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李泽田的话,罗霄瞬间就怂了。由于身份特殊,他所受到的保护堪称最为严密,可这些严密的保护措施,着实极大地限制了他的行动自由。
“怎么不吭声了?” 李泽田神色严肃地问道。
“当时有个从高空进行观察的绝佳机会,实在难得,况且大家都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 罗霄赶忙解释道。
“那你就自己贸然上去了?孙飞虎同志劝你,你都不听。” 李泽田生气地说道。
“这当领导的不得以身作则嘛。当年列宁号首飞,不就是陈昌浩同志当第一个乘客吗?” 罗霄回应道。
“狡辩!” 李泽田怒喝道。他心里清楚,罗霄所说的乃是当年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的传奇故事。
那是 1930 年 2 月 16 日,国民党空军飞行员龙文光驾驶着 “柯塞式” 飞机,从汉口出发前往河南开封执行通信联络任务。然而,在返航途中,大雾弥漫,龙文光迷失了方向,且油料耗尽,无奈之下,飞机迫降在河南罗山县宣化店,龙文光就这样被红军俘获。经过一番深刻的教育,龙文光毅然决然地决定参加红军,那架飞机也被转移至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新集。
飞机抵达新集后,边区政府立即对其展开精心修复,并为其命名为 “列宁号”。后来,龙文光申请出战,可当时情况极为特殊,他刚被解放不久,而我军根本没有飞行员。若龙文光直接驾机逃跑,那可就酿成了天大的乌龙。此事一度陷入僵局,直到当时任团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的陈昌浩亲自带着手枪登上飞机,“列宁号” 才得以实现首次飞行。再后来,在黄安战役中,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陈昌浩更是乘坐 “列宁号” 飞临黄安上空,为战斗提供了强有力的空中支援。
“罗霄同志,你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组织纪律。一旦你出了问题,将会给中国革命带来极大的损失。这个事情我必须向总前委报告。必要的时候,将提高你的保护级别。” 李泽田严肃地说道。
“别,别,泽田同志,你也知道当时情况实在特殊,而且我也做好了保护措施。再说,你也明白现在很多工作需要和其他单位协调,如果不让我出去,很多工作都会被耽误。” 罗霄深知保护级别这个事情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增加被保护人的安全,但同时也会极大地限制被保护人的自由。而现在限制他的自由,的确会耽误他诸多的工作。
“下次,下次我一定注意,绝不再冒险了。” 罗霄一脸诚恳地看着李泽田,眼中满是懊悔和自责。他知道自己这次的行动让大家担心不已,尤其是李泽田。
李泽田皱起眉头,严肃地对罗霄说道:“没有下次了,你再出去,我就做你的贴身警卫。”他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罗霄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道:“啊!你做我的警卫?”他没想到李泽田会如此坚决地要求。
“废话,孙飞虎管得住你吗?你要是不想带着我,就老老实实在厂里待着。”李泽田毫不客气地对罗霄说道。他了解罗霄的性格,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他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罗霄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行,行,听您的还不行吗。”虽然他心里有些不情愿,但也明白李泽田的好意。
这时,李泽田突然想起了什么,平静地说道:“对了。总前委来电报了,关于那批黄金的事情。”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似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罗霄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好奇地问道:“总前委怎么说?”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很困难,老蒋的保密措施非常严密,上次的运输行动根本没有动用国民党的军舰,而是利用海关缉私舰‘海星’号将黄金运走的。你也知道,咱们现在几乎没有空军和海军,所以要想拦截住老蒋运输的黄金简直难如登天。”李泽田一脸遗憾地说道。
“难道就真的没办法了吗?有没有可能在陆地上拦住后续的黄金呢?”罗霄不甘心地问道。
“陆地上?”李泽田惊讶地看了一眼罗霄,若有所思地说道:“这倒是个新思路……”
“我的想法是,如果我们掌握的情报是准确的,那么我们在未来的行动中,可以适当调整一下计划。比如,在敌人行动之前,我们派遣一些小部队去卡住敌人的运输通道,或者想办法让敌人无法开始运输。这样一来,当我们的大部队赶到时,那些黄金或许还能留在这里。”罗霄一脸认真地对李泽田解释道。
“嗯,确实值得一试。不过,具体有什么详细的计划吗?”李泽田皱起眉头,思考片刻后问道。
“你看啊,上海最为重要的交通通道有二,一是海运,二为空运,空运得依靠机场,可如今上海仅有两个机场,一为龙华机场,二为虹桥机场,只需以火力封锁此二机场,想来敌人便无法通过空运来运输黄金了。而海运的关键所在便是吴淞口,倘若吴淞口遭封锁,那敌人的海运自然也被截断了。余下之事就简便多了。”罗霄向李泽田详细地解释着。
“还有一处,便是鼓浪屿,老蒋将鼓浪屿当作一个黄金转运基地,在此存放了近乎一百万两的黄金,初看上去好似安然无恙,然而鼓浪屿仅有一个小码头,一旦此码头被封锁,敌人便无法登上岛屿,这百万两黄金便成为了瓮中之鳖。”罗霄继续说道。
“你的想法是把海战转换成陆战,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我军的优势。”李泽田一边琢磨着,一边说道。
“是的,我觉得我们是有可能截获一部分黄金的。但有些事情需要提前做准备。”罗霄认真地说道。
“哪些事情?”李泽田问道。
“我感觉最着急的事情,是鼓浪屿的问题。”罗霄接着说道。
“鼓浪屿是一个离岛,和大陆很近,但并未直接联通,整个岛屿面积只有 187 平方公里2。其长约 1800 米,宽约 1000 米。最高海拔只有92米,易攻难守,但如果有重火力的话,就可以覆盖整个岛屿的所有登陆点,整个岛反而变成了易守难攻。关键是如何将我们的重武器和部队送上去。这是最大的问题。”罗霄接着说道。
“你有什么想法?”李泽田一脸严肃地看着罗霄问道。
罗霄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老李,你看咱们的107火箭炮,个头不大,但威力足够,射程能也有8公里,虽说精确度不高,但吓唬人是足够了。另外,90毫米的巴祖卡可以保证在150米内准确摧毁敌人的地堡和装甲车。关键是这些武器都足够轻,如果有一支部队带着这些武器上岛会怎么样?”
