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乡村食堂(5)
只有阳民食堂才有的特色美食。它需要具备独特的个性,同时迎合长辈们的口味,且确保基本的美味是最起码的要求。
“在我看来,老板娘您的厨艺是足够的。但在菜单的设计和销售卖点上,您似乎没有抓住要点。只要稍微做些调整,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在午餐高峰期一个顾客都没有了。”
“……”
韩阳民听到尹英俊的这番话,仿佛每一个字都化作了利刺,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内心。这些话虽然刺耳,但同时也让她反思自己为何会错失这些关键。她感到一阵自责。
“仔细想想,你说的确实有道理。”韩阳民叹了口气,“这就是问题所在。”
虽然话没有说出口,但同样来到阳民食堂的尹黄福也默默点头,支持尹英俊的看法。
“其实,我也早就想过这些,只是因为觉得对不起釜山嫂子,所以一直没好意思说出口。”尹黄福说道,“像昨天的葱炒猪肉,虽然我老婆平日里喜欢唠叨,但她做的葱炒猪肉真是拿手绝活。因此,当时听说釜山嫂子开了店,我就来捧场,吃的时候却感觉——我老婆做得似乎更好……”
担心自己说得太直白,尹黄福挠了挠头,向韩阳民致歉:“对不起啊,釜山嫂子。我绝对不是说你做得不好,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当然明白了,老爷子。反倒是我更觉得抱歉,应该在一开始就了解大家的需求再去设计菜单。如果没有英俊,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意识到问题所在。”
韩阳民说得没错。虽然尹英俊到这个村子里不过才几天,但他已经清楚地看出,这里的村民心地善良,从来不会轻易说让人伤心的话。因此,五年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指出韩阳民的问题,因为他们不想因为自己的话而让她的努力化为泡影。
然而,有时过度的好意反而成了毒药,正如现在这样。所以,尹英俊决定承担起这个责任。反正自己不是这个村子的村民,也不需要与韩阳民长期相处,因此他认为有必要把现实告诉她。幸好,韩阳民并没有忽略尹英俊的话,或许是因为电视节目中展现的能力,她反而全神贯注地听取他的建议。
“谢谢你,英俊,还有您,老爷子,谢谢您们的坦诚。”
“别这么说。正如英俊所言,其实应该早早告诉你的,拖了这么久,反而耽误了你的时间,真是对不住啊。”尹黄福叹息道。
“没事的。现在能明白就已经很好了。其实我还一度以为,生意不好是因为我厨艺不够好。”韩阳民苦笑着说。
对于一个厨师和餐馆老板来说,如果自己做的料理不被顾客认可,那将是无比残酷的事实。虽然可以选择只专注厨房,店铺的经营由其他专业人员打理,但韩阳民开这家店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热爱烹饪”。如果让她放弃烹饪的乐趣,餐馆的存在意义也就大大降低了。
既然问题已经找到了,那接下来就该着手解决问题了。然而,如何去解决,这也是一大难题。
“可是,我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重新设计菜单。”韩阳民困惑地说。
她原本是想迎合长辈们的口味,所以精心制作了一些他们熟悉的家常菜。如果完全反过来,制作他们不喜欢的菜肴,可能又会适得其反,导致生意继续冷清。
菜单的选择,决定了餐馆的风格和走向,堪称是开店最重要的一环。
“要不,我直接去问问村民们,看看他们想吃什么?”韩阳民尝试提出一个解决方案。
“那样的话,同样的问题会再次发生。”尹英俊摇了摇头,否定了她的想法。
“也是啊……”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此刻,需要一种更有效的方法。而尹英俊早就心中有数,找到了解决方案。他发现答案就隐藏在村民们给韩阳民起的那个“釜山嫂子”的称呼里。
“因为您来自釜山,所以大家都叫您‘釜山嫂子’对吧?”尹英俊问道。
“是啊。”
“那何不尝试一下做些与釜山有关的美食呢?”他建议道。
这里是群山环绕的偏远乡村,与釜山相距甚远。对这些生活在山间的村民而言,釜山的美食充满了新鲜感,是他们想要尝试却很少有机会品尝到的。恰巧,韩阳民脑中有丰富的关于这些菜肴的记忆,毕竟她是地地道道在釜山出生长大的,对釜山料理可谓驾轻就熟。
尽管如此,韩阳民依然有些顾虑:“虽然我有信心做好这些菜,但不知这些釜山料理能不能符合长辈们的口味。”
尹英俊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温柔的微笑:“刚开始总是会有些不安的,任何人都是这样。但‘不安’并不等于‘会失败’。正因为有不安的,才可能诞生成功的结果,不是吗?”
