志设计的。”罗霄解释道。
“你们的同志?这设计不错,是谁设计的?”毕显德好奇地问道
“这?”罗霄为难了,702报话机是童志鹏在50年设计的,此时的童志鹏还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为他的电机工程博士学位而奋斗呢。当让罗霄说这是自己设计的,他却有些不愿意。
正在此时,门口传来敲门声。
“彭禄士,快过来,看看这个”看见门口敲门的人,毕显德说道。
“是的,先生。”彭禄士听见毕显德的话,连忙走了过来,认真地看起毕显德递过来的电子图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个好像是电话机的电路图。”彭禄士看了一会图纸,对毕显德说道。
“不错,这个呢?”毕显德说完,又递过来一张电路图。
彭禄士拿着电路图仔细端详了许久,眉头微皱,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他开口说道:“这个电路图看起来有些复杂,它既像是电话,又像是收音机。”
“嗯,差不多吧,这其实是一份报话机的电路图。你看这里,这是收发天线,这是收发调谐线圈,还有超再生接收和发射管、低频放大与调制管……”毕显德一边用手指着图纸上的各个部分,一边耐心地向彭禄士解释道。
与此同时,朱毅和罗霄等人只能无奈地站在一旁,看着毕显德和彭禄士,心中暗自焦急。
“怎么样?现在理解了吗?”终于,毕显德的课程接近尾声。
“大致上理解了,老师,您这是要做”彭禄士好奇地问道。
“宏昌厂的同志们需要生产这些东西。”毕显德向彭禄士解释道。
“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完成这项任务,可以考虑和你的同学们一起做。”毕显德注意到彭禄士脸上流露出的一丝犹豫,紧接着补充道。
“老师,我们工具和器件可能不够。”彭禄士对毕显德说道。他看着毕显德,眼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毕显德沉默片刻后,突然指向桌上的二十根大黄鱼,说道:“用这个钱。”
彭禄士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道:“这太多了吧!”他无法相信眼前的景象,这些黄金实在太多了,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需要。
毕显德皱起眉头,有些生气地说:“谁让你都花了?你只需要把咱们系需要的器材买回来,再把做这几个东西的材料买回来就可以了。剩下的,给我交回来。”
彭禄士连忙点头,应道:“是。”他心中暗暗庆幸,还好老师没有责怪他。
“这两个东西多长时间可以做完?”毕显德问道
“东西买回来后,电话估计要10天可以完成,报话机可能要20天左右。”彭禄士琢磨了一下回答道。
“行,你先去把钱入了帐,买东西直接从学校走账。”说着,毕显德指了指桌子上的金条说道,
“是,先生。”彭禄士说完,拿着金条走出了办公室。
“孩子做完了,让他给你们送去。”毕显德说完就准备送客。
朱毅还想多说几句,站在一旁的罗霄连忙拉着朱毅和毕显德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