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半个月,陆鸿几乎是将河边上下游的甜杆都收了一个遍,还让村里面的小孩给抱怨了,“鸿哥,你把甜杆收完了,我们都没零嘴吃了。”
“哪有,这不还有一些吗?”陆鸿指了指矮小的甜杆尴尬的说道。
“”这能有味道吗?!
林晓晓将最后一块红糖放入到袋子里面,领着慢慢的一大概,估计能有个十斤重了,和陆循说:“这糖我们少这点吃,也能吃到明年春了。”
“倒也不必那么省,我抄书也赚了不少银钱。”陆循回复道。
“没省,这不是要换着吃吗,总一个味会吃腻的。”
“”陆循发现自从林晓晓来了之后,自己无语的次数之间在增加。
“对了,相公,快要进入冬季了,咱们屯粮吗?”
林晓晓坐在窗边,透过窗户看着院子里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舞,心中暗自思索着冬季的准备。她轻声地对陆循说:“快要进入冬季了,咱们屯粮吗?”
陆循正在桌前抄写书籍,听到她的话,放下手中的笔,微微一愣:“屯粮?确实是差不多时间了。”往年是晚一点的时候去购置过冬的粮食,今年早些也无妨。
“那咱们明天天去镇上置办一些?”林晓晓说,冬季的粮食储备绝对不能马虎,尤其是在山村生活的人,更要考虑到食物的多样性。
“嗯,我让鸿儿去村长家借下牛车。”陆循点头说道。
天色渐渐明朗,三人收拾妥当后,便驾着踏上了前往镇子的路。路边的野草已经枯萎,树木的枝桠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估计是到了冬天猫冬屯粮的时节,现在镇子上的人流之之前来的时候多了许多。
“这里的冬天还是挺冷的,咱们多备一些干粮,免得到时候不够吃。”林晓晓一边走,一边思索着,生怕一时疏忽影响了整个冬季的生活。
“嫂子,不用担心,按照往年备的量多加一些就行。”
“不担心不担心,这个你们比我熟。”
“鸿儿,我们先去米铺看看。”陆循说道。
陆鸿将牛车停到米铺旁边停下,把手里的赶牛棍递给陆循,“那哥,你在这里等着,我和嫂子进去买。”
“嗯。”
林晓晓和陆鸿一起走进了一家米铺,迎面扑来的米香让人顿觉踏实。店铺不算大,木制的柜台上摆满了各种粮食,粟米、高粱、粗粮、面粉等分类摆放在大木桶里,散发出阵阵粮食的清香。店内的老板正弯腰整理着货物,看到两人进来,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
“客官要点什么?”老板热情地招呼,眼神在林晓晓和陆鸿身上打量了一番。
林晓晓随意地打量着米铺,发现这里的粮食品类丰富但都是粗粮为主,店里没有特别精细的米面。她转过头问陆鸿:“鸿儿,往年冬天,你们都买什么粮食?”
