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小县城做公务员?逆转开始! > 第3章 陌生老人叫我认命

第3章 陌生老人叫我认命

    实习进入第二个月,行长说业务压力大,要阵线前移,岗位要调整,内勤岗位减少,往业务岗迁移,我被调去做大堂经理,拉业务。

    我连“石圆”都不是!

    在银行,“柜员”被戏称为“石圆”,连荔枝都不是,荔枝有水分,没有经过社会的毒打,石圆是石圆干,已经被社会毒打到干瘪。

    柜员是苦逼的,每天至少6个小时坐着,上厕所也要打报告,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客户,面对各种各样细致的材料,丝毫不能出差错。

    每周的周五,每个月的月底,每个季度的最后一周,柜员岗都得加班,内勤岗已经早早回去吃饭睡觉了,柜员岗还在核对总结各类材料。

    但即使是这样,柜员岗也要比大堂经理好。

    大堂经理岗可能各个银行定义不同,在我们银行,大堂经理就是个纯粹的业务员,只要你能拉到存款,或者贷款,无论你是在大堂,还是澡堂,都可以。

    纯粹的业务员性质,就意味着底薪低。

    这对于我这个新人来说,简直是天大的打击。

    但没有办法,谁让我是个新人呢?

    只能硬着头皮去做。

    我每天站的笔直,笑的僵硬,迎来送往,如同一具机器人。

    再一周后,行长开会,说任务要压到每个人的头上。

    支行22个人,按照业务不同压任务,我的任务是,年前拉200万的存款。

    我在武汉初来乍到,人都不熟,家里的亲戚基本都是农民,哪来的那么多存款?

    室友倒都是家里有钱的,大学室友们倒都是家里有钱的,可让他们存钱到我这个小网点,那不是开玩笑嘛?

    “你去小区里看看,找那些老年人。”前辈知道我没钱没背景,便给我支招。

    无论如何,我这瞎猫肯定不能呆在网点里面碰死耗子。

    我便到距离银行不到1公里的小区,在小区的入户公园里希望逮一个老爷子或者大妈。

    很快,我看到一位西装笔挺的老爷子,天天一个人自己出门散步,溜达到亭子里,就坐下下象棋。

    我将其视为目标,有意围观,伺机插两嘴。

    老爷子很快就留意到我:“小伙子不错,年纪轻轻就懂这么多。”

    我连连谦让:“我就会这几招,多的不会。还得是您来!”

    我继续看着,一言不发。

    老爷子待不住了,这局他败下阵。

    “走,小伙子,我们去喝个茶。”老爷子跟我说。

    我知道这时候不能拒绝。

    像老爷子这样退休后还西装革履的人,肯定是在政府单位上班后退休的,高低还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休的。

    这样的人最喜欢面子,没退休前都是一呼百应,现在退休了,自己一个人住,也没老伴儿,唯一的爱好象棋,水平也一般,平日里的不如意没法在棋盘上发泄,只能靠喝茶来消磨时间。

    茶室古朴,还未进门就听见淡淡的古琴声。

    进门,流水声潺潺盖过了古琴声。

    穿着旗袍的服务员上前,“吕老师,您的房间备好了。”

    老爷子微笑上前,我跟在身后,如同喽啰。

    进门一个小包间,目之所及处都是古色古香,红木家具处处可见。

    老爷子正面迎门坐下,从自己随身小包里拿出一个方形红绸缎盒子,略微颤抖的手小心打开,里面是一块茶砖。

    老爷子将茶砖放在绢布上,用茶刀用力切下一小块,开始一套沏茶流程。

    橙红色透明的茶水推到我面前,我连忙双手接过,表示谢意。

    “你是城北支行的员工。”老爷子呷了一口茶,缓缓说道。

    “您知道?”我没喝茶,惊讶于老爷子怎么知道我的身份。

    “我在那里办理过业务,”老爷子说,“我见过你。”

    我大脑里迅速搜索过去一个月我做大堂经理时见到的面孔,但没有任何有关老爷子的切片。

    “你不适合在银行做,”老爷子说,“那里容不下你。”

    “这话怎么说?”我知道我只能对眼前这位老人坦白一切。遮掩,撒谎,对他都没有意义。

    “你最近一周都在这附近转,”老爷子说,“肯定是业绩压力,你在找人拉存款。我这样的独身老人,有钱,是最好的对象。”

    “是的,前辈建议我这么做,”我说,“业绩压过来没办法。”

    “你们年轻人工作不容易,”老人说,“尤其是农村来的。”

    我再次惊讶,眼前这位干练的老年人,怎么知道我的出身?

    “你不适合这里,”老人一口喝下杯子里的茶,示意我也喝下,砖茶滋味浓郁,可我并不喜欢,“这里来自恩施的富硒砖茶,产地距离这里有800公里,这么远的路,茶可以运过来,但人不行,人的根在哪里,他就应该在哪里。”

    “可是年轻人不应该出来闯么?”我壮着胆子说,“您自己往前追几代人,应该也不是武汉人。”

    “浮云游子,时代不同了。”老爷子抬头看了我一眼,“你很快就不属于这里。”

    我知道,必须要打直球,再遮遮掩掩,也没必要。“您不妨说得明白些。”

    “你从内勤岗上调走没多久,入职了一位新人。”老爷子说。

    就这一句话,我明白,我真的不属于这里了。

    “您是他的家属?”我说。

    “我是陈茂的爷爷。”老爷子说着又给我沏了一杯茶,“他和我说起过你。”

    在我被调往业务岗的第三天,一直强调要减员的内勤部门增加了一个新人。

    这位新人每天踩点上班到点走,就只会打印文件,其他什么都不会做。

    听前辈说,这位新人有个爷爷,是一家公司创始人,在我们网点开了账户,每年在网点的流动资金就有6000万,固定存款有1000万。

    此时此刻,我完全联系上了。

    我被排挤的一点都不冤枉。

    “你不属于这里,你应该回到属于你的地方。”

    等我从茶室出来,脑子里回荡的,都是老人的这句话。

    人生的参差,从一开始,就已经固定了。

    “你有野心,有能力,只是不属于这里。你应该在你的老家,运用你身边一切的资源,来实现你的野心。”