冷静地来看,韩阳民对于成功的定义,比起许多其他创业者来说,其实并不算高。她只是希望通过为村里的长辈们提供美食,赚取足够维持生活的收入。尽管在自营生意中,“适当的收入”这个目标也并不轻松,但她已经拥有了村民们对她的好感与信任,只要做出的食物不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味道,那么成功的几率就很大。
“长辈们一定会喜欢的。”尹英俊转头看向爷爷,征求他的意见,“是吧,爷爷?”
仿佛等着孙子这样问,尹黄福立刻大力地点头:“那是当然的!釜山嫂子还帮过我们干农活呢,怎么会不喜欢!”
听到这番话,韩阳民仿佛下定了决心,露出了坚定的笑容。
第二天,尹英俊与尹黄福、徐玉红一起,再次来到阳民食堂。这是因为韩阳民联系了他们,说是有事想请他们帮忙。
“这是我从昨天开始苦思冥想后做出来的一些菜,能不能合您的胃口呢?我想听听您们的意见,可以吗?”她请他们试吃。
桌上摆满了釜山特色的美食,如海鲜饼、海鲜汤、章鱼炒饭、猪肉汤饭等。这些菜肴尤其得到了尹黄福和徐玉红的喜爱。
“这么多海鲜摆在餐桌上,真是好久没见过了,是吧?”尹黄福感叹道。
“是啊。”徐玉红也点点头。
这里四面环山,几乎都是山区,因此要吃到海鲜并不容易。韩阳民笑着解释道:“正好有个朋友从事海鲜物流,我联系他后,他表示可以直接送货到我们店里。如果长辈们觉得好,我也考虑继续合作。”
“那真是太好了!以后想吃海鲜的时候就可以来这里了。”尹黄福高兴地说道。
韩阳民的菜单选择得到了尹英俊的暗自喝彩,因为她精准地捕捉到了山村里居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韩阳民能够在短短一天内想出这种绝佳的方案,其中也有自己的秘诀。
“每次去村民会馆时,总能听到长辈们念叨‘好想吃海鲜’,所以我才想着做这些。”她解释道。
会馆距离市区的海鲜店非常远,特别是酷暑时节,连配送都难以实现。正因为距离遥远,很多店家都不愿来这边配送。因此,能定期出现在村民会馆这种交流场所的机会,让她的困扰得以快速解决。
不过,事情还远没有结束。正如尹英俊一再强调的那样:“最重要的是味道。”
就在此时,徐玉红拿起筷子指着海鲜饼,问道:“这是什么海鲜饼?看起来好像加了很多东西。”
“啊,这个呢……”还没等韩阳民开口解释,尹英俊便抢先一步说道:“这是东莱海鲜饼,据说是三月三上巳节时进贡给国王的御膳之一。里面放了葱、贻贝、牡蛎、虾、蛤肉、芹菜,还有黏米粉等等。您一定会觉得好吃的。”
“东莱海鲜饼?这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徐玉红看着旁边的尹英俊,不住地点头。他极力劝说,她自然将筷子伸向了东莱海鲜饼。将饼撕下一大块,送入口中,徐玉红的眼神立刻变了。
“天哪!这也太好吃了吧!”她激动地说。
韩阳民小心翼翼地问道:“合您的口味吗?”
“特别合适!釜山嫂子,您真是厨艺了得!早该做这些菜了!这样的话,我肯定早就是这里的常客了!”
尹英俊也不甘示弱,夹起一块东莱海鲜饼,说道:“从现在开始,您就会卖这些了,对吧,老板娘?”
与尹英俊交换了一个眼神后,韩阳民郑重地点头:“是的,没错!”
多亏尹英俊,今天又让一家濒临关闭的餐馆重获新生。
大约一周后,尹英俊与爷爷、父亲完成了一天的农活,决定再次来到阳民食堂用餐。和之前店内空无一人的情况截然不同,这次阳民食堂热闹非凡,顾客络绎不绝。
“釜山嫂子!再来一瓶烧酒!”
“好的,马上来!哎呀,英俊你来了啊?”韩阳民一边忙碌,一边热情地打招呼。
尹英俊有些遗憾地问:“需要等很久吗?”
“嗯,抱歉呢。要不我给你们再摆一张桌子?”
“不用了,那也会给您添麻烦的。我和爷爷、爸爸一起等就是了。”
“真对不住啊,英俊。”韩阳民道歉。
虽然给阳民食堂提供了解决方案,但尹英俊心中却难免有些失落。他有一种原本只属于自己的美味秘密被别人分享的感觉。
‘哎,我果然还是个孩子啊。’尹英俊苦笑着自嘲,他打算走回到爷爷和父亲等候的葡萄藤架下。
就在此时,他看到了一位陌生的老人,忍不住揉了揉眼睛。那位老人
有着长长的白胡须,身穿简朴的衣衫——他的模样,给人一种莫名的感觉,就好像……
‘这难道是修道之人?’
他万万没想到,竟会在这乡间的小餐馆里遇到一位“世外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