李泽田听着罗霄的话,心中暗自思考。他知道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但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计划。
“你想中心开花,然后等待我军的大部队登岛?”李泽田问道。
罗霄点了点头,眼神坚定:“是的,但这样做难度很大。部队需要隐蔽登岛,长期隐蔽,一旦发动进攻就要迅猛进攻,然后长期坚守。所以说这个难度很大。”
李泽田沉默片刻,最后点了点头:“的确难度很大,但未必不能成功。算了,今天咱们先把这些设想告诉总前委。看看上级的想法。”
“行,先看看总前委的想法,咱们再讨论。”罗霄深知此事急不得,便决定暂时放下,等待总前委的意见。
正当二人准备结束对话时,汤凡飞突然急匆匆地朝他们走来。“老罗,你在这儿啊!可算找到你了。”汤凡飞一边说,一边紧紧抓住罗霄的手。
“快去忙吧。”李泽田见状,笑着对罗霄说道。
然而,汤凡飞根本没理会李泽田,急切地拉着罗霄往他的实验室方向快步走去,嘴里还不停地催促道:“快走,快走,帮我看看数据去。”
“行,行,汤博士,我这不是跟着你呢吗。”罗霄一边苦笑,一边说着。
两人来到汤凡飞的试验室门口经过简单的消毒后,进入了实验室。
“你看着这数据。”汤凡飞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叠统计表,自从盘尼西林开始量产后,汤凡飞的工作也轻松了很多,而周鹏替他运来的试验器材让他更加如虎添翼。
汤凡飞兴奋地向罗霄展示着这些数据:“你看,这是做的不同PH值情况下菌群的生长情况,这是不同温度下的菌群的生长情况……”他一边说着,一边把不同的统计表递给罗霄。
然而,面对眼前的一堆写满数字的统计表,罗霄却露出了一丝苦笑:“打住,汤博士,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能不能直接告诉我重点?”
汤凡飞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好!那我就直说吧!根据你的建议,我们对青霉素发酵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对比测试。现在,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菌体生长的最佳条件,包括最适宜的温度、PH值和溶解氧含量等。此外,对于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以及前体物质等重要成分,我们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听到这里,罗霄不禁瞪大了眼睛,脸上浮现出惊喜之色:“这么说,你们已经找到了提高青霉素产量的方法?”
汤凡飞笑着点头:“没错!只要调整好发酵条件,并优化培养基配方,就能进一步提高青霉素的产量。”
罗霄激动地握住汤凡飞的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么说,我们终于可以增加产量了!”
然而,汤凡飞却摇了摇头,语气有些无奈地回答道:“不,目前还无法实现产量的提升。”
罗霄的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急切地追问:“为什么呢?”
汤凡飞深吸一口气,解释道:“问题主要出在温度的控制上。当前的温度控制非常困难,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罗霄皱起眉头,追问道:“那你们具体是如何控制温度的呢?”
汤凡飞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最初,我们使用火炕来加温,但炕面很热,而房间内的温度却只有十度左右,温差过大。后来实在没办法,只能在屋内加装炉子。可惜的是,这些炉子的火力并不强,温度仍然无法达到理想水平。”
罗霄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问道:“那么,您认为合适的室温应该是多少呢?”
汤凡飞毫不犹豫地回答:“30度,最好能保持在30度。这是经过多次测试得出的最佳温度。”他的语气坚定而自信,仿佛对这个数字有着绝对的把握。
然而,看着罗霄有点为难的表情,他意识到事情可能并不那么简单。于是,他接着说道:“最低不能低于28度,再低,影响就太大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担忧。
罗霄仔细观察了一下发酵室,然后转头对汤凡飞说道:“汤教授,我看了一下房子,这房子的保温做得还行,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咱们用于提高室温的炉子不太给力是吧。”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探究的意味,似乎在寻找问题的根源。
“没错,不知道怎么回事,这炉子的火力一直上不来。所以找你来看看有没有办法。”汤凡飞说道,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期待,希望罗霄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听了汤凡飞的话,罗霄开始仔细地观察着屋子里加温用的炉子。他的目光专注而敏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你看这炉子,生火慢,火力也不强。这屋里的温度总是升不上来。”汤凡飞接着抱怨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焦急。
“有一个方法,可以增加火力。”罗霄平静地说道。
“什么方法?”汤凡飞急切地问道,他瞪大了眼睛,紧紧盯着罗霄,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罗霄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指了指煤炉上的出烟口,然后缓缓说道:“你看着烟道。”
“现在是直通式,就是让烟直接出去,但是这样效率不高,我们可以把烟道改成U型,这样炉火对烟道里的空气有一个二次加温的作用,会加速空气的上升,整个烟道形成一个类似抽气的效果,这样加速了炉子里空气的流通,火力自然就上来了。”罗霄解释道。
汤凡飞听完后,眼睛一亮,恍然大悟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这个办法太妙了!”他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
“我这就找老赵师傅他们去改造炉子去。”说完,汤凡飞也不管罗霄,就急切地向外跑去。他的步伐轻盈而迅速,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罗霄看着汤凡飞远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了欣慰又无奈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