陆鸿想了想,回忆着说:“往年,我们家通常买的是粟米和高粱,存储时间长,也耐饿。还有些面粉,冬天吃面食暖和。村子里的大多数人也是这么准备的。”
林晓晓点点头,这陆家一向过得简单实在,但今年有她了,单靠这些粗粮可能吃得腻,而且冬天寒冷,营养也跟不上。她思索了一会,心中有了主意。
“掌柜的,您这里有没有精细一些的米?”林晓晓开口问道,她想要一些更精致的粮食来调剂家里的饮食。
老板笑着摇摇头:“这位客官,咱们这乡下小镇,一般买的都是粗粮,米啊面啊也多是粗的。要是买精米的话,可以去前面一家杂货看看,他们家往年都备一些。”
林晓晓明白镇上条件有限,不过她也并不失望,毕竟粗粮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必备之物。她点点头,问道:“那这样吧,给我们称些粟米、高粱,再来些面粉。不过,我想要的种类得多一些,这样冬天可以换着吃。”
她接着问陆鸿:“你觉得这次我们该多准备一些还是少一些?冬天可是要几个月呢。”她不太熟悉这边的冬季长短,便征询陆鸿的意见。
陆鸿思索片刻说道:“今年冬天可能比往年冷些,粮食多备一点也不为过。以往的量差不多能撑到二月,今年的话,多备一些安心。”
林晓晓微微点头,她心里想着,这个冬天的准备不仅要保证吃饱,还得吃好。于是,她对掌柜的说:“给我们来四百斤粟米,一百斤高粱,再来一百斤面粉。”
掌柜的立刻应声,开始忙碌地称量粮食。
“我们家人口不多,但有些东西吃得多,还有些东西得留着冬天过节的时候用。”林晓晓解释道,目光扫过堆满米袋的店铺,心中盘算着未来几个月的餐食。
店铺里静静的,只有掌柜的忙着称粮食的声音。不一会儿,几大袋粮食就堆在了他们面前。林晓晓满意地点点头。
两人加上米铺的伙计一次性就把粮食给弄到了牛车上面。
“相公,待会我们去前面的杂货铺在看看有没有精米。”林晓晓和坐在牛车上的陆循说。
“这里没有吗?”
“嗯,掌柜的说他们基本上不进精米,买的人太少了。”
“行,鸿儿去前面的杂货铺。”
“好嘞!”
林晓晓没想到杂货铺的掌柜是个女子,这可是少见的。
“掌柜的,你这可有精米?”
女子闻言,略带自豪地拍了拍柜台上的一只大瓷缸,笑道:“那您来对地方了。我这虽是杂货铺,但米面的种类可不少,前些日子刚进了些上等的精米,颗粒饱满,煮粥熬饭都不错。”说着,她从瓷缸里舀了一小碗白米递给林晓晓看。
林晓晓拿起一颗米粒捏了捏,果然米质细腻,光泽洁白,心中满意。她抬头笑道:“果然是好米,那就给我称一百斤吧。”
女子爽快应道:“好的,这就给您称。”说罢,她利落地开始动手称米,干练的动作与她纤细的身影形成鲜明对比。林晓晓暗自佩服,这女子不光掌管着一家店铺,还这么精明能干,实在令人惊叹。
“掌柜的,这铺子是你自己打理的?”林晓晓随口问道,带着几分好奇。
女子一边忙活一边笑着回答:“是啊,铺子是我娘传下来的,我从小就跟着她学做生意,几年下来也算能独当一面了。如今她年纪大了,铺子的事都交给了我。”她语气中透出几分自豪。
林晓晓听了心中顿时升起几分敬意,这样的女子实属难得,能在镇上独立打理一家铺子,绝对不容易。她感慨道:“掌柜的真是了不起,一个女子还能将铺子经营得这么好。”
那女子笑了笑,眼中透着坚定:“日子嘛,总得靠自己打拼。我家里的男人们没我能干,不如我来掌管铺子,倒也自在。”
林晓晓听得微微一笑,心里不禁对这个镇子上的女子多了几分欣赏,又在杂货铺里面买了些针线等日常需要用的物品。
走出杂货铺,林晓晓转头对陆循说道:“相公,我们还要去买点菜和肉,虽然陆续我们自己有晒制一些菜干和熏肉,但多备些总归是好的,冬天难说会不会遇上什么突发的事,还是要准备充足些。”
陆循点点头,目光柔和:“嗯,都听娘子的,你操心得周全。”
一旁的陆鸿笑着插话:“对,都听嫂子的,嫂子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林晓晓无奈地笑了笑,瞥了一眼陆鸿,假装嗔道:“你倒是跟着起哄,尽会打趣我。”
陆鸿搔了搔头,笑得有些憨厚:“不打趣不打趣,走咯,嫂子坐好,我们去干货铺和肉铺转转。”他笑着说完,手里轻轻一扬牛绳,牛车缓缓向前,车轮在石板路上发出低沉的咯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